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骆驼墩遗址

骆驼墩遗址位于宜兴市新街镇夏姜村唐南村。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实际发掘面积仅1309平方米。主要遗存距今约7000至5000多年,遗址分南北两区,南区在名为骆驼墩的自然岗地,北区在唐南村北。2001~2002年,南京博物院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以平底腰檐釜为重要特征的全新文化类型和大量的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瓮棺葬,筛选出相当数量的炭化稻米。骆驼墩是太湖流域…[详细]

神山古庵

神山古庵 位于澄海市上华镇冠山管理区古胜景之神山西麓。又名石佛禅寺。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倚山而筑,与“神山妈祖宫”、“神山观音堂”连成一体,构成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体,总面积4100平方米,均为硬山顶。石佛禅寺。石佛为一高3米、宽2米的天然山石依山凿刻而成的半面浮雕观音立像,高1.5米。除此观音外,还供奉达摩和十八罗汉,是明清以来澄海古八景之“冠山环翠”的一部分。这里曲径清幽,风景…[详细]

中共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

中共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黄氏大宗祠。1941年2月,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史称“后东特委”)在老隆水贝村一合面屋成立,书记梁威林,下辖中共紫金、五华、河源、龙川、和平、新丰县委及连平县工委党组织,党员1100多人。后来,党组织还发展到兴宁、惠阳等边境地区,辖区人口170万。是年冬,中共地下党员黄用舒(国民党老隆区区长,水贝村人)为解决党组织活动经费和人员给养,以振兴家乡…[详细]

八角楼遗址

平阳镇八角楼遗址位于鸡西市鸡东县平阳镇内。该建筑始建于1924年,原为剧院,因该建筑有八个面八个角,故取名八角楼。楼的直径是23米,每边长9.5米,楼高15米,占地总面积593平方米。抗战时期,抗日救国军团长苏怀田等在此以看戏为名,进行过抗日活动。苏怀田,字魁一,吉林省长春市人,生于1895年。九一八事变前来到石头河子村(现鸡东县永和镇新和村),被村里人推选为保董。1931年组织地方农民武装,经过…[详细]

过山蔡氏大宗祠(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

过山蔡氏大宗祠(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位于涵江区梧塘镇沁后村过山自然村159号,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过山蔡氏大宗祠主体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近代重修,坐东北朝西南。原为蔡氏宗祠,后改为原莆田县沁后小学,今仍作为沁后蔡氏大宗祠使用。1929年,莆田地下党在该校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并建立了秘密交通站,是山区与平原之间的重要联络点。1…[详细]

黄巢农民起义纪念地

据新旧《唐书》和《历城县志》记载:黄巢于乾符二年(875年)率众起义,转战大江南北,号称冲天大将军。中和元年(880年)攻占唐都长安,称帝,国号大齐。中和二年退出长安,中和四年东进泰山之阴黄草谷一带安营扎寨。因唐军追击,义军在黄巢村北“交战岭”与唐军决战,但终因寡不敌众,激战中全部壮烈牺牲。无奈之际,黄巢命外甥林言斩其头降唐,伺机东山再起。林言不忍心,黄巢立即自剔。林言只得割其头颅,投降唐将尚让。…[详细]

薛家城则古城遗址

薛家城则古城遗址位于子洲县淮宁湾镇薛家城则村。山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顶部坡度较陡,四周均为悬崖。东临南沟,南接柳树峁,西至后沟,北临薛家城则村。分布范围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约1200米,总面积约180000平方米。现保存东、南、北段城墙。沿城墙分布7处马面,为黄土夯筑,夯层厚10~20厘米,土质较坚硬,夯层较规整。马面底宽10~12米,上宽8~10米,高约10米。城墙坍塌严重,…[详细]

太平天国台门

太平天国台门座北朝南,台门里的房子建于明代,古朴、大方。现部分为居民私房、部分为公房、部分为临海博物馆“云古斋”。房子原为王介眉所有,在清道光六年(1826年)和十三年(1833年)的时候,分别卖给了林、陈二姓。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从金华出发,分兵两路--州。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一日,李世贤率军进入临海,就在这里的陈家设立了总部,民国·陈懋森《临海县志稿》称…[详细]

小湖南廊桥

小湖南廊桥位于衢江区湖南镇湖南村,1996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原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八年(1858)焚毁后重建。是座单跨伸臂式木梁桥,全长25.5米、宽2.85米。廊桥横跨于村西南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而过的湖南溪上,两岸采用当地的河卵石砌筑成驳岸,在驳岸上用纵四横三排列的圆木作二层向溪心悬挑,以支撑圆木桥平梁,平梁之上铺设木板桥面。之桥上架以七间五檩四柱廊屋,为抬梁穿斗混合式…[详细]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晓岭街“小源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现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址现开辟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是目前我市保存相当完好又颇具地方建筑特色的一座清代四合院民居建筑。它座北朝南,前后两进,前进系倒座平房,后进为重檐硬山楼房,两翼为左右厢房,中为…[详细]

