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有卧龙湖,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卧龙公社卧龙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卧龙乡卧龙村;1992年撤乡并镇,卧龙乡并入铁佛镇,为铁佛镇卧龙村;2007年并村调整,卧龙村与罗庄村合并,为铁佛镇卧龙村至今。卧龙村位于铁佛镇西南部,共有9个自然庄,22个村民组,人口4460人,土地面积7844亩,86名党员,1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麦豆经济作物为主。……。 |
岔路镇卧龙村由原临沣村和卧龙村合并而来。卧龙村位于岔路镇西方,地处城西湖上游,村部距镇政府约5.5公里,辖14个村民组,1440人,2827.5亩耕地,村支部共有正式党员65名,其中女党员7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4名,先进分子7名。村村通水泥路、户户通砂石路,通电、通电话、有线电视,并建有移动信号塔1座,村有老年之家、学校、幼儿园,达到老有所养、小有优良的教育环境。临沣村位于岔路镇政府驻地西,……。 |
马厂镇卧龙村位于县城西北部,全村9个村民组,420户农户,1750人,耕地面积2527亩,全村有特困户5户,五保户8户。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一稻一油(麦)”的耕作习惯的卧龙村农民生财无路,收入偏低。“卧龙无龙,又偏又穷,”这是卧龙村民曾经自嘲的顺口溜。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是后进贫困村的典型。如今,昔日的荒坡上建起一幢幢鸡舍,鸡舍里村民们欢喜忙碌。村民们齐口赞叹,是村书记带着我……。 |
卧龙村:位于十渡镇以北8公里处。……。 |
因境内有一山体似一龙平卧半山之上,故名。该村解放前为尖山乡三保,1952年为三村,1955年为卧龙公社,1986年改为卧龙村,2009年6申明村1、2、3、4、5、6、、7、8组,石观村1、2、3、4、5、6、7、8、9、10组撤销,与卧龙村1、2、3、4、5、6组合并为卧龙村,地名沿用至今。卧龙村……。 |
“卧龙”意为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龙”又代指铜梁龙而得名。2007年原河中村改名为卧龙村,沿用至今。卧龙村……。 |
相传此河中曾盘卧着一条巨龙,故而得名。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务龙、长岭、梨山村合并设立卧龙村,同时设立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卧龙村……。 |
该村属七跃山脉西部,东有盘龙村,西有卧龙村,意为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得名卧龙村。2002年12月25日,根据石柱府发〔2002〕200号文件的批复,撤销原栗新乡的马鞍村、栗坪村,合并设立卧龙村,沿用至今。卧龙村……。 |
传说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世界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西行到临洮,曾住宿于此,因老子为人中之龙,后当地人遂称此山为“卧龙山”,并于晚唐时期修建一座寺庙取名“卧龙寺”,故名。1951年时为卧龙公社卧龙初级社,1969年分为八里铺公社卧龙大队。1983年分为卧龙乡卧龙村,2001年为马家窑镇卧龙村,2004年6月为洮阳镇卧龙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卧龙村……。 |
1978年为卧龙沟大队,1986年成立为卧龙沟村委会。2019年5月22日行政村合并优化将三台村民委员会并入卧龙沟村民委员会。卧龙村……。 |
卧龙村原属下陇大队,1986年划出为卧龙大队,1988年改称管理区,1999年改为村委会,沿用至今。卧龙村位于河西镇西北部,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1778人,是一个行政村,距离镇府5公里、距离市区10公里,交通方便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路道已全面铺设水泥道路,发展利用荒地造林。……。 |
村委会驻白英哨是上坡之中,上半山向下半山倾斜的突击点,往前看下面是山谷连处是群山云消雨衢,白云缭绕山间,在白英哨瞭望白云连天沸潮,故命名为白云村委会。2013年9月并村中黄丰村、白云村、松德村七组合并,以国家地质公园关岭古生物化石群所在地命名为卧龙村。1950年属关岭县人民政府三区永宁区公所管辖;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成为生产大队,1958年12月关岭县与镇宁县合并为镇宁县,属镇宁县管辖;196……。 |
卧龙村是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市卧龙朝鲜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231084206200。 |
明久乡卧龙村位于乡政府西南部,向前村接壤,东与盐。全村共有7个自然屯, 482户、2874人,536个劳动力。常住人口2618人,耕地面积18367亩,林地面积1650亩。该村交通便利,村屯道路全部硬化,种植业以绿色谷子种植和豆角为特色,绿色谷子种植已达500亩,并形成了企业和基地相结合的种植和销售模式,效益非常可观,绿色豆角种植已达300亩,亩效益可达2500元,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 |
卧龙村概况 佳木斯市郊区大来镇卧龙村位于佳木斯市以西四十公里处,农户311户,农业人口1134人,由于各户的土地比较零散,种植又很单一,所以农民收入上不去,生活负担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12月由村党支部书记张彦春等5人牵头成立了卧龙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按照自愿入社,自我管理的原则选举产生了理事长、执行监事、理事5人,合作社的成员全部由农民组成,由最初的120户发展到现在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