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旧址暨朱德、周恩来旧居陈家大院位于泰宁县杉城镇红卫行政村岭上街12号。从1933年8月至1934年2月,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导每次来到泰宁都居住在陈家大院红军总部,总部第一厅左侧是红军总部机要科,当年红军就靠这里的一台电台指挥战斗。第二厅左侧是红军总部的政治部,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就曾在此工作;右侧是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旧居。第三厅左侧是总部参谋科,叶剑英参谋长在此制定作战方案;…[详细]
香港学赈会青年回国服务团团部旧址 位于高州镇西关路益寿庵。原是明代庵堂建筑,面阔21.32米、进深37.31米,面积约800平方米。现保存完好。 1938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为了恢复地方组织,推动广东南路的抗日救亡运动,以“香港学赈会青年回国服务团”名义,派遣以刘谈锋为团长的20多人服务团到达高州,团部设在“益寿庵”内。服务团先后派出工作队到谢村、塘口、板桥、分界、根子、沙田、云潭等地,通过办夜…[详细]
林大居墓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平南镇平田村新屋儿屯东南面500米黄京岭上简介:该墓位于平南镇平田村新屋儿屯东南面黃京岭上,葬于清代,墓坐北向南,面积10平方米。墓冢呈半球形土堆墓,高1.2米,直径2.5米。墓冢前新立墓碑一通,镌刻“林门显孝讳大居字敬轩官封太平天国敬王遂千岁老大人墓”及墓主的生年与后裔名字。墓碑为2006年立,林大居是太平天国的敬王,对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实物依据。…[详细]
红五军宿营地旧址位于许坊乡石背村委会路边村小组。该旧址内发现红军标语30余条。标语在旧民居里是写在西边前房的三网泥壁上,白底黑字,每网泥壁高约1.2米,宽约0.6米;标语在旧厨房上是写在厨房窗户外的石灰沿上,白底黑字,高约0.8米,宽约0.2米;标语在旧库房内多数是写在库房里泥壁上,有少数写在板壁上,有黑墨字迹的,也有红墨水字迹的,泥壁高约1.2米,宽约0.4米。标语内容有“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详细]
时代:商周类型:古遗址地址:南昌市高新开发区麻丘镇闵村北简介:刘城庙遗址位于麻丘镇政府西北约一公里,东接南昌市外环公路,南为麻丘闵村,西、北紧邻瑶湖。刘城庙原为寺庙,并有土城包围,相传系汉时扬州牧刘瑶屯兵之地,故得名。现庙宇已毁,留有一段南北走向的明代土筑城墙,长约100米,城基宽约10米,城墙面宽7米,高8米。刘城庙遗址总体呈不规则方形,东高西低,西面沿瑶湖岸约一公里地段呈条带状分布,且大部分伸…[详细]
同民安关隘位于翔安区内厝镇小盈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宋代。“同民安”关隘又称“同民安”石坊遗址。位于内厝镇后垵村东北部小盈岭西南坡,与南安交界处。关隘所在岭口形如漏斗,东北风长驱直入,古代沙溪一带民田苦为风沙所害,曾有一句谚语“沙溪七里口,无风沙自走。”南宋绍兴二十三至二十七年(1153~1157年)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在此建石坊植树,堵截风沙,手书“同民安”三字刻于石坊上,寓意“以坊补缺,…[详细]
1911年,英国伦敦“合众冷藏有限公司”(又名“万国进出口公司”)老板韦斯特兄弟派大班马凯司(Mackeiyie)、买办韩永清、罗步洲到南京,在下关金川河两岸一带征地600亩,筹建“江苏国际出口有限公司”俗称“英商南京和记洋行”,简称“和记洋行”、“和记蛋厂”,当时英国“合众冷藏有限公司”也是中国当时最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厂。在中国创建有多个洋行,统称和记洋行,其中以南京的和记洋行规模最大。也是当时中…[详细]
海南解元坊解元坊位于海南定安县城镇东门街老市场东侧,原在王尚书生祠后(今定城医院后),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孟春,为当时的翰林院庶吉士王弘诲立。王弘诲系定安县龙梅村人,万历年间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广东乡试考中辛西科第一名举人,故坊匾是“解元”。解元坊初立于定城中街,清代曾重修一次,民国十七年夏,因建新街,解元坊始迁至今址。海南解元坊通高5.1米,面宽三间,明间(除…[详细]
仲铭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竹山公园北侧。 江宁区政府为纪念邓仲铭烈士牺牲四十周年,于1983年在竹山公园建亭立碑以示缅怀之情,亭为六角形,高1.8米,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亭内立汉白玉纪念碑。保护现状良好。1984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邓仲铭(1904~1943年),原名振询,又名重名。江西省兴国县人,出身贫苦家庭。1 927年参加当地农民运动,1 928年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详细]
