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撤社立乡时,从左二坝大队划出部分设立。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金塔乡第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金塔区仁义乡六行政。1956年撤区并乡时属新华乡管辖。1958年公社化……。 |
清时,取《千字文》“龙师火帝”句中“火”字,得名“火字号“,配意“火坎”,后分村为“新民”。解放前属小坝乡。解放后属小坝区。1952年属城关区。1956年属新民乡,后属城关镇。1958年属城关公社。2004年属三雷镇新民村。新民村……。 |
新民村由冰草湾乡筹备领导小组命名,意为新搬迁而来的人民组建的村庄。新中国成立前属属永登县东山区,之后属永登县东山区裴家营乡,1958年公社化时分属钢铁公社,于1980年始建新民大队建制。1984年4月冰草湾乡并入海子滩乡,1988年9月又与海子滩乡分乡,2004年8月,撤除冰草湾乡,并入海子滩镇至今。新民村……。 |
因因委会位于,故而得名。明洪武二年(1396年),明麦堡(新民村的故名)隶属于甘州中卫。清至民国,明麦隶属于临泽县。1950年12月至1958年2月,明麦乡属于临泽县管辖。先后变更隶属关系,为明麦乡,沙河乡,八区,新民乡。1958年2月,临泽县撤销,新民乡划拨张掖县管辖。9月,实现人民公社化,新民属于大队建制。1961年12月,全张掖县划分为30个公社,更名为新民公社。1964年5月,公社合并,新……。 |
长期以来,在此居住的人总能出现逢凶化吉,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庇佑,遂把此地称为新民,现在称为新民村。解放后为新民村,合作化时为新民高级社,公社化时为新民大队,1983年改为新民村至今。新民村……。 |
该村村民早年由定西市搬迁而来,取新搬迁而来村民之意,故命名为新民村,因村委会位于新民村,故名。从1988年开始,成立新民村筹委会,该村村民响应国家“三西移民”扶贫开发政策,从定西搬迁到该地。村民由回汉两族群众构成,自1993年10月,成立命名为骆驼城乡新民村民委员会,至2013年所隶属乡骆驼城撤乡设镇更名为骆驼城镇新民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新民村……。 |
由两个自然村新民和余梁合并而来,命名为新民村。因村委会坐落于新民村,故名。新民村是原福禄村和喜集水村在景电一期工程迁移时来到此地,当时是两个自然村新民和余梁,2004年1月合并后正式命名为新民村,无更名、无改迁,沿用至今。新民村……。 |
上世纪六十年代此地新来了一群人长期居住,使这里变得很有生机和名气,故名。上世纪五十年代称姚堡大队,六十年代与姚堡大队分开,称姚堡大队和新民大队,2003年12月又与姚堡大队合并,称新民村民委员会至今。新民村……。 |
新民,别名“高家坝”,在民国时期,村里二位德高望重的二位老人商议决定,起名“新民村”,意为新一代人民。新民村别名“高家坝”,高家坝,最早由河南淮海高家人氏迁移至四川,因四川常年战乱不适宜居住,在明朝末年迁至今天所在地,因此地是一片川坝,又因高氏居多,起名高家坝。民国时期因顺应当时潮流,起名新民,意为新一代人民。1983年改设村委会,属洛峪镇至今。新民村……。 |
早年间,中国红军途径江口,曾在鲍家庄宿营,1965年更名江口公社,1983年置乡并延伸故名。解放初,隶属江口公社,1983年置乡更名为江口乡新民村委员会至今。新民村……。 |
新民村原村委会设于本村新民,故名。自建庄窠集乡(镇)以来,隶属庄窠集镇至今。新民村……。 |
新民村于1997年由甘南州舟曲县迁移而来,为了让搬迁过来的村民有一个新的发展,一个好的开端,取名新民村。村民刚开始迁过来的时候人比较少,只有1、2组,现在发展为4个组,新民村自1997年至今已发展19年时间。新民村……。 |
此地多为移民组和的村,故名。1958年成立新民生产大队,属兴隆公社。1983年改名为兴隆乡新民村并延续至今。新民村……。 |
1949年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度,该地属青城区长寿乡。1961年将第五基层人民公社改为工作委员会,1966年改为革委会,1978年改为新民委员会,1983年改为新民村村委员会至今。新民村……。 |
1956年以前,因编制农用工具磨子,故命名为烧茅沟村,1983年改名为新民村至今。1953年以前隶属于镇武区,地处岔口驿东南部,村委会驻地台子路,下辖长沟台子路,荒草沟、解板沟、下阴屲、南泥沟、聂家湾。1956-1961年改名为聂家湾高级社,1962年长沟划到烧炭沟村,新民、聂家湾分开,1983成立新民村委会1983年归武胜驿镇至今。新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