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村位于下洋镇南部,离集镇1公里,是爱国侨领胡文虎的故里,著名侨村。全村现有779户2713人。中川文化底蕴深,曾涌现出“一门五进士”“三代四司马”“父子进士”等奇特的文化景观。近现代更是涌现出“六大名人”——“锡矿大王”胡子春,“万金油大王”、爱国侨领胡文虎,民国中央参政员胡兆祥,艺术大师胡一川,外交家胡成放,新闻女王胡仙;中川民间艺术多,中川“大锣鼓队”、元宵“迎花灯”等民间艺术形式在继承传……。 |
它位于通往天水(秦州)古道的路两边,县城河道以西,老阙沟沟口处,简称西沟。1979年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因徽县有四个西沟村,又因为当时该村中有一座中川寺,故更名为中川村。解放初,属于徽县城关区硖门乡西沟社,1957年合并为银杏公社西沟大队,1984年更名为银杏树乡中川村沿用至今。中川村……。 |
中川村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罗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6110204。 |
中川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裴家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622104999。 |
该村子位于临洮河西岸沿川地带,居于其它村子的中间,故名。1979年从当时的紫松大队分设成立中川大队,1983年2月为衙下集乡中川村,2001年5月为衙下集镇中川村至今。中川村……。 |
因村庄中心有一小川,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属金星大队,1961年由金星大队分出后为中川、寺门大队,1972年改为中川大队,1978年折置寺门大队,1981年12月寺门大队并入中川大队,1983年设中川村委会,属雪山乡,2004年5月撤乡并镇时,属菜子镇至今。中川村……。 |
地处于西川中部,故起名为中川村。故而得名中川村村民委员会。1952年成立了中川公社,1957年并入城关公社,命名为中川大队,1983年正式命名为中川村村民委员会。中川村……。 |
因地处平川中部,故名。1949年属滩歌区青山乡;1950年6月-1952年7月属滩歌区青山乡;1952年属增设南山区,设青山、西南两乡,属西南乡;1955提11月裁区并社,属沿安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沿安管理区;1962年四门区沿安公社;1965年撤区并社,属沿安公社;1983年12月,实行体制改革,属沿安乡。2005年3月,将交河村并入中川村,并入后的村为中川村至今。中川村……。 |
1983年7月更名为中川乡中川村民委员会,2015年6月为会宁县中川镇中川村民委员会至今。中川村……。 |
中川村是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西岔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620171103212。 |
地处大有沟中部,地形较平坦而得名中川村。解放前属连城镇大有保辖,1951年为古城区大有乡管辖,1957年成立中川高级社,1958年为大有公社中川大队,1967年改名星火大队,1971年恢复中川大队1984年进行公社改革建立建立乡镇体质改革同年设立村委会至今。中川村……。 |
居于北洛河与二郎山阴之间的川道,故名。1958年属水洛公社新型大队,1979年分设何马大队,1983年改称水洛乡何马村委会,2006年将马家山庄、刘家湾并入。以村委会驻地命名。中川村……。 |
因村委会驻地位于东川和西川之间得名中川。1958年为寨科公社中川大队;1983年为寨科乡中川村,设村委会;2014年教场村和营畔村的一部分并入中川村。地名沿用至今年。中川村……。 |
2003年从同心县新庄集乡9个村搬迁至此,属南川乡管理。2006年与西川村合并为中川村,2007年两村又分开,属南川乡管理。2013年由吴忠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吴编办发)【2013】95号文件,将红寺堡区南川乡更名为新庄集乡。中川村村委会,归新庄集乡管辖。中川村……。 |
为所辖自然村位居高望川片村中部的群众自治组织。1958年10月设生产大队,先后属火箭公社、贞元公社辖;1984年设中川村村民委员会,属贞元乡辖;1998年为贞元镇辖区,一直沿用至今。中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