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法寺位于市中心钟楼区双桂坊,今人民公园东南隅。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崇法寺大殿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调整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崇法寺相传原为隋朝司徒陈果仁的后圃,后建成寺院,始建年代不详。解放初,崇法寺有僧40余人,专做经忏佛事,住持为莲开,后为普援。解放初期,解放军曾驻军庙中。1959年“大跃进”时寺废,后因人民公园扩建,拆…[详细]
王士骏故居位于黄岩区东城街道百花社区双桂巷 56 号。坐北朝南,整幢建筑结构由三进构成。第一进为七开间二层楼房,台门置于中间。北侧廊檐柱上置各式雕刻的牛腿。第二进也为七开间二层楼房。为便于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穿通,在其东侧二层设置通道回廊,形成二层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的回廊格局。第三进系单层七开间楼房,形制普通,在第二进中堂与第三进间,为便于遮风挡雨,建有凉亭式通道走廊,顶层为藻井结构。在第一进与第二…[详细]
余大化烈士墓位于官庄镇驼岭林场以北的锣彭山岗上,坐东北朝西南。墓冢呈圆形状,高8.7米,底径6.5米,墓表面积约50平方米。墓前有现代石碑1通,为潜山县人民委员会于1966年元月立石,镌楷书“烈士公墓永垂不朽”;1996年11月,中共潜山县委、潜山县人民政府对墓进行修整,砌三级水泥台阶,并在二级台阶的墙体上镶嵌墓志文,楷书“余大化烈士之墓”,正文约计270余字,记载建墓始末以及烈士事迹。墓内另葬有…[详细]
龙泉寺,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凤凰岭南麓,始建年代不详,明朝志书有记载。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前于山涧,上架单孔花岗岩岩石拱桥一座,寺为四合布局,由西至东并列三进院落。寺北山上有朝阳洞、三佛洞,寺东北有覆钵式塔,传为清朝继升和尚灵塔。寺西南有清朝所见娘娘庙一座,1938年曾重修,内有万缘茶棚碑记。1999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后所村为“千户所军”安营扎寨之地,最早称为后所城。明洪武年间,倭寇剽掠东南沿海,朱元璋命大将汤和濒海筑城,以防备倭寇。清顺治十八年(1661),后所城迁移到睡龙宫山南麓平地(今后所村所在地)。后所村姓氏众多,包括项氏在内的多数人家均为“千户所军”后裔。项氏始祖项信禄,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从温州平阳迁入。项氏宗祠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后所村城南项家,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建于清乾隆五…[详细]
奚佐尧,原名祖耀,字冠一,生于1897年,江阴市徐霞客镇北渚村人。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江南公立南菁学校,翌年进北京大学学习;民国8年赴法留学。在法国,他结识陈毅等许多青年革命者,后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支部成员。尔后,根据党组织安排,去苏联接受军事训练,成为中共早期军事干部。民国15年,奚佐尧应召回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区委军事委员。五卅运动后,奚佐尧负责组织和训练工人纠察队,10月中共中央…[详细]
光禄大夫方伯猷夫妇合墓级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上渡镇柘畲村石塘边屯洪岭简介:光禄大夫方伯猷夫妇合墓位于上渡镇柘畲村石塘边屯洪岭。座西北向东南,形名“猫捕老鼠”。此墓经清光绪年间重修,用青砖露顶面砌筑墓圈,坟茔为土堆。有石质墓碑,大字可见,序文小字多已漫灭。有碑框,碑头为石雕“七云头”盖顶,边框刻有联云:“鸿岭钟灵锦世泽;石塘毓秀蔚人文。”碑主题为:“皇明诰封光禄大夫讳伯猷方公老大人…[详细]
邝愈平墓位于东源县东埔镇和平村。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清嘉庆二年(1798年)重修。1983年,其后裔寻回墓碑志。碑志上端已残缺,现存通高0.9米、宽0.69米,碑文残15行,均为楷体直书。墓曾被毁坏,1990年按原状重修。全墓分为三级,其中前级坟堂进深4.7米,面宽7.3米;二级坟堂进深3米,面宽5.4米;两边分别设有一对石麒麟和一对石狮子。墓穴长4.7米,宽5米。墓穴顶上由…[详细]
济老街位于黄岩区北洋镇潮济村。主街南北走向,南起三官坛,北至止江亭,长约 260 米,街面宽 3.5 米,街两边开有南北货店、药店、布店等店面 60 多间。其中陈万顺开的南北糖果与中西布行所在建筑为一座民国初期老屋,五开间面建筑,坐西朝东,硬山顶,单坡,小青瓦盖面,内部为木质圆柱。主街建筑基本为民国初期的老屋。南端的三官坛建于 1935 年,系一座仿古庙宇,歇山顶,小青瓦盖面,街面门窗雕刻精致。分…[详细]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阅兵广场遗址—大沙洲阅兵广场位于铜鼓县县城桥头大沙洲,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是当年毛泽东亲自检阅、领导秋收起义部队指战员起义出发地遗址。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于5月1日,县总工会,农会在桥头大沙洲召集了2万多人的群众大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工农的滔天罪行。1927年9月11日凌晨,秋收起义部队第三团指战员集合在大沙洲—阅兵广场,毛泽东同志…[详细]