浅澳妈祖宫 位于陆丰市碣石镇浅澳村,与浅澳炮台毗邻。始建于清康熙初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建。浅澳是明、清两代碣石卫海防前沿阵地。此处原建有浅澳炮台,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总督杨琳在粤东督建的八座炮台之一。道光年间为加强海防军事防御,碣石卫中营游击府将原炮台向海边前移200米重建,并在原炮台基址上扩大重建妈祖宫。这是粤东沿海唯一一座由军曹府主持、官兵捐资建造的妈祖宫。道光十九年(18…[详细]
中共均口特区委员会旧址谢氏祖屋位于建宁县均口镇均口村桐斜3号。1934年5月建宁城区失守,建宁县苏维埃政权尚存里心、黄泥铺、客坊、黄岭、兰溪、均口等完整区。中共闽赣省委决定,中共建宁县委、建宁县苏维埃政府和地方武装撤到建宁西北的黄泥铺、罗源、客坊、中畲一带坚持打游击;建宁县南部的均口、黄岭、澜溪3个区合并为均口特区,成立中共均口特区委员会,同时成立均口特区游击队司令部,任命方志纯为特区委书记兼均口…[详细]
察院碑位于金坛华罗庚公园西侧碑亭中,碑亭坐西向东,两块石碑南北并列立于亭中,南面为观风题名记碑,北面为重建察院记碑。两碑原埋于县城东门大街县分析仪器厂区内,1982年在基建工程建设中发现。此处旧为正学书院,金坛原有西察院,重建察院碑是在西察院拆除后,新建东察院时所刻碑记。二碑原分别立于东察院门首之西亭、东亭内,重建察院碑立于东亭内,观风题名记碑立于西亭内。后移至今址,原为露天安置,未见碑亭。21世…[详细]
从开科取仕以来,和平出了137名进士,有进士之乡的美誉,这与已有千年历史的和平书院密切相关。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通往和平书院的青石板路,许许多多的和平学子就是通过这条路成就了功名。和平书院始创于后唐,创始人黄峭(871年-953年)。唐时,黄峭之父从河南到邵武做官时,发现和平水向西流,非同一般,因此把家安置在和平。其子果真应证了和平风水好,十八岁考上进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在朝做官时,黄峭最大的抱…[详细]
秘密农会旧址曹氏宗祠位于宁化县曹坊乡上曹村上曹自然村。1929年4月20日,中共福建省委指示中共闽西特委,对敌斗争工作尽可能向新的区域发展(如宁化等县)。根据省委指示,中共长汀临时县委指派中-员、省立七中(设长汀)学生徐赤生(曹坊根竹人,宁化第一个中-员)回宁化开展革命活动。徐赤生回曹坊后,利用亲友、同学关系,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提高群众思想觉悟,很快发展了曹延勋、曹正刚、曹国昂、曹盛仁、曹罗保等进…[详细]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开会遗址位于苏区镇炮子村耕头墩。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撤向东江地区的起义军1000余人在花县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简称红四师),叶镛任师长,宋湘涛任副师长,袁裕任师参谋长,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团,第十团团长白鑫,党代表徐向前。1928年1月1日,红四师智取紫金县城,2日抵达龙窝与红二师第五团会师,3日进驻紫金炮子革命根据地,5日联合红二师在炮子召开公审…[详细]
陈洽墓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老坝村,为陈洽及其夫人杨氏合葬墓。陈洽墓原占地三亩余,坐西朝东,入口处有牌坊,墓前有墓道,两侧立有石翁仲、石马等石兽。墓地在“文革”中遭到破坏,2012 年,陈洽墓完成修缮,修缮后的陈洽墓及景观总占地面积约 4400 平方米。墓地原有的石像生大部分已散佚,仅存两匹石马由武进区博物馆收藏,在淹城遗址石刻展示区集中展示。陈洽(1370—1426年),字叔远,武进人,洪武年间…[详细]
章水万安桥位于海曙区章水镇密岩村,因与横街的万安桥同名,所以本桥加地名命之。根据桥额“万安桥”楷书石匾,有上款:“壬子葭月中澣之吉”,下款:“八十三老人应元弼”等字样,结合当地村民讲述在其小时候听老人讲,该桥已存在。我们又结合该桥建筑风格等判断,应为清代建筑,又根据中国传统的“天支地干”纪年法推算其清最后一个“壬子”年,说明最晚也建于1852年。 该桥南北向横跨密岩溪上,南面是崩岩山,是通往宁波的…[详细]
“伊林”驿站位于二连盐池西北岸边的占地约1600平方米的建筑遗址。该遗址便是张家口—乌兰巴托途经二连盐池的“伊林”驿站。该驿站初设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蒙语名曰“伊林”驿,汉语为:“纪元、初始”之意。到清光绪十五年(1899年)架通“张—库”电话线,该处设立电报局,为通往欧洲的电报放大信号。这时用汉语书写的“伊林”驿站已变成“二连”驿站。1918年,由于大成张库汽车公司开通了张库大道,这…[详细]
惠明桥位于洞桥镇洞桥村西首,东西向横跨在南塘河北岸与仲夏港支流的汇合处。该桥始建于唐,宋治平年间(1064-1067)倾圯,明正统五年(1440)重建,清同治七年(1868)再修,系石结构双孔石拱桥。全长20.5米,宽29米,桥面两侧各设栏板十四块及望柱十六根。两头桥堍置抱鼓石四只。东堍有踏跺十级,西堍八级。南侧正中栏板上端横额书“惠明桥”正楷大字,边款竖刻“同治戊辰至秋里人重建”等小字。桥洞两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