因主要以王姓居多,且据《甘州府志》记载,个大户高筑城堡,因此以堡、庄、墩为名,故叫做王家墩村,因委会位于,故而得名。成立于1961年12月,行政区划调整后,称上秦公社王家墩大队,1967年为适应文化大革命的形势改名为红卫公社王家墩大队,1970年1月恢复原名称为上秦公社王家墩大队,1983年11月更名为上秦乡王家墩村民委员会,1997年10月撤乡建镇,称张掖市上秦镇王家墩村民委员会,2002年7月……。 |
以姓氏及境内的古烽火墩遗迹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白塔乡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双树乡所辖,称沙滩互助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双树公社,命名为沙滩大队。198……。 |
因村部驻地有一土墩,曾住王姓居民,故而得名。1983年由石门乡向阳大队杨家湾,泡桐镇矿山林场独屋湾移民至此,1985年属于三里桥乡,1988年成立王家墩村至今。1996年属于三里镇,2013年属于三里桥街道管辖至今。王家墩村……。 |
1949年前辖区隶高安乡第七保。1949年属中云区中云乡。1950年改属六区王家墩乡。1958年置王家墩大队时隶属中云人民公社。1961年属高砂人民公社。1963年划回中云人民公社。1972年重属高砂人民公社。1984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改王家墩大队为王家墩村民委员会。2003年随高砂乡并入紫阳镇。王家墩村……。 |
王家墩村:由原柴桑区狮子镇蔡桥村的第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10组、11组、12组等11个村民小组组成。王家墩村坐落于赛城湖南面,东接本街道杨花社区,南至武九客专铁路,西与塔水桥村接壤,北邻青峰社区、石桥村,区域面积1.94平方千米。江州大道、联湖路、武九客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另有赛城湖学校,赛城湖安置房正在建设中。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庄,11个村民小组(含武九客专安置小……。 |
因王姓人始居于此,且该村附近有一大土墩,故得名王家墩。1958年为王家墩大队,属原王家墩公社,1982年更名为王家墩村民委员会,属王家墩乡,2004年属武家庄镇,沿用至今。王家墩村……。 |
王家墩,传因旧时王姓村民较多,村内有煮盐形成的土墩得名。1949年属盘峙乡第二保。1950年属盘峙乡第二村。1958年析设为王家墩、谢家山2个大队。1984年撤队改设村民委员会。2001年划入临城街道。2005年合设王家墩村民委员会。2019年改为今名。王家墩村……。 |
王家墩村地处菱湖东北。北与和孚镇接壤,东接菱新公路,湖菱公路贯穿全村。水路、陆路交通发达,区域优势明显。全村22个村民小组,农户565户,总人口2197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204人。现有土地1388亩,其中耕地面积481亩,桑园267亩,鱼塘640亩。2007年人均可支配集体资金116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393元。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公益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自来水、电话入户率、有线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