大丘面墓群位于和平县彭寨大丘面山上。自1984年至1989年,发掘南朝墓12座,唐墓1座。 南朝墓有两种形制,一种是长方形单券顶砖室墓,有两座,墓底铺砖“人”字纹。分前室和后室,后室比前室高18厘米,两室之间有三级台阶,后壁设方形壁龛。封门砖侧放叠砌。墓砖侧面拍印方格纹、钱纹和鱼纹。五号墓封门中发现1个长方形图案砖,平面拍印6个连续规则的“王”字和“匣”形纹,侧面拍印双鱼纹。十三号墓出土大量拍印有…[详细]
乐官井位于溧阳市南渡镇旧县村委旧县村104国道东侧。井栏为麻石质,圆形,素面,外形似陶器,平沿、短直颈、圆肩、腹微弧,肩部两侧有对称的两个圆孔,孔径6厘米。1998年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27日,井栏圈开裂,溧阳市文物部门进行了加固处理。井栏高50厘米,直径50厘米,口沿壁厚8厘米。乐官井与溧阳保存的两处唐井形制相近,且承载着一个南唐时期的悲戚故事。南宋景定《建康志…[详细]
万源布厂,位于青阳南首三元桥西堍。东临市河南街,西依锡澄运河。南北小河环绕。现由青阳镇政府使用。1918年初,由青阳旅沪富绅葛凤池在三元桥西堍创办“瑞丰润油厂”。1931年,以十万银元转让夏干臣等开“勤康布厂”,以兴民族工业。1934年引起上海棉纺同业公会瞩目,1935年初与上海棉业工会合资后更名为“青旸万源染织厂股份有限公司”,置办大型染整设备、铁木布机。是年,产出各类棉布、丝绸等300多万米,…[详细]
华帝庙又称华光庙,原址位于雷城镇嘉岭,始建于明朝初期,历经多次修葺。文革时古庙被毁后迁于现址广朝南路柳絮西巷,仿清代建筑。该庙原为雷州古城南门之镇城庙,内祀火神华光(炎帝)。为火神立祠,源于先民对火的敬畏。并由此形成了该庙独特的民俗“灯火会”。庙内藏有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碑刻2通,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花岗石香炉1只,民国铜炉4只等文物。该庙的仿饰(飘…[详细]
霞黄黄氏家庙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陂角村。建于清代,1998年、2007年曾重修。坐北向南。由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四堂六横三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91.5米,总进深98.3米,共计房屋158间,占地面积约899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7988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垒墙、简易木质挑。正立面呈凹肚形,麻石条大门框,上方题“黄氏家庙”。第四堂圆形麻石柱支撑构筑屏风…[详细]
位于富源县墨红镇普冲村委会河泥村中的一座老房屋内。旧址房屋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48平方米。旧址建筑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一楼一底。3开间,通面阔13.5米、进深7米、高7.4米。二楼明间右隔板上印有“文革-”时期的“毛主席像”,像下印有楷体“忠”字。房屋始建于1940年,20世纪90年代曾维修过,除部分木构件稍有糟腐断裂现象外,其余主体结构保存较为完好。在距离房屋西北300米处的普冲小学…[详细]
惠力寺位于硖石西山南麓,东晋宁康年间(373—375)尚书张延光舍宅始造,称志愿寺。唐末毁于兵燹。北宋乾德二年(964)复建。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赐额惠力寺。当时山门楼殿禅堂都称宏敞,环绕西山上下有72僧房。元、明、清三代几经修葺。1926年清明,寺毁于火,仅剩大殿。80年代初重修大殿,保留了往昔梵字的一点气象。与惠力寺相关的两座唐代石经幢,建于公元874年。幢高4.9米,八面,下为须弥座,…[详细]
三边总制坊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丹竹镇白马圩东南面的白马双英纪念馆内简介:三边总制坊位于丹竹镇白马圩东南面的白马双英纪念馆内,为纪念明兵部尚书袁崇焕而建。一九八六年冬,由平南县人民政府、县政协,丹竹镇人民政府联合拨款,在白马圩原状元庙一侧重建“总制三边坊”。坊按明代牌坊式样而建,现为水泥钢筋结构,由三个捲檐屋顶组成,开坊门三个。中坊坊柱距5.5米,左、右两小坊坊柱距各为3.25米,…[详细]
位于罗平县九龙街道旧州村东800米处。现存遗址为古城址,坐东向西,分布于中间高、两面低的一排月牙形山坡上。遗址呈长方形,长200米、宽100米,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遗址内有台地3级,设大石城、小石城和土官寨城。据地方文献记载,大石城为罗雄者氏土司居所,现大石城遗址尚存残墙6段,均为不规则石块垒砌而成。城内散布覆盆式石柱础,有零星瓦当、花纹砖、陶瓷残片和残骨。小石城为者氏土司家眷居住地。土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