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所城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境内,明御倭苦战地石塘山和伏龙山之间。据慈溪、镇海二县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以定海县龙头场石塘团之址筑城凿池,建北门。永乐十六年都指挥谷祥将城增高八尺,再建东南西三门,上冠以楼,外罗月城,浚子池于城之外。城周围三里一十七步,高二丈五尺,宽二丈,环置敌楼警铺各二十,雉堞八百五十六,东南西三门之外构吊桥。城中建有所署、城隍庙、旗朵庙等,设正千户、副千户、镇抚、百户官员…[详细]
梁赞故居在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东便村。梁赞原名梁德荣,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佛山正堂街家中。是建于清代的传统广府式院落,故居分“拜师堂”、“传承堂”、“荣生堂”以及梁赞曾经居住过的寑室等,占地面积105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墙七顺一丁错缝垒砌。工艺有木雕、灰塑、彩绘等。整座建筑基本完好。梁赞幼年和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座古式平房度过。古劳水乡的恬静柔和,塑造了他温文尔雅、洒脱悠闲的性格…[详细]
三层炮楼是1967年顺河镇革命委员会建,属“文革-”产物,位于徐州市丰县顺河镇六六福食品有限公司院内。顺河村位于丰县西北,为黄泛冲击平原,东有复新河,西临四联河,南靠罗河,北有苏北堤河。系平原坡地,东北低,西南高。西南部为青沙地,东北部为粘土地,西北部为盐碱地。水陆交通发达,河渠纵横,水资源丰富。顺河村北侧有西营子河,东部为大片农田,土壤肥沃,五谷丰登。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蒜等农作物。六六福食品…[详细]
1924年初,沈毅受党的指派到泰兴传播革命真理,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初秋原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在泰兴刁家网(刁氏宗祠)成立,次年底改建为泰兴县特别支部。1928年初,“特支”改建为泰兴县委,沈毅任县委书记。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在江北特委传达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沈毅领导农民武装举行“五一”如泰农民暴-动-,后因敌强我弱而失败,沈毅被悬赏缉拿,最终被逮捕而英勇就义。在1924-1928…[详细]
当我们走进黄桥何氏宗祠的展厅,正墙之上挂着百年何家先祖们的画像,这其中有一个身穿红色朝服的名叫何棐,作为晚辈他的画像竟与黄桥何氏第一代世祖孔庭公画像并肩,这何棐究竟是何许人?弘治壬戌年,也就是何棐中举的第二年,他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中获得第十名,殿试为三甲九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原议留京任兵科给练,因有人从中梗阻,改派为福建浦城县令。何棐到任后,以自己的廉洁建立威信,以自己的机敏稽查弊端,并时常深…[详细]
澄海丹砂古寺 位于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村虎丘山西侧。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被倭寇焚毁。天启四年(1624年)僧真闻重建。崇祯年间乡宗伯黄锦,御史陈朗弼重修,后又毁。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僧得源募建,改观音殿为藏经阁。至清康熙初迁海又毁。康熙十九年(1680年)邑绅杨钟岳帅僧如广募修,二十三年由知县王岱题匾额。古寺山门内设元帝楼,二十三年邑诸生郑等重建,移神像于藏经阁,改祀文昌。乾…[详细]
府前街天后宫府前街天后宫位于罗源县凤山镇东门居委会府前街,宫原建在罗源南陈桥头阜俗宫东北。乾隆五年(1740),邑苏商将其移建于此,乾隆三十五年(1770)复建“梳妆楼”,乾隆五十八年(1793)再次重修。天后宫总面阔23米,进深72.5米,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依次由宫门、戏台、两庑、大堂、后殿及其上的梳妆楼组成。宫土木结构,硬山顶,主座面宽四柱三间16.5米,进深…[详细]
岳飞衣冠冢及岳霖墓,在宜兴市周铁镇彭干村庵前自然村。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身佃农,南宋抗金名将。建炎间任清远军节度使,任内力主抗金,屡立战功。南宋绍兴十二年以“莫须有”罪名冤死狱中。绍兴三十二年平反,追谥“武穆”,宁宗时被追封为鄂王。据史料记载,宋建炎年间,岳飞曾多次驻军宜兴,抗击金兵,剿平湖盗,深受地方…[详细]
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白子村一带(原六甲),与追敌孙渡纵队展开激战,歼敌400多人,赢得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的宝贵时间,史称“六甲之战”。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同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等同志的率领下,坚决执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实行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自湖南桑植出发,突破敌人的-,转战湘黔边境,徊旋乌蒙山中,甩开…[详细]
