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岗村位于孟集镇东南部,属岗区,辖4个村民组,479户2136口人,土地面积2755亩,党员61人。该村有1条村村通水泥路通向罗花路,3条砂石路实现了组组通,开挖水塘3口,保证了农田灌溉。全村文教、卫生、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户办养殖场2个,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2011年村部进行扩建,优化办公环境,合理整合资源,为党员提供了一个宽敞崭新的活动场所。在全村干群的拼搏努力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吴岗村位于双庙集镇西南角,东与周岗村接壤、南与民生村交界、西面是瓦埠湖上梢、北面接近双庙街道。全村总耕地面积10573亩,总人口3974人,有37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党员108人,村党总支下设村务、夕阳红、流动三个党支部。一条全长5公里的水泥路贯穿全村,二条全长8公里的砂石路连接各村民小组。2000多亩的吴岗大圩就位于该村的西部,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
舞阳县辛安镇吴岗村位于源舞路南辛安镇西南,辖3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共389户,1412人,耕地1950亩。该村以粮食种植为传统产业,人均纯收入8700元。本村所处地区属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6℃,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898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本村种植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该村扶贫产业双孢菇种……。 |
吴岗村位于王家岗乡中心,东邻小圩村,南邻丁岗村、北邻乡政府。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季风气侯明显,雨热同季,光热热资源丰实。1984-2004年,平均气温15.6℃;积积温5587℃;降水量9556毫米,多雨年份达15006毫米(1991年),少雨年5118毫米(2001年),7至9月的雨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日照时数1989.8小时,日照率为42%;无霜期年均均226天,最长年份可达……。 |
吴岗村位于林扒镇南3.5公里处,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45人,耕地面积6238亩。 近年来,吴岗村从村庄整治入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倾力发展“一村一品”,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和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村庄整治扎实推进。吴岗村充分运用“4+2”工作法,化解村庄整治过程中的复杂矛盾,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科……。 |
吴姓最早在此地一大沙岗附近定居建村,故名吴岗。1949年冬成立吴岗村农民协会。1973年从老集生产大队分出,成立吴岗生产大队。1983年改称吴岗村民委员会,属张市乡。1996年乡改镇,属张市镇至今。吴岗村……。 |
村中吴姓人家较多,又地处岗岭,因此得名吴岗。明属卢店保。清属卢刘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县设八个区属第三区。1936年前后,县划为三个区署,属第二区。1948年登封县解放后,县划为八个区,属第四区。1958年,曾为东风人民公社吴岗大队,后定名为卢店人民公社吴岗大队。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第四区。1962年撤区恢复公社,为卢店人民公社吴岗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为卢店乡吴岗村村民委员会。19……。 |
吴岗村是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董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82107211。 |
据清朝中期从外地迁来一户吴姓人家居住此岗,后形成村庄,故名。1946年属三官庙保。1949年属三官庙乡。1958年建吴岗大队,属三官庙公社。1966年属城郊区回车公社。1969年属回车公社。1983年改为吴岗村民委员会,属回车乡。1998年属回车镇至今。吴岗村……。 |
吴姓由今余关乡吴河老庄迁此,因居黄土岗上,故名。民国初期属东四区吴岗保。1949年属夏馆区吴岗乡。1956年成立前进高级农业社。1958年更名为吴岗大队,属夏馆公社。1984年改为吴岗村民委员会,属夏馆乡。1985年夏馆乡改置镇,属夏馆镇,沿用至今。吴岗村……。 |
清中期吴姓从光山县迁此土岗上建村,名吴岗。1958年名吴岗大队,属莽张公社。1983年7月改为吴岗村民委员会,属莽张乡。2009年6月撤乡建镇,属莽张镇。吴岗村……。 |
唐代吴姓在此建庄,因村西北角有条黄土岗,故名吴岗。清代属扶沟县王村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北区(白亭)。1949年属扶沟县二区(白潭)。1958年设吴岗大队,属白潭公社。1983年改为属吴岗村民委员会,白潭乡。1996年白潭镇。吴岗村……。 |
明末,吴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因人丁兴旺,遂在此地高岗上建一新村,取名为吴岗村。1949年6月属莲池区。1955年8月属石槽管理区莲池中心乡。1958年9月设立牛营生产大队,属莲池人民公社。1983年设牛营村民委员会,属莲池乡。1990年从牛营村民委员会分出,设立吴岗村民委员会,属莲池乡。2014年2月莲池撤乡设镇,吴岗村民委员会属莲池镇至今。吴岗村……。 |
明天启年间,吴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土岗上,故名。明、清属遂平县。1931年属六区土山。1936年属四区(区署驻玉山镇)。1941年属文化乡十七保。1951年属二区吴岗乡。1959年9月设立吴岗生产大队,属嵖岈山人民公社。1962年划归槐树人民公社。1968年9月并入嵖岈山人民公社。1980年复归槐树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吴岗村民委员会,属槐树乡。吴岗村……。 |
清雍正年间,吴姓人氏建村,村庄地势较高,故名。1956年属佛阁寺中心乡。1957年属佛阁寺乡。1958年设吴岗生产大队,属东风人民公社。1960年属佛阁寺人民公社。1983年12月设吴岗村民委员会,属佛阁寺乡。1997年撤乡建镇,属佛阁寺镇。吴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