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六军团西征莲花桥阻击战旧址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34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红六军团西征莲花桥阻击战旧址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央红军长征舜皇山旧址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34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中央红军长征舜皇山旧址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冈大圳灌区新安铺倒虹吸管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73-1979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武冈大圳灌区新安铺倒虹吸管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姚喆故居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06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姚喆故居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胡筠故居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898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胡筠故居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士奇故居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02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刘士奇故居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公武墓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92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刘公武墓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范旭东故居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889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范旭东故居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壁山革命烈士墓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32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壁山革命烈士墓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咏湘故居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14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吴咏湘故居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湘北特委长乐街旧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30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中共湘北特委长乐街旧址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任树德墓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25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任树德墓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淑故居及墓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04-1927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黄淑故居及墓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1932年10月-1933年8月)位于汉寿县军山铺镇祝家仑村(原罗家湾村)黄家仑组。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文物本体为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与七座烈士墓。旧址为一处民居建筑,是苏维埃政府主要成员郭玉和的住宅。为一栋一层三开间木结构建筑,正屋右侧带一偏屋,为砖木、夯土混砌的建筑。七座烈士墓为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主要成员的个人墓葬。1931年3月,为了扩充武装队伍,拓展湘鄂…[详细]
宋教仁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坐落于桃源县漳江镇渔父村香冲组(今浔阳街道教仁村香冲组),故居坐西北朝东南,纯木结构。建筑面积576平方米,有大小房间16间,为纯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期间,故居惨遭破坏。2010年,桃源县政府按原貌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宋教仁故居为典型的湘中北民居建筑风格。202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故居外墙基为准四向外延15米处。建设控制地…[详细]
陈振亚烈士故居原名为陈振亚烈士旧居,是陈振亚烈士出生、成长直至21岁离家参军前的居住地,故更名为陈振亚烈士故居。陈振亚(1903~1941),原名陈苏,1903年出生于磨市镇黄龙岗村。1923年,他离乡到湘东第二师当兵。1926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第三团排长,并随部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并被任命为红五军四团五连连长。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调任红五军二纵队(后…[详细]
王尔琢烈士故居原名王尔琢烈士旧居,是王尔琢烈士从出生至中学前一直随家人居住的地方,今更名为王尔琢烈士故居。王尔琢(1903-1928),湖南石门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后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参加了著名的三河坝战役。1928年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同年4月,随朱德在井冈山与…[详细]
澧县西五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位于今甘溪滩镇古北村。1928年上半年,红四军湘鄂第三游击司令部二团三营转战到澧,以澧县西北山区为基地,与中共澧县县委共同在东门、甘溪、火连坡、闸口一带恢复团(乡)农民协会,组建发展地方武装,开展土地革命,逐渐形成澧县西北山区红色割据区域。1929年5月成立西五区苏维埃政府,三营营长皮楚卿任主席。西五区与西六区、西七区成为澧县连结成片、坚持最久的红色区域,一直坚持到19…[详细]
游端轩故居旧址位于澧县甘溪镇古北村。游端轩(1903——1934),原名游维环。就读于澧州体育学堂,毕业后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从伍,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春随朱德、陈毅参加湘南起义而上井冈山。1929年加入共产党,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参谋长。1930年夏调闽西,1931年10月任福建军区参谋长,代第十二军军长兼红三十四师师长。1932年3月,被选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任军事部长。…[详细]
津市新洲支部、农民协会活动旧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新洲镇万寿宫社区南街121号万寿宫内。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前厅、天井、正厅,-四周以薄板青砖砌斗墙,天井及主体建筑的三进均为分隔连檐的硬山顶,上覆小青瓦,建筑内部为梁架结构。该建筑整体布局规整,建筑组合协调,空间稳重大气。二进院落,整体造型朴实大方,稳重苍劲中兼具清灵秀气。新洲万寿宫的建筑装饰风格在其它地区同类型古建筑中难得一见,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