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武圣宫位于合浦县公馆镇新民街1号,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占地300平方米,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公馆地处合浦东部海路,陆路交通要道,大廉港(铁山港)是合浦“左腋”,北部湾北上内陆的捷径,护翼“七大珠池”,海塞寨、陆营密布,立庙祀奉关公以护佑驻守官兵及商旅平安。…[详细]
黄氏祖祠位于南江上黄村,原名南街七星岗,又称七星伴月,北距郁江约300米,是明洪武年间,皇帝诰命恩准南街(今南江村)上黄一世祖彦贵公建造。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贵县志》载,公元1848年广东人张嘉祥在横州(今横县)起义,攻贵县木梓,贵城南江人黄祖喜、黄全义,大井头王星福,在南江黄氏祖祠结盟--起义,可见该祖祠又是革命的摇篮。每年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黄氏宗亲齐聚一堂,作祭祖仪式,进一步增强宗…[详细]
地灵风雨桥位于龙胜县境西乐江乡地灵村南边小河上,桥两岸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桥下游50米有副风雨桥一座,一条青石板路连接两桥径上游,一座石桥通往村寨。占地面积122.5平方米。龙胜早在北宋前就有侗族迁入居住,侗族《祖先入村》款词述:宋天圣二年(1024年)侗族由黔之黎平和湘之靖州径绥宁迁入龙胜境北、境西。至明代已有大量侗族居住。地灵侗寨是县内第三大侗寨,清代就有700(户)侗寨之称。寨中最早的风雨桥…[详细]
荔浦福建会馆坐落于荔浦市荔城镇通塔巷,占地924.6平方米,门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据《对荔浦市福建会馆修缮及利用的思考》记载,会馆是一处闽派风格和桂北特色相结合的清末建筑,为当时在荔浦经商定居的福建籍商人捐资所建,作为福建籍士绅商贾与来往行帮聚会议事和临时落脚之所。在会馆周围,还有众多古建筑遗存,会馆东临荔浦宝塔,西邻石阳宾馆,附近有二十四码头、水门口码头和迎薰门等古建筑,集中展示…[详细]
丁孝子祠(岑城),又称“汉丁孝子祠”,位于城区北部,是为纪念汉代孝子丁密而建,是岑溪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建于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2011年加固维修、恢复仿古以及全貌修复。建筑占地面积310平方米,现存前院、前座、中座,前院有博山围墙,拱形院门。前座与中座之间有天井、边廊。祠内墙檐彩绘壁画,内容有书法、人物故事等。中座正脊、垂脊灰塑博古、金鱼,石榴、桃等,布局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