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载,该村原地貌呈沟岭状,岭南、岭北均居住周姓人家,故名。周岭村委会成立于1958年,1966年改为红旗,1983年改设周岭村委会至今。周岭村……。 |
因取周村、官岭两个自然村名各一字而得名。“周”指周村,“岭”指官岭村。1968年从三王大队分出成立周岭大队,设周岭大队革命委会。1980年析出红村大队。1984年10月改称周岭村民委员会。1987年10月改为周岭村公所。1995年复称周岭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周岭村党总支成立于1980年,隶属于大桥镇党委,下设鱼坝、官岭、周村等5个党支部。……。 |
清道光年间,周氏自本乡北岗迁此岭建村,故名。明成化七年(1471)属板桥保。清道光十二年(1832)属板桥里。1914年属北一区(下集)第二段(蛮子营)。1938年属三区(上集)下集联保蛮子营保。1947年属上集乡下集保。1948年5月属二区(上集)下集村公所。1949年属二区蛮子营乡。1951年7月属九区(下集)。1953年改为下集区。1955年9月属上集区下集乡。1956年3月属蛮子营中心乡下……。 |
周岭村是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河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9002202。 |
解放初级属王拐乡;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沙街公社,取名周岭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三江区沙街公社;1975年2月撤区并社属三江公社;1980年属竹根滩公社;1981年设区建乡,属竹根滩区沙街乡;1983年周岭大队改称周岭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竹根滩镇,为周岭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周岭村……。 |
姑塘镇周岭村地处九江市东郊,倚靠庐山,离市区12公里交通便利。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6个,全村341户1234人。耕地面积710多亩,支部党员24人,女性党员5人,村“两委”干部共4人。周岭村设有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功能会议室、文体活动室等活动区域,全面推行“365 天服务不打烊”。同时,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依托党建云、数字乡村平台、赣服通等 A……。 |
因周姓人家居住于此岭而得名。1958年得名周岭生产队,1961年改为周岭大队,1989年改为周岭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周岭村……。 |
地势较高,周围有四岭,周姓居多,故名周岭。1958年为周岭生产队,1961年改为周岭大队,1966更名为光明大队,1973年恢复周岭大队,1984年改为周岭村,沿用至今。周岭村……。 |
周岭村以驻地村名得名。传原村名“稠岭”,以此至四围多山道而得。后以谐音演作今称。在新建镇政府西面11.1公里山沟,海拔480米。村沿山涧两侧呈带状散点式分布。西接丽水市。面积约5.8平方公里。351户,904人。多姓李。耕地430亩,主种水稻。林地7519亩。产茶叶、蚕桑、桃。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电、通网络。有移动、联通基站。四面环山,东接丹址村,西接莲都。1996授予县文明村。系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