旬邑革命暴动纪念馆

旬邑革命暴-动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旬邑县翠屏南山。旬邑革命暴-动是一九二八年渭华暴-动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西地区有重大影响的一次农民武装暴-动。许才升等七位起义领导人在起义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在暴-动中壮烈牺牲的七位烈士及农民暴-动事件,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4年10月18日开始修建旬邑革命暴-动纪念馆,1987年5月竣工。纪念馆位于县城南端翠屏山麓,占地面积5295平方米,建筑面积453…[详细]

爱莲池

爱莲池爱莲池位于周瑜点将台东侧,其东南紧连冰玉润,北接电影公司,正南距鄱阳湖1020米。池呈正方形,四周花岗石护砌,长48.84米,宽34米,深3米,总面积为1661.24平方米。池之正中,筑有面台,花岗石彻垒,内筑五花土,高2.8米,长宽各11.1米;面积为123.21米,台上有观莲亭,亭四方形,立柱起架,柱础莲瓣纹。顶为重檐歇山顶,亭之前后,有池桥各一与池也相连,三墩四孔,墩以花岗石彻垒,墩间…[详细]

茂芝全德学校

全德学校,原名龙冈书室,俗称塘唇书斋,位于饶平县北部上饶镇茂芝社区,有一间教室,一个房间,一个天井,占地面积三百平方米。1927年10月5日,朱德同志率南昌起义军抵达上饶茂芝,指挥部设在全德学校,并在这里召开重要的军事决策会议。全德学校旧址现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历史沿革民国初,为适应兴办新学之潮,“龙冈书室”易名“全德学校”。该名…[详细]

国民党第三绥靖区部队起义旧址

国民党第三绥靖区部队位于贾汪区城区南部夏桥井院内。院落整体座西向东,为两层砖石结构,为四合院布局。四合院-东西长41米,南北宽33米;房间宽5.5米,内侧走廊宽2米;房内为木质地板和楼梯;院内立有国民党第3绥靖区部队起义纪念碑,院中有一水池,树木参天。1947年国民党政府剿总决定成立剿总指挥部,贾汪前线指挥部就设在这里。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战役打响的第三天,驻徐州贾汪地区国民党第3绥靖区所…[详细]

中共浙南特委成立旧址

泰顺县峰文乡小南山村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闽东特委和红军挺进师共同开辟的游击根据地。1936年3月,在这一带活动了近半年的红军挺进师主力部队和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为有效地统一领导由闽东方面原创建的各级地方党组织和由临时省委新创建的地方党组织,决定成立中共浙南特委,并调派闽东特委郑宗毓任浙南特委书记。浙南特委成立后,不断扩大和巩固根据地,范围包括泰顺、平阳(含苍南)、文成、福鼎等县。1938年3月,…[详细]

沙坝围

沙坝围坐落在龙关公路旁,距龙南县城12.5公里。是龙南县里仁镇境内的一座小围屋,结构严谨,造型美观。由于围屋四周无村舍屋场,更显得鹤立鸡群,引人注目。此围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均为李姓,围屋始祖从里仁粟园迁入。至2017年,已有14代。围屋的规模较小,只能住十几户,100多人。此围正方形建筑结构。围屋四角有4座三层炮楼,居屋均为二层。纵横约30米。大门左侧,用一间屋位,通往地下室地道及炮楼。右侧居屋3…[详细]

胡发坚烈士墓

胡发坚烈士墓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谈家头村。墓前树有纪念碑,正方柱形,正面镌刻原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题写“胡发坚烈士纪念碑”八个苍劲大字。胡发坚,1906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富田乡陂下村。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军游击队。胡发坚在赣西南地区战斗中屡建战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和团政治委员。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调任先遣团红一军团一师一…[详细]

溱潼李氏宅

李氏宅座落在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东桥巷42号,建于明朝。原宅主是溱潼开明士绅李舜臣,其后裔李昌荣曾先后任中国驻也门、赞比亚等国大使馆商务参赞。该宅现归溱潼房管所管理。原有正屋三进十一间,厢屋二间,计13间,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建筑面积248平方米。1997年溱潼镇拆迁改造时拆去一进,现存照厅五间、正厅三间、西厢屋一间,天井一面,占地面积约220平方米,建筑面积178平方米。大门在照厅中间偏东,为过门…[详细]

林姜寺

林姜寺,昔名宝寿寺,位于饶平县钱东镇境内的大甲山脚浮岗上,后倚群峰,前含黄铜岭,下面是广阔的田野及灰寨村。四周松竹相间,环境清幽,是座名刹,1988年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获登记开放。宋淳熙四年(1177)就有该寺。建筑结构为祠厅式,两座对向四厅四房一天井,主结构315.8平方米。山门开在东厅,外有广场,种植蔬菜、花木。广场另一边,建有客房及斋堂。房三间,斋堂一厅一房。有宋代石刻匾额“林姜寺”三…[详细]

刘尔崧、刘琴西故居

刘尔崧、刘琴西故居位于紫金县紫城镇安民居委会北河街45号。刘尔崧、刘琴西是同胞兄弟。刘尔崧(1899~1927年),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中央委员、中共两广区委工委书记、广州工代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等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广东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事变中,刘尔崧不幸被捕,4月被杀害于珠江白鹅潭。刘琴西(1896~1933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