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寓新中国诞生,过和平幸福日子之意,得名新和村。村委会因此得名。1949年前,所辖各村属兰坪县上兰乡第九保;1952年土改建乡时为兰坪县第二区新和乡;1956年划归剑川县;1958年为新和管理区;1962年称新和公社;1970年改称新和大队;1984年称新和乡;1988年后称新和村公所,2000年为老君山镇新和村民委员会至今。新和村……。 |
取新兴、和谐之意。解放前属巧家县第三区义侠乡。解放后改属会泽县自翔区大纽乡。1954年属东川矿区因民区团结乡。1958年属东川市,1959年属落雪人民公社,1965年设新和大队。1984年5月改大队为乡,1988年1月改设新和行政村。2000年改为新和村民委员会。新和村……。 |
新中国成立后此地人民生活和平安定,幸福和谐,常委会一直都没,故名。新中国成立初期弥渡属四区,称邑郎乡。1956年建邑郎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德苴人民公社,以新社会人民和睦相处寓意,称新和管理区。1961年称新和大队。1963年属德苴区称新和人民公社。1970年属德苴人民公社,称新和大队。1984年属德苴区,称新和乡。1988年属德苴乡,称新和村公所。2000年属德苴乡,称新和村民委员会,名称……。 |
新和村,意义新中国的和平村寨。1950年后得名新和。1959年为新和管理区;1963年更名为新和公社;1979年为更名为新和大队;1984年更名为新和乡;1988年更名为新和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新和村村民委员会,2015年12月24日改为腊勐镇新和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新和村……。 |
新和一名系解放后所取,寓意解放给这片人民带来新生和睦。1950年设云龙县第二区永和(关里)区新和行政村;1958年设云龙县第二区永和乡新和管理区;1958年7月设长新公社新和高级社(管理区);1961年设永和公社新和大队;1962年设长新区公所新和小公社,1970年3月设长新公社新和生产大队;1984年设长新区新和小乡;1988年3月设长新乡新和行政村;2000年9月设长新乡新和村村民委员会,并一……。 |
行政村规模调整时,新和、明山两村合并,择名新和村。新和村原属和村的一个自然村,1956年分出,取新的和村之意,故称新和村。村以驻地得名。唐会昌(841-846)前,此地即以建有岩前寺闻名远近。现村域南宋淳熙十二年属新亭乡;明万历六年属新亭乡;清雍正六年属上公庄,光绪八年属三都;民国三十年属和溪乡。解放初为三都乡第八、第十村,1950年10月为梓里乡后山村,1956年10月为三都乡新和、高明高级社。……。 |
新和村由原上寮、沙岭、新斋3个行政村合并组建,寓新建和谐之村之意,命名“新和”。原上寮、沙岭、新斋3村解放初属玉西乡;1952年属九峰乡;1956年沙岭、新斋村属玉西乡。1958年分别建立上寮、沙岭、新斋生产队,属泗溪公社玉西生产大队;1959年2月起属泗溪公社玉西管理区。1961年9月起改为上寮、沙岭、新斋生产大队,属玉西公社。1984年5月改为上寮、新斋行政村,沙岭为西地村一部分,均属玉西乡。……。 |
采用新地口、何山头开头字,取新村和平之意。1951年为宝供乡第一行政村,1961年改称新地口大队,1984年5月改称新地口行政村,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划道太乡。1951年为宝供乡第一行政村,1961年改称何山头大队,1984年5月改称何山头行政村,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划道太乡。2019年6月,同意撤销新地口村、何山头村等2个村,合并设立新和村。新和村:由原新地口、何山头等2村合并而来。……。 |
新和村萧山区河庄街道新和村位于杭州钱塘江南岸,萧山区东北部,河庄街道南端。新和村东接建一村,南连义蓬镇,西接同一村,北连向公村。新和村村域面积1.73平方公里,辖区内耕地面积2287亩,其中围垦面积531亩,农保田1706亩。新河行政村包括1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525人,总户数655户,党员88名。近年来,新和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带头努力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 |
1950年成立高级社时,保留三个初级社各首字“新”,加“和”字为社名,后沿用原社名而得村名。1950年属石湫村,1956年称新河高级社,1958年10月属大碶公社邬隘管理区,1961年10月为邬隘公社新和大队,1983年10月为邬隘乡新和村,1992年5月改称大碶镇新和村,2003年8月改称大碶街道新和村。面积1.4平方千米,原辖叶家等4个自然村,因穿好高速公路建设,新和朱家整体拆迁共10户26人……。 |
村风和谐,焕发新气象,寓意团结互助,齐心协力,故名。解放后为临溪行政村,属壶镇镇。1961年柴出建立新和大队属壶镇公社。1983年改为新和村民委员会属壶镇镇,驻地新和村,沿用至今。新和村……。 |
于1956年改称新和,更加团结起来,和睦相处之意,故名。解放初为王村乡二村,1956年为新和农业社,1958年为王村管理区新和生产队,1961年为王村公社新和大队,1983年底为王村乡新和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改属峡口镇。峡口镇新和村位于峡口镇西北面。现有11个村民小组,共有384户,1319人。现有耕地面积1458.1亩,其中水田1251.1亩,旱地207.0亩;现有林地2604.0亩,20……。 |
2019年3月根据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撤销北山村、竹埠村、何村村等3个村民委员会,新设立新和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3月根据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景政函〔2019〕15号),撤销北山村、竹埠村、何村村等3个村民委员会,设立新和村村民委员会。新和村……。 |
合并后全体村民励精图治,大展宏图,带领全体村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2019年董余、梁家井合并而设立。属羽林街道。新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