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位于斑竹园镇北部距离镇政府约6公里,由原来的界冲和小河村合并而成,辖12个居民组,553户2243人,总面积30327亩,其中水田1589亩,林地28729亩,该村交通便捷,六武高速、沪汉蓉高铁、210省道穿境而过,村部座落在210省道边。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该村共有4名值班干部,全村现有党员52名。村级各种组织健全,村班子成员年轻力强,文化水平素质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能为群众办实事。……。 |
小河村基本情况 山七镇小河村地处舒城县西南山区,万佛湖上游,105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50公里,南与晓天镇大河村毗邻,东、北分别与本镇梅方、龙山、谢榜村相连,晓天河傍西而流、全村国土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8亩(其中水田518亩,旱地面积90亩),林地面积6189亩(松、杉等木材蓄积量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塘库面积475亩。辖20个村民组,自然村庄58个,农户515户,总人口1866……。 |
因为村委会成立之初,村部两侧有小河流,取名为小河村。2007年,将西元村、王楼村合并为小河村,属江口镇至今。小河村位于江口镇西部,与颍东区相连,全村人口6248人,12个自然庄,22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4024亩,党员90名,村室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辖区内中小学各一所,全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 |
早年因境内有一小河得名。1958年从东风公社双岭大队析置,因境内一有小河命名小河大队,1959年为黄金公社小河大队,1984年设立小河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属黄金镇。2002年,原双岭村并入小河村。小河村……。 |
该村因乌江的一条支流小河坝河流经全境,而得名小河村。2003年12月五堆村、小田村、石灰村、官二村合并为小河村,隶小河镇。2012年村改社区,更名为小河社区,隶小河镇,2017年恢复为小河村,名称沿用至今。小河村……。 |
打渔溪上一支河流从北向南流过村境得名小河,村以小河得名。1949年为海棠乡2保。1950年为海棠乡2村。1958年为石堰(区)人民公社14管区3连。1961年为海棠乡人民公社小河大队。1984年为海棠乡小河村。1994年为海棠镇小河村,沿用至今。小河村……。 |
因境内涪江边有一块坝,名小河坝,故名。1950年为小河乡一村,1955年为小河初级社,1958年因小河并入太和公社为一管理区,1959年复置小河公社为小河大队,1983年改为小河村,2001年小河乡合并入太和镇,2009年龙桥村并入。小河村……。 |
早年,村境内有一小河流过,故名小河。2004年村建制调整得名小河村村民委员会。村境内有一小河流过,故名小河。建国后设小河大队,后改称小河村,2004将小河村、平桥、沿河村合并在一起命名为“小河村村民委员会”,201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隶属之。小河村……。 |
新中国建国后,从碧山镇的川立垭至锁口丘由上而下,有一条大沟,一直被称为“小河“,该村因地而得名小河村。负责群众自治组织事务故设立村民委员会。1945年后,建立清平乡,小河村属清平乡管辖;1958年建清平公社后,属清平公村管辖,后1983年清平公社改为清平乡;1992年原碧山乡和清平乡合并设立碧山镇,小河村属碧山镇。现直至今天小河村一直属碧山镇管辖。小河村……。 |
因当地魏姓人居多,又因跨越村社有一条小河而得名魏河,负责本村的村务管理和自治管理,故而得名魏河村村民委员会。1961年5月,管理区改建公社,称为魏河村,设立魏河村大队;1983年3月,撤社设乡,改名为魏家小河村村民委员会,自此一直沿用,2017年8月7日撤乡设镇,属北城铺镇至今。小河村……。 |
小河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池坝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02211201。 |
因村中有条小河而命名为小河里村。1950年建政时为安化区池坝乡小河里村。1953年组建小河里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为翠峰公社小河里大队,同年11月并入金厂公社为池坝管理区小河里生产队。1961年为池坝公社小河里大队。1983年改建池坝乡小河村村民委员会。小河村……。 |
因一条小河经过其村,故而称之为小河村。1949年自设立小河村开始,隶属于碾坝镇,于1983年改设村委会并由碾坝镇人民政府上报县政府审批命名沿用至今。小河村……。 |
此地有一较小河流经过,故取名小河村。1983年撤社设乡后属铨水乡管辖,2004年撤乡并镇后属白河镇管辖。小河村……。 |
小河村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湫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6117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