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村村地处皖浙边陲大洲源,与浙江省淳安县毗邻,距歙县县城53公里,千岛湖76公里,是我省与浙江省交界的南大门,黄山—千岛湖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早在1932年就有红军活动,1933年成立了“0祝同坦支部”,该地曾发生过土地革命后期的“金竹-”,解放战争时期的“火烧祝同坦”,村内有新四军皖浙支队副司令员程灿烈士墓、带花医院遗址、“火烧祝同坦”烈士纪念碑。2008年,周家村村由原来的周家村、曲木村……。 |
周家村位于梅渚镇西北面,与中古代胥河相隔,占地面积7.28公里,全村人口共计3052,全村厂矿企业共计4个!铸钢厂1个,造船厂1个,服装厂1个,纸箱厂1个。全村共计年总收入达5万余元,是本村主要收入。全村有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八个党小组,共计76名党员,耕地面积4823亩,全村29个村民组,共计户数837户。……。 |
以驻地周家取名周家村。1956年置周家大队属夹沟公社,1976年划归永安公社,1983年更名周家村,2007年合并周家村、老街村、刘楼村为周家村,沿用至今。周家村位于永安镇西北部,现有人口3555人,耕地6800亩,8个自然村,共有党员102人,下设周家、刘楼、老街三个支部,8个党小组。……。 |
因当地居民以周姓居多,故名周家,后成为村名。1949年前为龙桥乡第一保辖地。1951年从第一保析出置为桂花村。1958年,龙门、双龙两乡合建为鹿角人民公社,同时更桂花名齐心并改称为齐心大队。1981年以境内地名周家山更大队名。1984年1月周家山大队也同时改称为周家山村。2003年组建周家村,含原周家村、水井村(4、5、6、7组),同时设立周家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周家村……。 |
因境内有周家桥得名周家村。曾名周家大队周家村,201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后隶属之。周家村……。 |
1961年析置马家公社,辖周家、黎明等9个大队;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开,周家大队更名为周家村,黎明大队更名为黎明村;2004年10月实行村组建制规模调整,黎明村并入周家村。周家村……。 |
因境内周家槽而得名,地形为槽,住户多姓周,故名。1953年,成立周家村,隶属两坪乡;1958年,更名为周家区队,隶属两坪公社;1961年,更名为周家大队,隶属;两坪公社;1984年,更名为周家村,隶属两坪乡至今。周家村……。 |
因以周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庄浪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周家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周家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周家村……。 |
清末周家人建村,以当时人少村小,故而得名周家。据查,清末周家人建村,因当时人少村小,故而得名周家。原属中寨局堡子公社,后改名堡子乡周家村,2005年和原维新乡合并,现属维新乡。周家村……。 |
该村村民以周姓居多,属周家镇管辖的村民委员会,故称周家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周家村。1958年9月,成立周家大队。1968年,改称前进大队。1971年,恢复原称周家大队。1983年9月,改称周家村村民委员会。周家村……。 |
因周氏居多,庄前有一个深沟,后来老人命名为周家沟。1958年7月为永坪人民公社,1983年6月恢复永坪乡建制并成立周家村。周家村……。 |
起源于很早以前,为了躲避战乱,姓周商户落居于此,救济了周边许多穷人。人们为了怀念周姓商户,给此地取名“周家”。建国初期,属碧玉区红土乡管辖。1958年建立中坝人民公社时,为中坝人民公社周家大队。1983年3月更名为中坝乡周家村民委员会。周家村……。 |
因大部分人是周姓,故而得名周家村。1934年保甲制时为白驼镇25保中的第18保(小泉村);1941年周家为王河乡第1保辖;1953年为草川区小泉乡周家村;1961年为小泉公社周家大队;1965年为太阳公社周家大队;1986年为小泉乡辖周家村;2004年1月撤乡并镇后,为红堡镇辖周家村至今。民国时期为保甲制,1949年初为周家村人民代表大会,1955年至1958年为周家农业合作社,1958年至198……。 |
相传很久以前为周姓人集聚的地方,故而得名周家。自1981年成立以来,沿用至今。周家村……。 |
本村周姓人氏居住较多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为西河公社西河大队周家生产队,1961年为周家生产大队,1983年为周家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周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