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意墓在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中淳于村西约300米的田地中。据《泰安县志》载:“淳于意墓:在中正区淳于韩姓茔北。墓方十二步,高八尺。清光绪间施植柏树七株,颇壮观。又称“救女坟”,位于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中淳于村西南,在一桑园内。该墓1956年在泰安县(今泰安市)进行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57年泰安县人民委员会将其定为第一批应保护的文物古迹,1979年泰安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泰安市郊区(今岱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呈圆形,高约4米。现墓地周围植树数十株,生长茂盛。淳于意,汉代著名医学家。他创立的《诊籍》如实记录了他诊治疾病的成败经验,是中…[详细]
师旷卒后,葬于山东新泰金斗山北麓南师店村,南师、北师就是以师旷墓而得名。墓葬现位于北师店村。明嘉靖年间《山东通志》和清康熙年间续修《山东通志》均在“新泰”条目下载有:“师旷故里,县北十五里,今名南师店、北师店。”据近代王懿荣编、罗振玉校补的《汉石存目》记载,“师旷墓画像,四石,无题字,山东新泰师旷墓前。”而鲁迅在早年间,也收藏了师旷墓汉画像拓片四帧,其编纂的《汉画像目录》中“石刻杂件·新泰志”一节,则记载有“周师旷墓,县东北十五里,古碑师旷墓,左籀篆十三行,古奥不可识”之语。师旷墓遗址分布面积2500平方米,汉、唐以来,人们又在墓西侧建成祠堂。以后,祠与陵墓不断修葺扩建。到清代中叶,祠墓已扩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