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湾村是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沟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50221107201。 |
西湾村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店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50924110214。 |
此处坐落在一个山湾湾里面又在最西头,西湾村因此得名。1950年西湾村委员会归和平乡管辖,1950年左右由高寨跟哈拉直沟共同管理,1980年左右归高寨公社管辖,1983年政社分社时改称西湾村民委员会。西湾村……。 |
解放前称乔家湾,五十年代初,实行乡制(杜家乡),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于党木人民公社龙阳管理区,62年管区易名为龙阳人民公社,84年5月管区撤社设乡,为龙阳乡西湾大队,同年8月撤乡改为龙阳镇政府西湾村村民委员会。西湾村……。 |
因该村位于山西部的湾内,故名。1955年建立西湾大队,隶属靖边县石窑沟乡,1980年隶属靖边县水路畔乡,1984年更名为西湾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02年隶属靖边县中山涧镇。西湾村……。 |
1958年组建西湾生产大队,隶属江西沟公社。1984年设立西湾村民委员会,隶属江西沟乡。现隶属金丝峡镇。西湾村……。 |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社化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9月15日,根据县《政社分开、建乡(镇)政府》工作报告改称村委会。根据浑源县人民政府文件浑政发﹝2002﹞92号文件,《关于王庄堡镇村级行政区域调整请示的批复》,西湾、大南沟合并为西湾村,行政村住址设在西湾。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 |
寺头河流经西湾村时,河床拐到东山脚下,西边空出一个大湾,这个大湾由北岩则脚山,西禁坡山,南北山等三座大山围成一个半圆圈,也就是一个大湾。当时因这个河湾与河床基本是一个水平面,所以每年洪水季节,这里就是一片汪洋和沼泽,因此得名西湾村。因村民委员会在这里,故名。历为主村,新中国成立之后,随行政体制变化,1958人民公社化时期,为西湾大队,属寺头公社,1984年改制为西湾行政村。西湾村村域面积3.09平……。 |
上社镇西湾村全村共42户,176人,其中党员3人,五保2户,总耕地面积1335亩,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我们村党支部努力把党的基层领导、村民自治和党内基层民主融为一体,始终坚持以“四议两公开”为抓手,积极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疏通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渠道,极大的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实现了村重大事项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接受群众的有效监督,使西湾村的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
临县碛口镇西湾村距碛口古镇一公里。这里依山面水,风景秀丽。村子背靠卧虎山,前临湫水河,城堡式明清古民居群依山坡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隔湫水河远望,西湾村宛如天地间一幅古朴的立体实景山水画卷。西湾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它的起源和当年的水陆码头碛口的兴起有着不解之缘。据《家谱》载,始祖陈先模、字师范,于明朝末年从方山县岱坡山迁于西湾,艰苦创业,靠经商起家。到-陈三锡,利用黄河碛口码头水运便利……。 |
六泉乡西湾村位于陵川县六泉乡西0.5公里,全村共有108户,340余口人,耕地面积有236亩,全村共有党员12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村支部班子4人,村委班子3人,村民代表9人。我村党支部于2009年投资27万元建成了自来水饮水安全入户工程,2010年又投资30万元新建了支部阵地,村委办公场所及村级卫生室,为农民真正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在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奋斗中,全村居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争取20……。 |
古时由泽国街向西至凤城岭脚再转右湾,故名西湾,后演变为今名。村境呈长方形,依山临河,属水网谷地。东临丹山居,南至田洋里村,西以天皇山支脉安山、青龙山为屏障,北与湖头村、百亩坦村、峰江街道苍西村毗邻。原为凤城乡人民政府驻地。境内有宋代古刹庆福寺。辖田洋、岙里、下小涀3个自然村,有14个村民小组,482户,1439人,其中男731人、女708人。多姓戴,还有邹、林、陈、项、赵等76个姓氏。土改时耕地面……。 |
以辖地西山下、湾底组合得名。解放初属戍浦乡的西山下、湾底两村。1950年归属竹桥乡。1956年属桥岙乡。1958年合并称西湾生产队,属竹桥管理区。1961年称西湾生产大队,属上戍公社。1983年改称今名,属上戍乡。2001年属鹿城区。2011年改属藤桥镇。村委会驻湾底。西湾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