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寺位于今陇城镇西南1公里盘龙山之西番坪,相传始建于战国时期,早建庙宇曰无忧。无忧之意,一说是秦始皇诛阿育王后,战乱悉平,再无后顾之忧。另一说是诛阿育王后,观盘龙山麓有出帝王迹象,奏请始皇在此山头积麦崖处凿一处地藏王洞,以破其穴,曰无忧,后曰无忧寺,今名西番寺。唐太宗贞观年间,佛教大兴,西番寺有牌曰“贞观三年尉迟恭敬德督建。”经过多次的维修和扩建,庙宇壮观,楼台错落有致,风景幽雅。第一个台地是小…[详细]
朱家埭3 号民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树新村委朱家埭3 号,是常州优秀乡土建筑代表之一。2011 年1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家埭 3 号民居为朱一凡先生祖居,建于 1935 年,是当时苏南地区具有典型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高档次厅式民宅。该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宽19.5 米,进深15.4 米,占地面积300 平方米,正厅五间一庭院,门楼高5.199 米,厢房高5.…[详细]
谭寿林故居位于港南区桥圩镇震华村谭岭屯,始建于清朝乾隆晚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比较典型的砖瓦结构大合院。由于年久失修,大合院内的谭寿林故居破烂不堪。2011年1月,当地村民自筹资金13.44万元,按故居原规格和规模进行部分修复,于同年10月竣工。谭寿林,1896年出生于贵县桥圩镇震华村谭岭屯。1921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详细]
苏中公学纪念园位于宝应县曹甸镇金吾庄。1944年2月, 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决定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为基础,成立苏中公学。1944年4月,苏中公学在《苏中报》上刊登了招生消息。招生简章上明确:为培养抗战建国人才,招收初高中毕业的有志青年入学。学校设有政治、文化、军事、财政、民主等专业,学制半年。军事系只要求初中毕业,其它系需要高中毕业。这条消息使大批的热血青…[详细]
冯仲云故居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余巷村薛家前 16号,为我国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冯仲云出生地。冯仲云故居建造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左右,原有房屋三进,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第一进平房,六楹三间,正中明间檐下为石库门,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第二进原为三间平房,现已改建为水泥混制楼房;第三进原为三间楼房,现改建为平房,屋后有一园,曾栽种花木,其东侧另有两间平房(原为厨房和猪舍)。整个故居建筑面积约为…[详细]
苏庄镇境内的姜家祠构造宏丽,雕刻精美,一九八三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书川姜族原有两祠,清道光年间,为杜息一宗派系纠纷,将枫领头“高阳堂”拆并,合为一祠“庆善堂”,即现今姜家祠堂。民国十年,前堂重建,占地二千多平方米,由先贤姜有喜、姜忠林执事,任劳任怨,三年告竣。雕漆精细,壮丽倍增。高悬中堂正上方的“庆善堂”一匾,每字足有一米见方,两旁平列十五块大匾巨额,题有旌表先祖功德的颂词:“佐周封齐”…[详细]
大成一厂老厂房位于大成一厂旧址的东端,刘国钧办公楼的北面,为单层工业厂房,坐东朝西,内框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用青砖砌筑,青砖留有模印阳文“★甸”等字样,房顶盖灰瓦。大成一厂的前身是刘国钧等人在1916年集资创办的大纶机器纺布厂。1916 年3 月,刘国钧与蒋盘发等人集资9 万元创办了大纶机器织布厂,新建工厂发展顺利,并于1919 年10 月重募资金,收购土地60 余亩,兴建了现大成一厂旧址的厂…[详细]
太湖寺,也叫太湖禅寺,位于含山县南部的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是安徽省重点寺庙之一,因太湖山地名而得名。经过历代修缮,太湖寺已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一个寺庙建筑群。从山门到顶峰的天台呈一轴线,沿轴线分布天王殿、大雄宝殿、二圣殿、龙王殿和天台。太湖山北面,有一接引庵,筑于山腰上,环境十分恬静。太湖寺于宋元丰二年(1709年),由高僧无用禅师创建。《高僧传》载:开山时无用禅师一人日夜开辟,日久感天灯下照。无…[详细]
淄川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1962年由城北迁至现址。该园总占地面积128亩,园内安葬着937位烈士忠骨,镌刻着2258位革命烈士英名,其中淄川籍1479名,外籍779名。园内由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散葬烈士集中墓园、浮雕墙、英魂柱、马立训铜像和广场组成。1990年被批准为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被淄博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命名为淄博市“…[详细]
