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洋村位于福安市潭头镇北部山区,辖店兜、外洋、柘头里、王柏坑、外王柏坑、上王柏坑、溪尾等7个自然村,距镇政府驻地约22.7公里,距福安市区约38公里。分别与寿宁县、范坑乡、潭头坑坪村和交界,全村平均海拔380米,年平均气温20℃,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气候。村内现有林地约10000亩,其中生态林8000亩。全村共399户,1398人,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种植面积400多亩。……。 |
下洋村,即境内有座下洋屿山的自然村落。1970年成立下洋大队属红心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2021年4月撤并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岚城乡管辖更改为海坛街道管辖。下洋村位于岚城乡海滩最西南部,自70年代初,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从白青乡国彩村部分村民移民来开发海滩地,形成一个行政村。一、行政机构:全村有196户,总人口728人,两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二、组织机构:现有中共党员28名,村……。 |
相传早年许族迁居此地时,当地土名叫龟洋,因洋中北高南低,分上下两洋,偏下,故取名“下洋”。自明未命名起沿用至今。设村民委员会后,即“下洋村村民委员会”。明、清时称三都下洋厝,民国时期属玉文镇文定保。1950年属第五区文定乡。1958年属坂东公社文定大队。1961年分设下洋大队。1984年7月改为下洋村委会属坂东镇人民政府。下洋村……。 |
下,地势低下;洋,此处指地面开阔平坦,广大为洋。明清时期为招贤里,民国时建刘地保,辖染光排、下洋、陈家坊、审家、南山下、留地等村(五都属张坊,渊尾属安寨)。1950年留地划归张坊为张留乡,属第四、第五区管辖。1952年水茜新设第九区时为留地乡,辖染光排、下洋、陈家坊、审家、南山下、留地等村。1958年属水茜公社为下洋大队,划渊尾和五都入下洋,大队驻留地,1963年迁址下洋,1979年又迁至合寮岗,……。 |
下洋村是三县交界的偏远山村,属省级贫困村,位于宁德蕉城区天湖山峰东南侧,虎贝乡西北部、西南与古田县鹤塘镇毗邻、西北与屏南县代溪乡三县交界带,东与本乡黄家村、下楼村相接。辖上洋、下洋5个自然村,下洋村地理位置偏僻,土地贫瘠,山高水冷,海拔860米以上,只有少量的毛竹与树木等作物。全村拥有耕地1498亩,林地11105亩,毛竹100多亩,全村人口1393多人,除水稻、香菇外,经济收入主要为外出打工和蒸……。 |
下洋村,位于龙涓溪中游河谷地,地势低于四邻村落,为河谷地、小平原,故名。传说,很早以前,下洋是一片荒芜的杂草丛生的沼泽地,因为那时兵荒马乱,富欺贫,强欺弱,那是没有人居住的地方。那时祖先都居住在山里、森林里、山洞里,后来时局渐稳变,慢慢地有人从山里搬到山下住,再后来从山上搬下山住的人多了,便起名叫“下洋村”。下洋村……。 |
因村中有条小溪,村落聚居于小溪两旁开阔地带,故取名为下洋。原属西坑村,1959年属西坑管理区,后单独成立下洋大队,1984年设立下洋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下洋村……。 |
因相传明末有一对夫妇从福建迁来此定居,男姓杨,女姓夏,为人勤劳善良,待人和善,清中叶此地成圩,人们便用“杨夏”作为圩名,民初改夏杨,夏杨与下洋谐音,后更改为下洋,该村委会驻地在原下洋村,故名。1964年成立下洋大队;1983年改称下洋乡政府;1986年称下洋村民委员会;1989年9月改称下洋管理区;1999年改为下洋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下洋村委会 驻地下洋圩,辖里头山、上塘仔、中塘仔、下塘仔、下……。 |
以村落地理位置周围有很多的水池像洋,故名。1949年称下洋村农会,1950-1957年称下洋大队,1963年-1986年称下洋乡,1986年后称下洋管理区,1999年改称下洋村委会。下洋村……。 |
下洋村是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星岛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521113205。 |
下洋村位于德化乡政府驻地9公里,村内居住的姓氏有:吴、姜、胡、刘、夏、5姓。全村总面积7.763平方公里,村驻地不通公路,地处半坡塄,海拔790米,辖2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217户,960人,侗族、苗族聚居,耕地面积430.55亩,其中稻田面积392.63亩,森林覆盖率73.3%。2003年接通国家电网和程控电话,2005年通村公路和人饮消防工程已建成。全村有村级小学1所,4间3层木质教学楼l……。 |
1991年1月“建并撤”前为原育洞乡下洋村,1992年2月“建并撤”后是新建制的尚重镇下洋村,位于镇驻防地西南12.3公里,总面积5.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9.33亩,其中稻田面积689.2亩,旱地面积40.13亩。村驻地下洋洞寨,海拔450米,辖下洋洞、岩团两个自然寨,有12个村民组,391户,1924人,有侗、汉两种民族。有杨、吴、李、梁、许、陶、王、谭、莫、张、龙等姓氏。农业主产水稻,次……。 |
28、海南省文昌市东路镇下洋村 下洋村委会下辖五个自然村,十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0人,土地面积2010亩,其中耕地1080亩,坡地、林地930亩,主要以种植瓜菜、热带经济作物、淡水养殖,以及服务、运输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是东路镇最大的反季瓜菜种植基地之一。……。 |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1949年前夕,属桑田乡。1949年后,属太和乡。1952年属下洋乡。1956年属太和乡。1958年成立下洋大队,属太和公社。1969年属傅坊公社。1971年属太和公社。1984年成立下洋村民委员会,属太和镇。下洋村……。 |
白水洋镇下洋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