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年间,王姓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且位于柳堰河河湾处,故名。1912年属西平县重渠保。1949年属金刚区。1956年属重渠中心乡。1957年属重渠乡。1958年设立王湾生产大队,属东方红人民公社。1961年属重渠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王湾村民委员会,属重渠乡。2005年与南徐庄村民委员会合并,称南湾村民委员会。2011年恢复王湾村民委员会,属重渠乡。王湾村……。 |
王湾村位于洪庄杨东北部6公里处,下辖2个自然村,461户,1776人,耕地面积1360亩,党员50人,基础设施有文化广场,卫生室,村内户户通硬化路;有通往市区的客运班车;标准化卫生室已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村内有持有医师资格证的医生两名。村主要产业是烟叶、红薯、花生、大豆;发展思路,依托自然优势发展观光旅游、现代农业。……。 |
王湾村是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金刚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524110204。 |
明末王姓从湖北麻城迁此恳荒建村,故名。1949年属顺河乡。1958年名王湾大队,属楠杆公社。1961年名王湾大队,属高店公社。1966年更名为东风大队。1976年复原名王湾大队。1983年7月,改为王湾村民委员会,属高店乡。王湾村……。 |
清顺治二年(1645)有王姓来此居住,因地处河湾,故名王湾。明清属唐县青泥保(马湾旧址)。1950年属唐河县第四区宋沟乡。1953年改为属唐河县源郊区宋沟乡。1956年属唐河县龚岗中心乡。1958年建立宋沟大队,属唐河县源潭人民公社。1961年属唐河县源潭区龚岗公社。1963年属源潭区椿树李公社。1968年撤区并社属源潭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宋沟村民委员会,属源潭乡。1985年撤乡设镇,属源潭镇……。 |
明末、清初陈、王二姓分别由山西洪洞县、镇平砚台村迁此,因处河湾取名陈王湾,后王姓人口猛增,故称王湾。1949年属马山区王湾乡。1962年为王湾大队,属王店公社。1984年更名为王湾村民委员会,属王店乡。1998年乡改置镇,属王店镇,沿用至今。王湾村……。 |
清初由白河迁来王姓建村于古阳堤弯部,故名王湾。1948年属汲县第五区。1955年属李源屯乡。1958年为王湾大队,属李源屯公社。1983年为王湾村民委员会,属李源屯乡。1994年属李源屯镇。王湾村……。 |
元代,王姓居古沁河堤南坡处(今村西偏南有遗址),名王家湾,后渐北移(今村遗址)。民国年间简为王湾。1949年为王湾村,属第五区。1958年为王湾生产大队,属新乡县洪门镇。1983年为王湾村民委员会,属新乡县洪门镇。2003年属新华区平原乡。2004年属卫滨区平原乡。2014年属卫滨区平原镇。王湾村……。 |
明嘉靖年间,王姓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在洪河湾处,成村后得名王湾。民国年间属汝南县射桥联保处。1949年属汝南县三区(射桥)。1951年汝南、平舆分治后,属平舆县射桥十区臧楼小乡。1960年设立王湾生产大队,属射桥人民公社。1984年设立王湾村民委员会,属射桥乡。1997年属射桥镇。王湾村……。 |
1950年属九区王湾村;1958年属毛嘴公社剅河管理区王湾中队;1961年属剅河区剅河公社王湾大队;1975年1月属剅河公社红旗管理区;1984年属剅河区夏场乡;1987年属剅河镇至今。王湾村……。 |
因此地王姓居多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此地命名为王湾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王湾大队改为王湾村,1988年枣阳撤县改市,枣阳县命名为枣阳市,改为王湾村村民委员会至今。王湾村支部下辖党小组7个,总人口1633人,党员25名,现有耕地3135亩。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于2012年,共投资25万元,建筑面积194.4平方米,设便民服务大厅、说事(谈心)室、多功能活动室、档案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 |
新城镇王湾村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463亩,其中水田1002亩,旱地461亩。山场面积1350亩,其中林地面积1150亩。人口现状: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474户,总人口1737人,外出务工300余人,空巢老人28人,留守儿童22人,建卡贫困户90户235人,其中农村低保户68户122人,五保户27人。村级组织:村支部委员会由3人组成。村支部书记吴新华,男,高中学历,51岁;村委会主……。 |
王湾村位于竹林桥镇西半部。距集镇2公里,半秦公路和“引丹大渠”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丰富,耕地1923亩。人口现状: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3个自然村,191户,762人。村级组织:村两委班子4人,其中党支部班子3人,村民委员会班子3人,交叉任职,村民代表33人。党员28人,其中60岁以上老党员16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入党积极份子1人,……。 |
王湾村是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606170209。 |
以所辖自然湾王家湾命名。明朝洪武年间祖辈从江西筷子街迁来,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所辖地段属汉阳府黄陂县滠源乡,民国十九年(1930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磨盘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抗日民主政府陂三区长轩岭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清廉乡,1949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陂嘉山区清廉乡,1952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第四区,1955年为联益合作社归塔耳岗区顺河乡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