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始建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现存有建筑、园林遗址遗迹。它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行宫位于孤山南麓中部,南临西湖,整体院落座北朝南,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因借孤山地形建造的后苑。院落和园林的整体格局基本保存,建筑遗迹较为丰富,包括院墙墙基、头宫门、垂花门遗址、楠木寝宫遗址、鹫香庭遗址、玉兰馆遗址等。后苑现存“行宫八景”的部分园林建筑遗迹,包括鹫香庭、玉兰馆、戏台、贮月泉、领要阁、御碑亭、绿云径、四照亭等。2023年7月,入…[详细]
西周土墩墓群及石角山城址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为商周古墓葬。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西周土墩墓群及石角山城址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岗陡门位于瑞安市塘下镇石岗村。始建于北宋,为木石构筑。至南宋绍兴(1131—1162)末年,“屋闸俱坏,独两股岸与沟底以巨木为之,长或三丈,而厚径尺,有屹然存者”,淳熙十二年(1184)知州李棫、知县刘龟从等重修,“以石代木,彻旧而新之”,“上为覆屋,旁为辅梁”(陈傅良《重修石岗陡门记》)。现存陡门由水闸与桥并列组成,俗称“闸桥”。原有覆屋,早塌。闸门与桥均为四孔,跨度13.40米,股岸两边两孔…[详细]
铁米筛井位于黄岩区东城街道九峰公园西北角,为宋代建筑。方形井壁上部用石条砌筑而成,下部由自然块石叠砌而成。建筑占地面积3.5平方米,口径长宽约1.8米,石质方形井圈高0.35米,为石板抹角构作。铁米筛井处于九峰山麓地带,山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清澈甘甜。黄岩当地居民、茶店、茶室均来此井汲水。20世纪90年代在距井300米处出土南宋石函管,说明在宋代时就进行建造引水工程,供城内居民饮用。在铁米筛井东边…[详细]
东磵桥位于径山镇径山村桐桥62号民宅东南角。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建筑。2009年,东磵桥被公布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体外扩约20米(含与桥体距离较近的民居),总面积为220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山脚等高线及建筑外墙延长线,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至建筑外墙延长线),西至规划道路的道路红线,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总面积为7200平方米。2023年7月,入选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碧环桥位于鄞州区五乡镇仁久村,2005年4月5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碧环桥建于明代。在五乡镇夹塘村,为单孔拱形石桥。全长11米,宽2.4米,桥堍宽4米。桥面两侧均有浮雕荷叶栏板,各边五块。栏板间置望柱各边六块,柱头雕刻莲花,有复莲、仰莲、含莲等多种形状,桥堍设彩云纹抱鼓石。跨度仅2米的桥孔容得一条中型的舟船通过,桥基桥墙都用长条石交错叠砌,有块石护底。拱桥采用高1米、宽0.6米的拱形大石,分…[详细]
发祥岭栈道位于乐清市雁湖镇巨坑庵村。发祥岭,俗称长蛇岭,为乐清西北地区通往永嘉古道。栈道全长124米,现存仅50米,宽1-1.7米。路面由梁柱支撑,均系条石结构。采用榫卯连接,并灌生铁加固。道旁有摩崖石刻:“发祥岭林毅公子乾亨建”十字。据当地《林氏宗谱》载,该岭和栈道为富房林乾亨于明崇祯间(1628-1644)建。2023年7月,入选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