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义集贞洁牌坊

邳州八义集曹氏牌坊在老街北门,为纪念曹辰之妻张氏所立。曹辰是乾隆武举人曹殿楹之孙,清咸丰初年(1851年)闰八月,黄、淮河大水,咸丰皇帝钦命大运河漕运吴棠,组织徐州各县民工丰北堵口。曹辰受命负责柴粮后勤供应,尽心竭力,因疾而卒。曹张氏服毒殉情,与夫君曹辰黄泉相伴。邳州知州吴棠亲写奏章,光绪皇上御批建立牌坊,旌表曹辰之妻张氏。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以花岗石雕琢构成。整座牌坊东西长约6米,基座宽约1米,…[详细]

西塘西园

西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出让给孙氏。园内有树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风景优美。东侧假山上有“听涛轩”茶室,因假山上有白皮松一株,高数丈,风来稷稷有声,故名。1920年冬天诗人柳亚子来西塘,曾住西园并与西塘南社社友在西园摄影留念,仿北宋李公麟所画表现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等人雅集的《雅集图》,将照片取名为“西园雅集第二图”。现在园内有“朱念慈扇面书法艺术馆”、“百印馆”、“南社陈列室…[详细]

白云楼战斗旧址

白云楼位于连平县大湖镇盘石村,解放战争时期为大湖区盘石乡地主曾启瑞三兄弟的宅院,座落于大湖圩镇西北向约3公里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1948年3月,国民党重兵进剿大湖后,国民党连平县政府派遣谢岳臣率县警队、伍桂芳率联防队近百人驻防于此。他们依仗白云楼独特的地理位置、坚固的楼阁和精良的装备,顽固与人民为敌,对九连、大湖地区的人民武装队伍构成了严重威胁。1949年1月中旬,根据中共九连地委的指示…[详细]

林秉权故居

林秉权(1902——?),又名良恕,留学苏联时改名游策,泰顺县包垟乡林岙村人。在温州中学就读期间,参与声援五四运动。1923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与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关系密切。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泰顺籍第一位中共党员。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他返回泰顺组织救国会,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1927年春,党组织委派他到武汉领导商民协会工作。同年11月抵达莫斯科。先入…[详细]

宋徽宗御笔碑

宋徽宗御笔碑位于海曙区集仕港镇广德庵内,2005年4月5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共二通,前一通碑额为“省降御笔”四字,立于宋政和八年(1118)。其内容为楼异(宋明州太守)关于废广德湖,填湖造田的奏请及圣上(徽宗)的批复。该碑通高2.80米,宽1.12米,厚0.29米;全文16行,每行20字左右;碑首呈漫圆形,正中长方框内阴刻“省降御笔”四字,四周雕琢一对高浮雕无角蟠龙,龙头朝下,龙体鳞甲圆浑…[详细]

义乌蒋氏宗祠

浙江义乌大陈镇宦塘村蒋氏宗祠,蒋氏宗祠位于义乌大陈镇宦塘村155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乙末年(1895年)续建。建筑坐西朝东,为前后三进左右廊庑组成的院落,占地面积650平方米。2011年8月27日被公布为义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蒋氏宗祠最具特色的是它的戏台,当地号称万年台,是一座四柱亭式木构戏台。戏台用歇山顶,花脊,正脊上堆塑螭龙望日纹,垂脊、戗脊端部饰砖雕卷草,方形檐椽,翼角起翘,铺望砖,设…[详细]

新会凌云塔

新会凌云塔,又名熊子塔、龙子塔,民间俗称熊(音“泥”)子塔,位于广东省新会会城镇历史名人梁启超的故居茶坑村的凤山(又名子山)之顶。是新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著名的新会小鸟天堂游览,偶尔回首,可见“远远地一座塔人耸在山坡上,许多绿树拥抱着它。在这附近很少有那样的塔”(巴金:《鸟的天堂》)。塔的所在地乃历史名人梁启超的故乡——茶坑村。那山叫凤山,塔叫熊子塔。“熊”(读泥)是“熊”字下面四点少了一点,系…[详细]

御碑亭遗址

御碑亭遗址位于江苏省金坛区城南风景区顾龙山上。碑身高1.05米,宽0.60米,厚0.16米,楷书,共五行,石质为白矾石。元至正十七年(1357)冬,朱元璋率起义军东征,与高五郎作战,至金坛后登上顾龙山,观景抒杯,题乐府一阙。明开国后,金坛知县刘美奏准书此乐府勒石,立于顾龙山顶,俗称御碑,并建亭保护。此碑碑文为:“望西南,隐隐神坛。独跨征东,信步登山。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姗姗,尘不染浮生九还。客…[详细]

江阴惠济桥

惠济桥位于秦望山麓月城沿山村,跨山塘河(今废)口,在漕河北侧,是双庙、双泾、山塘一带村民前往武进焦溪的交通桥,也是漕河过往船民的纤路桥。是游客、村民前往秦望山三茅殿烧香祈福的必经之桥。惠济桥建于何年不详。在清道光《江阴县志》上记载:“惠济桥,中骖驾木。”该桥应该视为建于清朝道光(1766)年代之前。惠济桥桥墩以青石条石砌筑,属于明朝时代的建筑材料,旁侧有明天启年建桥刻碑,因此该桥应始建于明代天启元…[详细]

