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姚北重镇临山的戚少保祠,是为纪念我国历史上战功卓著的明代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戚继光而建的一座纪念性建筑明嘉靖年间,倭寇经常侵扰我沿海州县,临山成为抗倭的前沿阵地。朝廷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抽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入浙参战。同年夏,任宁绍参将,浙东三卫(定海卫、观海卫、临山卫)均受其节制。戚继光在临山卫共署守了三年左右时间,在署守临山期间,以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加上严明的军纪,对群众的爱护,“戚家军…[详细]
飞来石位于溧阳市竹箦镇西芮村委宋巷里村西南的飞来寺中。原系一块陨石,后经加工成长方形,石长1.5米,宽0.6米,高0.4米,重约800公斤。石色青黑,光滑细腻。石面有石筋,色白如玉,每逢风雨的时候,石纹隐隐约约地显出,形似梅枝,故志书称“月梅古石”。该石一直埋于飞来寺“大雄宝殿”佛像神台前,与地面持平,以拱朝拜者跪拜之用。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月梅古石,天竺院佛前拜石也,风雨之际石纹掩映似梅…[详细]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位于福建省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民国16年(1927年)4月中旬,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陈国柱(廖华),在兴太上宫馨山书院建立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上宫支部。该书院系清代建筑物,土木结构,位于馨山山顶。1989年1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的兴山村有一座古香古色的书院——馨山书院。馨山书院始建于明初,是为了纪念南宋文天祥和岳飞而建。历史悠久,是兴化地区兴…[详细]
宁静居宅院位于宁波市江东区福明邵家村花汀桥北137号,据当地的两位老讲,村里人称其为花汀墙门,建于清代光绪年之前。该宅院原主人于1949年前迁居台湾,再没回来过。整个院落由白色围墙圈起来,大约占地1亩。由穿堂、倒座、主楼及余屋等组成。前进为六开间,分别由穿堂三间和倒座三间组成;后进主楼为五间二弄,重檐硬山式楼房。遗址大门朝东,用青砖和石质材料建成,门宽4米,高8米,门楼上部用青砖浮雕法刻着各种宫灯…[详细]
罗雄文庙大成门位于罗平县人民医院内。大成门坐西向东,现存文物主体包括大成门和耳房,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大成门,重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25.5米、进深12米、通高9米。明间一底二楼,翘角飞檐,前设11级石台阶。明间内凹,外置2.1米宽走廊,内置6扇雕花格子门,后部设木质楼梯。檐柱顶端楔(锲)有镂空花草角饰。三楼为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方形单间房,檐下前设6扇窗、后设9扇,两侧为木板裙…[详细]
东安电器修造厂遗址位于鸡西市密山市密山镇城北社区新开街2号。该遗址楼房形状呈“T”字形,正门朝南,楼体为钢筋水泥混筑的两层楼房建筑,南边有两个出口,均为门斗式,左右有护坡,墙体为灰色涂料粉刷,楼顶为彩钢瓦覆盖,现为农管局工学院办公楼,保存完整,结构稳定。解放战争时期,东安电器修造厂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在东北组建的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电器军工厂。第一任厂长程明升,1927年在天津北洋大学电机系读书时…[详细]
本建筑原始名称无考,瀛洲寺应该是俗名。据《长乐六里志》载:以浮峰山为主,环山有村曰营前,又称营田,又呼瀛洲。寺因地名而立匾(营前古名“瀛洲”、“瀛前”),而地名因寺而传布。瀛洲寺始建于乾德二年(西元964年),原名不详。据载,明代戚继光入闽平倭,曾屯兵在营前(所谓营前,指地在戚参将军营之前),于是这片田被称为营田,又称“瀛洲”、“瀛前”,寺也被称为瀛洲寺,代有兴废。民国16年(公元1927年)12…[详细]
六烈士纪念碑位于大庆市肇州县永乐镇六烈村。1945年日本投降后,伪肇州县公署解散。1945年12月,中共哈西地委派5名同志来肇州接收政权,韩清华任县委书记,岳之平任副县长,孙新华任民运部部长,王耀先任民运部副部长,邓国志任组织部长。地委组织部长李祝三亲自来肇州同伪县长蓬世隆取得联系,宣布中共哈西地委专员王学明的命令。而蓬世隆一伙对共产党干部明里欢迎,暗里-。1946年1月4日,蓬世隆反叛,先后逮捕…[详细]
百丈太平桥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百丈老街太平二村北,南北向跨老藻江河,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整体保存状况较好,是百丈地区目前仅存的一座石拱桥。百丈太平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桥梁年代为清代。桥长15米,桥顶宽3米,桥堍宽3.30米,桥中到桥南侧长6米,到桥北侧为5米,桥孔直径 6.40米。桥南有 13级台阶,桥北为 11级台阶。太平桥除桥阶为金山石质外,整桥用青石砌置,破损处甚多。桥额上有阳刻桥名“太平…[详细]
准提楼位于汝南小南海,距护城河约四十米处,汝南园林学校院内。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旱无雨,河枯地裂,五谷不生,崇庄王为祈雨灵应,奉皇上诏令创建此楼。以“准提”命名(准提为梵文译音,意为“清净、洁白”,佛教密宗六位观音菩萨之一),意在求神灵保佑,喜雨降临。明末战乱,后堂的僧室、走廊俱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推王道新重修准提楼。该楼为单檐九脊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长18米,前后进深8.8…[详细]
