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523101008。 |
取永远平安之意,故名。自批准设立以来,沿用至今。永安社区……。 |
永安居委会位于县城,怀城镇近郊,管辖6个居民小组,264户,总人口1017人。近年来,居委会充分利用县城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中心,得天独厚优势,积极引导居民发展经济,在城区大办商业、饮食服务业、水果店或在市场、街道摆卖等。2009年社会总产值达2348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达821万元,人均收入6236元,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
永安居委会总面积4平方千米。全居委会总户数1400户,总人口2576人。其中在家人口1876人,外出人口700人,劳动力总数2060人,其中在家劳动力1545人,外出劳动力515人。永安居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圩镇建有文化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镇中学、卫生院、广播站、自来水厂等一批配套设施。居委会推行村务、财务……。 |
永安社区位于盐田区盐田街道辖区的西面,总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15148人,其中户籍人口918人,非户籍人口14230人;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比为1:17。外来人员多为湖南、广东、河南、四川籍人员,主要从事港口物流运输业,拖车司机约有3000人,连同其家属及物流从业人员有上万人,是个典型的“城中村”、“同业村”、“同乡村”。永安社区工作站属政府派出机构,现有工作人员41人,主要包括社区组织、社区……。 |
因位于永安约居民区,故名。2001年,由茶滘居委会拆分为茶滘、永安、汾水居委会,名称沿用至今。永安社区……。 |
永安社区在金平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南方向3.5千米,永祥街道驻地北方,属永祥街道。与永和居委毗邻,东临永平路联升花园,南到永泰路,西至海平路,北接升平路。永安居委会驻地位于永平路72号联升花园13栋214。辖4个居民小组,面积0.08平方千米。有1088户,3186人。主要企业有天际电器、茂发食品、方大应用包装、吉祥装潢工艺。有永泰路、永平路、升平路主要交通干道。联系电话:0754 - 8827213……。 |
因辖区内有永安路,故名。2002年批准设立。2007年4月,由原永进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永安社区居民委员会整合而成现今的永安社区居民委员会。永安社区……。 |
永安社区基本概况永安居委位于新津河出海口西岸, 东至新津河西侧与金叶岛相望,南邻南海,西北毗邻内充公居委,由永安村、南畔垅村、四房围村组成,面积1.5平方公里。长平路东段贯穿我辖区中心进入金叶岛,南有中山路,北有金砂路,道路四通八达。居委总户数1042户,总人口 3282人(2009年末数),其中:农业人口 631户2423人,非农业人口 411户859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两委”成员共6名,工……。 |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称城镇公社居民大队;1978年,居民大队改称安民管理区;1996年撤销管理区,设立永安居委会,沿用至今。永安社区……。 |
小塘永安社区简介管辖面积: 3平方公里 居民数: 7982人 联系电话: 86660950 基本介绍: 永安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96年6月,辖区分十五个居民住宅小区(其中封闭小区三个),东靠狮山工业园,西至南海第二水厂,南临塘中居委,北接狮山城区,辖区约3平方公里,辖下有楼宇436幢,平房286间,常住人口14679人,4210户(其中:常住户籍7982人,2691户),流动人口数1897人。社……。 |
永安社区位于东埔街道东北部,社区地理位置优越,市区发展中心,环境优美,居民安居乐业。是河源市直单位、客家公园,市儿童公园,市健身广场,市商务小区,市商业中心,市人民医院,市电视台所在地,辖区范围:东至越王大道以西,南至永和路以北,西至客家公园源西交界处,北至永康大道以南。辖区共有六个小区,一个安置点,分别是:鸿大城、立元世纪年华、汇景御府中央、坚基公馆、美好城、美丽城、东城西片安置点。辖区总面积约……。 |
1999年成立永安村委会;2003年成立永安居委会,属仙桥街道。永安社区居委会位于揭阳市南部,省道S236线锣鼓石大平交旁,临近老镇前街,交通方便。永安居委主要负责管理仙桥街道所有在册非农业人口,总人口数3200人,1050户。……。 |
永安社区是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50423100003。 |
永安社区系贵阳市云岩区宅吉街道办事处九个社区之一,位于宅吉辖区北面,占地1.3平方公里,社区有一街、二路、二巷(即:永安寺街、宅吉路、麻冲路、太乙巷、春雷巷),与黔灵镇宅吉村相邻、交错,属典型城乡结合部居住型社区。社区现有居民2720户,7586人。自“三创一办”工作开展以来,该社区以刊出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公开信、发起倡议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三创一办”工作广泛为群众所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