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千佛寺造像群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虽在数量上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但在朔州地区却是惟一的、时间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的一处造像。这一发现,填补了朔州地区摩崖造像群空白的历史,同时也为研究晋北地区石造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寺庙旁侧凿有大型壁龛3处,内有石雕造像总计1100余尊…[详细]

溧阳西山烈士陵园

在溧城近郊、茭山西侧之笠帽山麓,是溧阳西山烈士陵园之所在地。笠帽山,俗称野猫山,这一带原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之地。1932年4月5日,中共南京特委书记李耘生同志在附近的茭山庙宇中,召开了一次溧阳特支紧急会议,向特支9位同志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传达与布置了积极发展武装力量等任务。这是我市党史上的一件要事,从而,使此地山水也为之增色。1981年11月,在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老同…[详细]

开平寺

开平寺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自东南向西北,寺院三面环山,左山高,右山低。其山势正如古语说的“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头望”。后山古木苍林,景色清邃秀雅,寺前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堪称洞天福地。开平寺历代高僧辈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中少年出家于开平寺的虚云法师最为著名,他少年在此成学,先后行脚全国各地和东南亚、美国地,1953年被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9年圆寂于江西省云居山真和寺,享年124…[详细]

呼玛烈士纪念塔

呼玛烈士纪念塔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呼玛镇长虹社区正棋路西30米处。1945年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第三师奉命从苏北开进东北,成立北满军区。第三师特一团和随军干部1946年8月13日进驻呼玛县,为了巩固和发展新生政权,在黑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以呼玛县城为根据地,开展了全县的剿匪斗争,清除了匪患,保卫了新生的政权,解放了鸥浦、漠河两个县。在剿匪斗争中,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这块土地,为了永远纪念解放呼…[详细]

澄海莲花古寺

澄海莲花古寺 在澄海市十五乡镇莲花山麓。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建,民国26年(1937年)又重修。寺为潮俗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寺东面山坡一天然巨石有“至元已丑,开山立石”摩崖石刻,石刻面积80平方厘米。古寺山门内两侧分别书“福”、“寿”两巨幅墨字,每字高2.8米、宽1.8米,相传为明代书法家吴殿邦手书墨迹。山门匾额“莲花古寺”浮雕石刻,上…[详细]

沛县琉璃井

琉璃井为汉代所建,位于徐州市沛县沛城镇东风居委会。南靠东风路,西为图书馆,东为商店,北200米为居民房。此地为沛县中部,地形无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冲积平原形,地表坦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土壤系淤土和两合土,适于机械化耕作。动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等;交通通讯便利,水陆交通枢纽。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春季天干多变,乍暖还寒。夏季高温…[详细]

黄家墙门

黄家墙门,即黄徵义住宅,位于余姚城内管家弄100号。黄徵义为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第五世孙,字仲治,号平敝。从小聪颖过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举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曾任从化知县,任满以病重告归,杜门不预外事。晚号鹤石山人,著有《鹤石山房诗稿》。黄徵义旧宅坐北朝南,沿纵轴线自南至北依次为门厅、正厅、后楼、后罩屋,通面阔均为19.55米,各分五间。门厅为楼房,通进深5.50米,穿斗式梁…[详细]

高士遗风旧宅

“高士遗风旧宅”位于南昌县武阳镇徐桥村徐桥自然村中部南侧(门牌为徐桥自然村27、28、31、32号),属清末建造的砖木结构民居建筑(户主言称是1894年始建,1906年落成,历经12年)。旧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68平方米。青砖外墙,硬山屋顶,红砂岩挑枋雕花门罩,红砂岩门框,门楣嵌雕花雀替。门上部嵌“高士遗风”匾额。南墙的红砂岩肋石上刻有交叉的三角形大清旗样。内部木结构为穿斗式,面阔三间,进深为三…[详细]

宰辅第

宰辅第位于余姚镇南河头保庆路,是明代大学士吕本(阁老)故居。吕本(1503一1587),字汝立,号南渠、期斋,早年曾拜谢丕、倪宗正为师。嘉靖十一年(1532)中进士,二十七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大学校长)。次年廷推阁员,吕本被明世宗特选以少詹事的身份入内阁办事。二十九年,晋升为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三十年晋礼部尚书。三十三年进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三十五年加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主管吏部事。次…[详细]

新厂罗家大院

新厂罗家大院位于富源县富村镇新厂村委会新厂村内。大院坐东向西,由前厅、正厅、南北两厢组成四合院,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前厅、正厅,均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石木结构,院内天井地面为方形青石板铺就。正厅,建于高1.2米的石台基上。3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6米、通高6.6米;厅前设7级条石台阶。正厅明间设正大门及格扇窗,柱础为石质鼓形;2次间设侧门相向而开。正门上方悬挂“领袖耆英”木匾,木匾题跋“钦加运同…[详细]

下杭路曾氏祠堂

下杭路曾氏祠堂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下杭路196号,该地原为王莲莲丈夫郑诚家族所有,后售予清末民国福州第一大纸行老板曾文乾。曾购房后由其堂弟曾文敏督工建造曾氏祠堂,为福州较有代表性的家祠建筑之一,后被攀附为曾巩后裔祠堂。该曾氏家族,原是从长乐感恩村迁来。祠堂建于民国14年(1925年)。坐北向南,原有两进,首进临街为商行形式,以供出租。二进为祠堂正座,依次有门厅、回廊、祠厅,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