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夕属萍乡组乐群乡五保。1949年属安源区源头乡。1956年合作社时属五丰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白竺公社,源湴管理区。1961年为源湴公社源头大队。1984年3月改为源湴乡源头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并乡时并入白竺乡,为白竺乡源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源头村……。 |
以境内大源头地片得名。1949年8月前属清明乡第二保。1950年8月后属积善区双源乡。1958年属湘东公社火源大队。1960年为福田公社源头大队。1961年并入双源大队。1972年划入青山镇温盘大队,1973年从温盘分出仍名源头大队。1984年3月改为源源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源头村……。 |
新中国成立以后,源头村为行政村,属第二区。1952年元月,属第三区。1953年,源头村为自然村。1958年6月至1958年10月,源头村的归属没有变化。1958年10月,属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李曹公社源头管理区。1961年5月,成立源头生产大队,属李曹公社管辖。1967年3月,源头生产大队成立了源头革命委员会。1984年,成立源头村民委员会,属李曹镇管辖至今。源头村……。 |
源头村基本情况源头村位于石城镇西北部,旅游圣地龙门寺东部,距村1公里,距镇政府2.5公里,分两个自然庄,三个村民小组,全村120户,376口人。12名村民代表,21个党员,劳动力260人,其中女劳力70人,总耕地面积260亩,其中水浇面积180亩,国土总面积6788亩,年粮食总产量99吨,年总收入100万元,人均收入2560元,有村级医疗卫生所一所,学校一所。……。 |
源头村简介隆宫乡源头村位于隆宫乡东南方,与屏都镇落花垟村毗邻,距乡政府所在地--隆宫村约8公里。有4个村民小组、114户、387人口,耕地面积300亩,山林面积4951亩,其中毛竹林2280亩。2009年社会经济总收入191.4万元,人均收入达4972元,粮食总产量138吨。经济特产主要有:笋竹、锥栗、吊瓜等。矿产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等,是县水泥厂主要原材料产地。……。 |
地处浦阳江源头处,故名。清末属德政乡(尊仁里)三都二图。1950年属金银乡。合作化时建为民丰、高丰及光明第一、第二高级社,属金银乡。1958年为金银管理区民丰、高丰、光明生产队,1960年高丰分建为高塘、深坑生产队。为花桥公社民丰、高塘、深坑、光明大队。1981年因重名,光明大队改为大坞大队。1983年改设民丰、高塘、深坑、大坞村民委员会,属花桥乡。2018年12月24日合并为源头村。源头村……。 |
村落处于楠溪江上游,竹排运输终点,故名。1949年5月称岩坦乡源头行政村;1958年称岩坦管理区源头生产大队;1961年称岩坦公社源头生产大队;1984年4月称岩坦乡源头村民委员会;1986年3月称岩坦镇源头村民委员会;2019年5月村规模调整撤销源头村、岩门村,设立源头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源头村……。 |
源头村现有农户123户,人口375人,分4个村民小组,村内办有来料加工企业,20余名妇女在厂加工,有拖拉机20余辆。全村毛竹旺盛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纯收入达到3983元。源头村在2001年至2004年投资220万元,开通上横至源头康庄道路柘宽并进行硬化,投资110万元与双峰东坑村打通东源隧道9280米,2005年投资31万元进行县段示范整治。06年村进行防洪堤建设,自来水标准化建设实行有偿使……。 |
社阳乡源头村位于龙游县东南山区,距县城约38公里,是社阳溪的发源地,农户依山傍水而居,这里山青水秀,绿色满目,景色怡人。全村共有农户378户,常住农业总人口1202人,农民人均收入1698元,有耕地575亩,林地16427亩,主要以农业、林业、劳务输出收入为主。山上蕴藏有煤、钼等矿藏,部分尚未到开采标准。……。 |
【源头村】行政村,属龙泉市城北乡。在城北乡西面,处真武尖(白云尖)下,距市区41公里。1984年,辖源头、鲤鱼丘2个自然村。现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源头,处大贵溪支流大坑源头,因名。2011年56户200人,耕地342亩,林地7207亩,人均收入7413元。1951年为黄鹤乡第二行政村,1961年改称源头大队,1984年5月改源头行政村,属黄鹤乡。1992年改属城北乡。产木材、毛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