大涵山桥位于鄞州区东吴镇生姜村,2005年4月5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涵山桥位于鄞州区生姜漕村之间,横跨于东吴河、小白河、大涵山港与后塘河交汇点上,桥与大涵山相连,故以山名桥。 此处河道纵横,河面宽达50米,深2.5米以上,为东乡河道最深之处,久旱不涸,水流清甘。大涵山桥就建在这五港交汇之处,山、水与桥相映,人行其间,有世外桃源之感。桥的近旁有史家湾村,山幽林茂,是一个精僻之地。南宋初,…[详细]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村湖口湖西山北坡,始建于1958年1月,1966至1982年间进行了3次改建,1985年慈溪县人民政府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总占地面积约5,300平方米,是慈溪目前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 陵园由大门、广场、纪念碑、烈士墓群等组成。大门主体高4.6米,通宽8米,用青石砌筑,顶部用琉璃瓦覆盖,呈廊檐式,额书“革命烈士陵园”六个大字,右侧门柱刻“为有牺…[详细]
据《光绪·余姚县志·典祀》记载,龙泉寺,东晋咸康二年(336)建,唐会昌二年(842)废,大中五年(851)重建,南宋建炎年间被毁。宋高宗因躲避金兵追踪,途经余姚,登龙泉山,赐金重建龙泉寺。元至元十三年(1276)又毁,元贞元年(1295)重建。当时的龙泉寺规模较大,有弥陀阁、千佛阁、蟠龙阁、罗汉院、上方寺、中天院、东禅院、镇国院、唤仙亭、更好亭、龙泉亭等。自山麓至绝顶殿阁俨然,背山面水,为一邑佳…[详细]
慈边陈氏宗祠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平山镇慈边村中简介:慈边陈氏宗祠,位于平山镇慈边村,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宽20.6米,深33.6米,面积692平方米。主建筑二进三开间,右边建廊庑、阁楼,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盖面,前座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钟钮纹垂脊饰,山墙内壁有光绪石碑9通,围墙入门左侧有民国示禁石碑1通…[详细]
中团谢氏民居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镇隆镇富藏村中团屯51、52、53号简介:中团屯谢氏民居,位于镇隆镇富藏村中团屯,是谢雄于同治年间建造。民居坐东向西,平面呈长方形,后抹两角,面宽40米,深30米,面积1200平方米。整座建筑砖石木结构,小青瓦盖屋面,主建筑二进三开间,两廊前置,中有天井,前有灰塑花鸟照壁,两廊硬山顶,镬耳封火墙,左廊为出入大门,右廊为过道,前座硬山顶,船形脊饰,垂…[详细]
蔚斗小学旧址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直街45号,1990年被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蔚斗小学由唐爱陆创建于1927年,后成为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启蒙小学,素有矗立蛟门的“红色堡垒”之誉。该小学1931年迁校后,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特别重视爱国主义与革命理想教育。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蔚斗小学教师在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周鸣宇、阎季平、吴…[详细]
龙雾桥遗址为大致为宋辽金至明遗址,位于地处丰县凤城镇史套楼东南,北环路南,复新河东岸。龙雾桥位于河滩上,此邻北环路,西邻复新河,交通方便。境内地势平坦,稍显南高北低,起伏不大,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镇交通比较发达,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水陆交通亦很方便,内河航道主要有复新河,与微山湖相通。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但时空分布不均,四季分明,气候…[详细]
周勃、周亚夫墓为明、清所建,实为周勃、周亚夫的衣冠冢,位于徐州市丰县凤城镇黄楼村东南。境内地势平坦,稍显南高北低,起伏不大,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镇交通比较发达,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水陆交通亦很方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周勃(?—前169年),祖籍卷县人,即今河南原阳县(旧原武县)人,后迁居于丰邑城东落户,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明、清…[详细]
张公祠,在张渚镇西街(工农街68号),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公祠原为宋张完宅第,后改为张公祠堂。张大年(?)名完,字安国,张渚北门人。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朝奉大夫、湖北黄州通判等职。南宋建炎年间,抗金名将岳飞曾多次驻兵宜兴。建炎四年(1130)岳飞驻常州,应宜兴县令钱湛之邀引兵宜兴平巨盗郭吉,馆张大年家,有《过张溪赠张完》绝句: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详细]
龙兴寺位于安康城汉江北岸龙王山上,据清咸丰八年六月所立《阅查龙兴寺地界碑》记载:“龙兴寺,创自明天顺元年(1457年),天圣寺僧人洪湛结茅庵募化所建”。故又有天圣寺下院之说。明成化间,毁于农民军刘千斤,石和尚之乱。嘉靖间,里人冠刚、鲍礼施山林重建。于是始成郡中名山。清康熙《兴安州志·山川志》云:“东北三十里曰龙王山”山上有寺名隆兴(龙兴),是为一郡名胜。嘉庆二年,白莲教农民军在汉南活动,当地居民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