方华故居位于和平县热水镇中兴村上楼自然村。方华(1912~1999),原名罗响,和平县热水镇中兴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曾与张觉青等人一起创办热水东华小学,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农-动,成为九连地区革命领导人之一。1938年8月,和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方华任支部书记;1939年2月,方华任中共和平县工作委员会书记;5月,任中共和平县委员会书…[详细]
山西会馆位于窑湾镇西大街,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会馆。清乾隆年间,尊孔敬儒,山西会馆主事闫一忍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关帝庙建孔圣殿、岳王殿,在院中建钟鼓楼。正中门楼书写“心印尼山”四字,钟鼓楼右边两块石碑刻记建会馆捐款人名单。山西会馆内建“孔圣殿”、“钟鼓楼”。关帝庙大殿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殿门上方匾书“万古英风”,大门左右书有对联,上联“志在春秋功在汉”,下联“心同日月义同天”。窑湾山西会馆…[详细]
陆龙飞,又名龙春,1907年生于金山区枫泾镇长安村。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受党委派,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与共同任教的中共党员袁世钊一起白天上课教书,晚上走村串户,宣传反封建反恶霸的革命道理,发起农民成立农民协会。1927年秋,中共江苏省委派陈云同志回家乡青浦。陆龙飞、袁士钊很快与陈云取得联系,同青浦小蒸革命力量汇合在一起,组建农民革命军,陆龙飞任枫泾农民革命军指挥。1928年1月11日晚…[详细]
振声高等小学堂旧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漕桥中学内,为漕桥初中前身。现存建筑二进,占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2012 年由武进区教育局、雪堰镇政府进行修缮,现辟为漕桥初中校史展陈室。1906年漕桥士绅赵颂眉、孙芝耀等人为顺应 “废科举、兴学堂”的潮流,在漕桥镇东楼村赵氏宗祠发起并创办了振声高等小学堂,推举孙芝耀为校长。孙芝耀的儿媳即为当代教育名家、小学特级教师、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斯霞。斯霞…[详细]
余永麟墓道位于鄞州区五乡镇宝同村九峰山庄。2002年10月9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永麟,鄞县人,明嘉靖进士,官苏州府通判。著有《北窗琐语》等。据民国版《鄞县通志》记载:“县东同谷山有明赠少傅户部尚书苏州通判余永麟墓” 墓葬规模较大,分墓室和神道两部分。今墓室已圮,墓冢湮没于封土墩内。墓道总长约50余米,宽10余米,自东而西依次排列有石笋、石羊、石虎、石马、石文相、墓表柱等造象。均两相对峙…[详细]
苏维埃粮食合作社旧址位于建宁县溪口镇溪口社区花墩桥街42号。1933年,随着建宁苏区土地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苏维埃政权建设日趋完善。8月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宁都召开北部11县经济工作会议。建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粉碎第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报告指出:革命战争的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详细]
石马弄青瓷窑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村,在白洋湖西岸南部。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同年5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瓷窑依山而建,中间低落,两侧隆起,堆积丰厚,瓷片散布面积为10,000平方米。窑址的北半部为唐、五代遗存。产品以翻沿、坦腹、宽矮圈足碗为主,并有玉璧底碗、莲口碗、盘口壶、瓜棱执壶及各类罐、钵、簋、灯等;釉色以青黄居多,釉层均匀,滋润,透明度好;纹饰有荷花、团花等…[详细]
四方碑,在宜兴市芳桥镇徐塘田村,为清代处士徐翙凤妻的墓碑。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徐翙凤(1628—1684),字声歧,号竹虚行三乐斋公孙、馌亭老农、眠云道人。通诗文,有才气,然屡试不第。生平义勇正直,乡党宗族莫不畏惮。以诗书自娱,终生布衣。其兄徐喈凤,字鸣歧,清初著名诗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云南永昌府推官,曾编《宜兴县旧志》。四方碑为青石质,由碑座、碑身、…[详细]
中共潮普惠县委旧址(朝住祠)位于惠来县惠城镇上林樟村。1928年2月至3月,彭湃等率领红四师、红二师及潮普惠三县独立团、各地赤卫队和农民在惠来发起总暴-动-,先后攻下葵潭、隆江和惠城,并成立惠来县苏维埃政府。3月27日,中共东江特委机关从海陆丰转移到惠来与彭湃会合。随后彭湃带领东江特委、惠来县委、惠来县苏维埃政府及红军进驻林樟村。彭湃住在上林樟村朝住祠,在此办公并召开各种会议。当时的医疗站、财政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