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重庆市云阳县双龙镇永丰村 以盼望永远丰收之意而得名永丰村。1961年6月,成立永丰大队。1983年12月,撤销永丰大队设立永丰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4月,将永丰村、西山村合并为永丰村,其名沿用至今。永丰村……。 |
17、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永丰村 辖区范围内有一地名为永丰场,故名。1949年以前为四局镇第10团,1953年单独建乡属先锋区(十区)管辖。1960年单独成立人民公社属先锋区管辖,1984年永丰公社改为永丰乡。1993年与夹滩乡合并成为甘塘村。2004后更名永丰村属先锋镇至今。永丰村……。 |
取永远丰收之意而得名为永丰村。1949年属洪水区管辖;1952年属永固区管辖;1958年12月属民乐镇公社管辖,卫庄村、杨圈村、牛庄村、陈圈村,取名为保卫大队;1962年民乐、山丹分县后成立南丰公社,属南丰公社管辖;1973年5月划分为四个自然村;1983年属南丰乡管辖;2007年12月撤销陈家圈、牛家庄两个村民委员会,将其合并到卫庄村更名为永丰村民委员会;现属南丰乡人民政府下辖的行政村。2017……。 |
因此地原叫门扇岔,后来人们期盼农业永远丰收,故名。1958年成立永丰大队。1983年改称永丰村民委员会至今。永丰村……。 |
因在1955年时,当地粮食获得大丰收,在成立农村高级社时,村民们希望永获丰收,故名。1949年属新集区,1955年称永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称永丰生产大队,属新集公社,1983年1称为永丰村,成立永丰村村民委员会,属新集乡政府管辖,2019年8月新集乡撤乡改镇,属新集镇政府管辖至今。永丰村……。 |
清朝宣统年间,在现在的堡子组有一个土建堡子,当地人们怀着美好愿望,期望能够永远丰收,所以起名为永丰堡并立碑纪念,沿用至今。清朝同治年间,建立现在的永丰村,宣统三年,二建,当地人提名永丰堡,立碑纪念,后碑被毁,1949年成为什社区第二乡,1956年,成立永丰合作社,1958年,成为永丰中队,包含现在的新庄村和永丰村,1962年,称作永丰大队,1981年改为永丰村民委员会。永丰村……。 |
取永远丰收之意得名永丰村,因村委会位于该村,故名。民国初年,县以下行政区划为区、村制。永丰村为隶属于第六区区公所定平村,民国28年,区、村制改为乡(镇)保甲制。永丰村属常明乡第六保。1949年9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建立基层行政组织。黑泉村为常明区第七乡,1953年6月调整区乡,三区区公所设黑泉堡,领永丰乡等6乡,1983年11月,农村实行政、社分设,将公社、大队、生产队改为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
永丰村位于乌江镇政府向北12公里处,辖6个社,全村耕地面积4800亩,户籍人口541户1428人(包括男性382名,女性359名),其中:党员50名,党小组6个。低保对象19户25人,五保对象4户4人,残疾人27人,脱贫户0户0人,监测户0户0人。从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老年人246人,18-59岁劳动力797人,17岁以下人口385人。从教育阶段来看,接受幼儿教育12人,小学教育26人,初中教育……。 |
寓意农作物能够获得大丰收,故名。解放前属中外乡。解放初属中外区梁岗乡。1953年属中外区收成乡。1956年属收成乡,合作化时组建收成、梁岗、上梁岗、合进、律政5个初级社,后合并为收成高级社。1958年属收成公社,名为永丰大队。1961年,分为律政、永丰2个大队,属收成公社。1963年,2个大队合并为永丰大队。1983年改设为永丰村,属收成乡。永丰村……。 |
永丰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602115214。 |
以境内有三坝庙“永润宫”,并取丰收之意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永渠永昌乡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五区(永昌)四十里堡乡一行政。1956年撤区并属五和乡永丰农业合作社。……。 |
“永丰”取自汉字,为永远丰收之意。1952年属天祝自治区一区永丰乡管辖,1958年为永丰大队属乌鞘岭公社,1983年为永丰村属永丰区抓喜秀龙乡,1985年为永丰村属于抓喜秀龙乡,2018年3月抓喜秀龙乡撤乡改镇管辖至今。永丰村……。 |
据说,以前这个村的人们很平穷,人们都有心愿想着永远丰收,以此当为永丰村沿用至今。永丰村解放前,属河阳乡辖,解放后属清水乡辖,1957年扯区并乡时,仍属清水乡管辖,1958年公社化时更名为清水公社永丰村,1983年更名为清水乡永丰村委会至今。永丰村……。 |
“永丰”是解放后,五十年代初从甸子峡向东到祖历河支渠修的一条十四千米长的引防洪两用的水渠名。沿渠灌溉宋家沟、黄家坡、洞子门、王家什字等24平方千米土地。使这里永远丰收,故取名。(出处:王智著<山村钟声》。1951年土地改革,永丰分为53个互助组;1954年冬入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永丰为内官人民公社下的永丰大队,1981年实行乡制,更名为永丰村。永丰村……。 |
清朝时期,就有永丰,取意永久丰收,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该村人民公社化后和陈坳村合并成立永丰大队,1974年又分开恢复永丰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改为永丰村居民委员会属党原乡管辖。永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