遵化市地北头村是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洪麟阁的家乡,也是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时他率部起义的基地。地北头村位于遵化市境南端,距县城30公里,是满、汉两族共同居住的村落。1902年洪麟阁诞生在村东一所三开间、三进深的普通宅院里。1985年9月,地北头镇党委政府投资50万元对洪麟阁故居进行修缮,于门外右侧树牌坊一面,上 书-“冀东抗联副司令员洪麟阁烈士故居。一九三八年抗日大暴-动-地北头起义地址”,…[详细]
云峰古驿道位于会泽县娜姑镇云峰村委会汛上村至大闸村之间的缓坡上。古道全长6700米。驿道现保存基本完好的一段为云峰村委会汛上村至大闸村之间的2800米。此段驿道呈东西走向,经过汛上村、狮子沟、二道沟、三道沟、大闸村。驿道路面大多用不规则的红砂石铺成,少部分由不规则的青石铺砌,道面宽约2米,坡道及转弯处,均铺砌成石台阶,弯道处最宽约3米。现保存最为完整的为二道沟和三道沟2处约200米。道路由于使用时…[详细]
朱陛牌坊位于鄞州区集仕港四明山村,2002年10月13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牌坊建于明末崇祯年间,为朱陛墓前牌坊。朱陛,字伯升,号圆峤。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安福知县,丁艰起补休宁。牌坊建在四明山村庙夹岙朱家山麓,坐西朝东,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通面阔为6.5米,其中明间面阔2.87米、次间面阔1.59米。明间柱高5.72米,分为上下二节,下节高3.78米、上节顶端雕连体柱狮高1.9…[详细]
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外坑村塘后小组。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提出“造成泉属、莆田的赤色区域”的斗争任务,对莆田地区的革命斗争寄予厚望。6月,福建省委派军事干部黄琬到莆田开展工作,创建红军队伍。同年10月,中共福建省委派邓子恢到莆田,在澳柄建立中共莆属特委,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由于澳柄乡地处交通要道,当地-势力基础雄厚,使斗争屡次受挫。中共莆属特委决定把土地革命…[详细]
1941年4月,日本侵略者连陷绍兴、镇海、宁波、慈溪、余姚等地,并开始向乡村扫荡,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为粉碎日寇“扫荡”计划,建立三北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分批挺进三北敌后。5月10日,中共浦东工委派姜文光、朱人侠率领“淞沪五支队”一个班和受浦东工委暗中控制的汪伪五十团一个排共50多人组成先遣队,在姚北相公殿登陆。6月16日,中共浦东工委委员、军事部长、“淞…[详细]
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位于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内。纪念碑于1984年建立,碑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纪念碑为花岗石体,南面刻碑文,顶为红旗造型,东面和西面上部有红旗、五星造型。高约25米,花岗岩石基座。纪念墙为花岗岩石主体,高3米,长10米。中间嵌8块长50厘米宽80厘米的青禄石浮雕。纪念墙于2009年建立,以文字说明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1934年8月14日红军解放罗源城的历史…[详细]
道台府(将军楼)位于常州市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东首,原县学街5-5(原13-1)号。2008年2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道台府最初为清顺治、康熙年间副都御使徐元珙宅邸。道光年间徐氏后裔为道台,并建造府第,故称道台府。后房屋易主,清末被售与清光绪浙江兵备道恽祖贻,民国年间其孙恽公樾(安庆知府恽毓龄之子)又将其售与蒋超雄。蒋曾任国民党浙江省军管区副司令兼浙东师管区司令,中将军衔,故…[详细]
龙海山古驿道由峰合村古道、泉丰古道、龙凤寺古道 3段组成。 峰合村古道,位于陆良县板桥镇白塔村东侧 800米陡石坎山上。古道依山势而筑,呈东西走向,东起陡石坎山脚,西抵陡石坎山顶。全长 1400米、道宽1.45~2.4米不等,石灰石块铺筑。由于长期商旅、马帮往返行走,古道石铺路面踩踏较为光滑,并遗留1~4厘米深浅不一的马蹄印迹。泉丰古道,位于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截坡山和老尖山之间,距泉丰村10千米。…[详细]
据《慈溪县志》记载,初唐名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系慈溪鸣鹤人。其故宅位于鸣鹤解家自然村村北的定水寺,距越国公袁韶墓约350米,东临里杜湖,西依青龙山,北邻白虎山,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贞观年间,虞世南为官长安,逝后诏陪葬昭陵,子孙皆迁居长安,故宅遂改为寺院,定名为清泉寺,寺中原藏有世南遗像、唐代人誊写的《大藏经》及颜真卿提笔的碑石等物。岁久寺坏,宋嘉熙年间由袁韶出资修缮。据传,寺前有…[详细]
万寿宫,座落在凤凰古城东沱水之滨的沙湾。明末清初,江西大批士民为躲避战乱,移居湖南。至乾隆年间,定居凤凰的江西客民已在厅城外沙湾形成“江西街”。他们多从事商业贸易,为祈求平安发财,在住地公建了一座“水府庙”,供奉着许真君(旌阳公许逊)。乾隆二十年(1755),发了财的江西人集资扩建成恢宏壮丽的殿宇群,并改称万寿宫,亦称江西会馆。咸丰四年(1854),又在其东端临江建“遐昌阁”,又名“杨泗阁”。万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