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村姓汪的人较多故称汪家河村,又村委会设在此村所以叫汪家河村民委员会。解放初属阳坝区。1953年8月。实行乡制枫岭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合作社,属白杨人民合作社。1958年5月撤社设乡属白杨乡。1983年改设村委会。2018年撤白杨乡改白杨镇后沿用汪家河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汪家河村……。 |
1984年2月属木林乡,2004年7月木林乡并入城关镇,更名武阳镇,属武阳镇管辖至今。汪家河村……。 |
因汪姓家族在河流处聚居,故而得名。明、清时属黄冈县永宁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属黄冈县第六区,区署驻地项家河;1949年属黄冈县第十二区(项家河)毛田乡;1952年划入罗田县,属第八区(项家河)毛田乡;1955年属三里畈区毛田乡;1958年属东方红(大崎)人民公社毛田管理区;1961年属大崎区黄土岭人民公社,为第十一生产大队;1975年与毛田大队合并为毛田大队;1984年与毛田大队分设称汪家河……。 |
汪河村1949年属永河区公所熊河乡壹兴大队、兴兴大队,1956年农村合作化时期属永河区熊河乡汪河大队,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管理区隶属永河人民公社张店管理区汪河大队,1961年改公社为区,属永河区张店人民公社五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张店公社汪河大队,1981年属叶河乡汪河大队,1984年设区撤社属永河区叶河乡汪河大队,1987年撤区并乡属叶河乡汪河村,1999年撤乡合镇属永佳河镇汪河村至今……。 |
清·同治属长城乡;清末和民国初属县河区;解放前夕属兴利乡;解放后属城东区县河乡;1956年为刘隔区新街乡汪一、汪二、汪三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合并为环城公社跃进大队,1961年分开为汪一、汪二、汪三大队,1966年合并为环城区新街公社新建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新河公社汪家河大队;1984年为城隍区新街乡汪家河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时,为新河镇汪家河村村民委员。2021年复……。 |
该河流是马栏河最大支流。宋末明初,有汪氏家族在此垦荒农耕,后人称汪家河。古代该河流汪姓居民较多而得名,明建文年间约(1398年),此河段形成的自然村落以汪姓居民较多,故称汪家河村。1950年称王家河村;1952年8月7日,全县划为14个区276个乡,王家河村为三区,辖西岭桥村、竹园村;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王家河村为化龙区竹桥乡;1958年11月11日改为军店人民公社竹桥管理区;1975年3……。 |
相传汪姓始祖来自江西,插标为记,定居于此,东南领大河,西北屏纪家山,东北接双龙庙,南至柴家河,方圆数里,皆为汪姓所有,且源于纪家山的一条小河流流经腹地,注入西河,当地人称此地片为汪家河。村民委员会建在此地,故名。清朝时期属同义里。民国时期属石夹乡。解放初属第3区管辖。1955年称为青火4社,属金铺区。1958年命名为汪家河大队,属金星公社。其后与双龙庙合并两次,但未更名。1979年拆队仍称汪家河大……。 |
1958年公社化时为汪家河公社汪家河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时,汪家河公社改为汪家河乡;1996年乡镇机构改革时,撤销汪家河乡并入长沟河乡,设汪家河村民委员会;2002年撤销树林村并入汪家河村,为汪家河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时,将油柳高村并入汪家河村;2011年7月乡镇机构改革时,长沟河乡改为长沟河镇,汪家河村属之,沿用至今。汪家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