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罗村位于永从乡政府驻地北面7公里,东与永从村相连,南与九龙村毗邻,西与岩洞镇接壤,北与中潮镇上黄村交界。辖中寨、罗寨、龙口、大干、刷花、美滴、新寨等7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579户,2271人,全系侗族。国土面积19.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80亩,产业经济以农业为主,林业、畜牧业、加工业、劳动输出为辅。国民生产总值912.5万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始建于1985年,于2010年改扩建而……。 |
中罗村位于卧佛堂镇东北部,距镇政府60公里,总人口1849人,423户。耕地总面积2393亩.农村经济以玉米、小麦等作物为主,人均收入为5000多元。年年完成计划生育任务,社会治安稳定,多年来未发生过刑事案件。人居环境日渐改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
中罗村是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裴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633103211。 |
中罗村位于朝阳河中部地区丘陵地段,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地灵人杰。全村有7个自然湾,8个村民小组,465户,2498人。耕地面积2125亩,现有党员人数56人。在建村年中,这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无数的老党员老干部,为中罗创建功在当代,利在儿孙,有利于发展中罗建设事业,对后人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中罗村距镇区路途较远,但交通却十分便利,东可直通洋港镇区,西可直达龙港镇区,且有名的朝阳河重要河段就座落在中罗村……。 |
因罗氏从庐陵迁此田簖中建村,故名“中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黄茅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株潭区白石乡,1951年属黄茅区,1952年属仙桥乡,1956年并入三和乡。1958年成立黄茅公社仙桥大队,1961年分为4个大队,1964年并为孟加大队,1968年与南岭大队合作,仍称仙桥大队,1972年与南岭分开,改名中罗大队。1984年成立中罗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中罗村……。 |
以境内中会、罗坑两个自然村名各取其头—字组合而成,寓意两村团结相连,故而得名。明、清属怀德乡。1949年前属璜溪乡。1950年属第七区(璜陂区)杨依乡,后属钓峰乡。1958年成立中罗大队,属黄陂乡(红都公社)。1961年成立钓峰公社属黄陂区。1968年随钓峰公社并入黄陂公社。1972年恢复钓峰公社仍为中罗大队。1984年6月改为中罗村村民委员会属钓峰乡至今。中罗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第10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第六区下庄乡,1958年成立中罗大队,属下庄公社,1968年下庄公社并人沙溪公社,1972年恢复为中罗大队,属下庄公社。1983年9月29日改属水浆公社,1984年撤大队设村委会,成立中罗村村民委员会,属水浆乡。2001年,撤乡设镇,水浆乡并入沙溪镇,沿用至今。中罗村简介:自然村盘龙形、桥头、塘湾里、仕坑、野猪坑、老屋堂、实竹坑、寨上简介8个……。 |
因姜村又称中村,与念罗合并后各承一字称中罗村。建国初为猴山乡中罗村;1958年建立中罗生产队,属河头管理区;1961年改为中罗大队,属河头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中罗村,属河头乡;1985年属河头镇。中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