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里有一片田洋,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洋里生产大队。1984年8月,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立乡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更名为洋里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1984年,撤销洋里村生产大队,设立洋里村民委员会,简称洋里村委会。洋里村……。 |
因地处远洋村前面而得名。解放前本村名称叫象洋自然村.解放后因地处远洋村前面,改为上洋村,人民公社时又改称上洋大队,共分成六个生产队。上洋村现有一处区级文物象洋境金将军庙,始建于清代,光绪庚辰年重修,内保存一些清代构件,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还有两条路径铺路碑,是晋安区文物保护点。洋里村……。 |
洋里村地处永泰县名胜景区“方壶山”下,距永泰县城28公里,全村下辖区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358户,总人口1453人。村土地总面积约24300亩,山林面积10780亩,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909元。洋里村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年平均气温19.2℃,极端高温38.5℃,极端低温-3.5℃,水稻安全生育期142-160天;年平均降雨量1387mm;无霜期为260多天,地貌为两侧高、中间低、南……。 |
洋里村我村位于闽清县南陲,省璜镇西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交通便捷。全村总户数125户,人口513人,辖洋里、际里两个自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4951亩。村庄景色宜人,四面群山抱,山青水秀,平均海拔300米,冬暖夏凉,是个天然的大氧吧。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经济、生态、公益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
洋里村地处闽侯县西北部山区,为洋里乡政府所在地。东距福古公路十六公里,西与闽清交界,集全乡文化、商贸、交通等中心。是全乡最大行政村之一。全村拥有土地面积8678亩,其中林地面积3402亩,山地面积3283亩,田地面积1993亩,现有853户3588人。由利洋、梧圪、潭里、盐村街、前灶、白岩、上田、冬坑、过倪等自然村落组成。具有丰富山泉水资源,平均海拔568米。村委会办公楼建于1982年7月,建筑面……。 |
洋里村位于太姥山镇的正西方向,距集镇0.5公里,三面环山,背靠太姥,面向秦川,是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海上仙都”,又是国家“地质公园”太姥山上山旅游必经之路,温福铁路和“秦太”公路从村里穿越而过,两条宽约三十米的天然溪流在我村庄的左右两侧旋转而流,自然的景色秀丽,环境优美,在2009年被市列入“环太姥山新农村建设示范走廊”。全村地域面积5平方公里,是秦屿镇少数民族村之一,全村有半山、何厝、林厝、溪心、……。 |
洋里村系罗源县中房镇一老区基点村,东与洪洋乡秋岭村为邻,西与本镇上宅村接壤。地处罗源至中房的交通道路之旁,距城关约26公里,全村共178户,总人口为730人,有林地面积2983亩,耕地面积807亩,园地面积532亩。 近几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已日臻完善,在原来通水、通电、通路的基础上,又逐步完成有线电视光纤入网工程、通讯设备工程等。由于洋里村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好,物产资……。 |
此村与清末有卖小洋货之店铺,又称“小洋下”,洋里由此演变而来,故名。1949年间称洋里村农会,1951年称洋里乡,1958年称洋里大队,1983年称洋里乡政府,1987年称洋里管理区,1999年改称洋里村委会。梅州市兴宁市洋里村位于宁新办事处的东边。洋里村辖65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1340户,人口6106人;耕地面积2244亩。洋里村年平均气温为21.4℃,年降雨量约为1227.3毫米,气候特征亚……。 |
洋里村是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陈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30225200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