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游足迹之2023冬日(华中环游) |
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二广高速从风小浪底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景区边…[详细]
平顶山博物馆,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平安广场西侧,依地势而立、交通便利;望烟波而居、景色宜人,是我市投资最多、建筑面积最大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也是平顶山市历史上的第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约54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是观众领略深厚文化底蕴、触及悠久历史脉络、感受城市辉煌建设成就、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人文殿堂。平顶山博物馆下设办公室、安全保卫部、宣教部、陈展部、保管部、考古部、学术研究部、保护修复…[详细]
老家莫沟景区位于河南焦作市孟州西虢镇,这里湖水碧波荡漾,绿树青草环绕,感知民俗文化魅力、体验别样假日风情。老家莫沟关键词:青砖灰瓦片、窑洞小院、田园风光、玻璃天桥。徜徉在一步一景的莫沟村里,原生态透着乡土气息的建筑、快被遗忘的特色小吃,让游客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感悟。窑洞民居错落,四时景色各异,现已成为乡村休闲观光的热点之一。在这里可以领略田园风光、找回老家记忆、触摸耕读文化。莫沟村三面环…[详细]
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位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基座南面一券门上方有青石题额一方,-“中天一柱”四个大字,为怀庆知府张甑题。第一层塔身四面设门,门两边施隐窗,在普柏枋以上设…[详细]
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详细]
幸福湖公园建成于2013年,原名双河(幸福河、勒马河)公园。位于城区东南部,南临玉祥路,北倚幸福河,东至海华路,西邻滨河路,占地面积55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350亩,绿化面积150亩,道路及硬化面积50亩。公园东西修建胜景、竹韵两个入口广场,开挖湖面350亩,平均水深1米,修建6米宽沥青环湖健康步道,沿湖建休闲厅廊、亲水平台、草坪入水等景观设施和园林绿化项目,湖内建设心形岛一座,岛上老年活动中心、…[详细]
许衡墓位于焦作市中站区新李封村南1千米处,建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墓现存墓冢、享堂、墓园等建筑。原茔域占地近20万平方米。墓冢呈圆形,坐北朝南。封土直径16米,高约7米,周边青石砌筑。墓前竖立“元儒许文正公墓”古碑一通,此碑下深埋元代《茔域之图》碑,上建仿古碑楼。墓碑之南为神道,两侧有石人四尊、石马一对、石虎一个、石羊一对。石人文东武西,手持笏板和兵器,系元代遗物。此外,尚存元代“许衡…[详细]
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位于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总干渠入城拐角处,于2018年11月开工建设。2021年7月1,在焦作市隆重举行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试开馆仪式,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三家国家方志分馆、焦作市首批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集收藏、展示、编撰、研究、开发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于一体,具有浓郁南水北调特色的国家级专业展馆。在这里可探索、可体验、可学习、…[详细]
龙源湖公园位于山阳区,2006年9月完成建设。是一个文化品位高雅、水景变化丰富、全开放性的大型街心花园。建设了大型城市主题雕塑“夸父逐日”,公园设有东南西北5个出入口,3个大型广场,4个生态停车场,园内主环路总长3.7公里。成了焦作新的标志性景观区域和城市未来中央公园,成为焦作市新的景观亮点。龙源湖乐园位于焦作市塔南路和丰收路交汇处东南侧,总面积1700亩,其中水域面积700亩,主要由门区、动区、…[详细]
石佛寺,位于焦作市待王街道办事处白庄村,始建于后汉天福年间(公元948年),距今1000多年历史。石佛寺,始建于后汉天福十三年(公元948年),后经金大定三年,明正德八年等几次大规模的修葺,其名声大震,成为古山阳方圆百里的名兰宝刹。据史料碑文记载,石佛寺“南邻黄津一带,北依太行三峰,西侧泉水附院,东有隆山嵯峨”,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佛道因缘。石佛寺,2004年被少林寺接受为下院,原国家佛教协…[详细]
圆融无碍禅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始建于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为“民间东传佛教第一僧”的西晋、后赵僧人佛图澄国师(二三一~三五一)所创建的八百九十三座寺庙之一,为十一进计十九殿、两塔院、七堂、二院落、一馆及十七处泉,在建“圆融国际禅修中心”及“五百罗汉洞”,为韩国圆融宗祖庭。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焦作市佛教协会驻地。是“圆融寺文化旅游园区”核心部分。圆融无碍禅寺(以下…[详细]
妙乐寺塔位于武陟县西8公里张北村北。寺已早废,唯塔独存。该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次年工毕。塔身呈方形,高30余米,为13层迭涩式砖砌建筑,具有唐代砖塔的建筑特征。塔身南壁2-13层各一龛,内置铜佛,其余壁面,间或辟设佛龛,亦置铜佛。诸层檐的翼角下,有木质角梁,梁头悬铁风铃,清脆悦耳之声,数里可闻。塔顶铁刹,由相轮、宝盖、仰月和宝珠组成,四隅各置一蹲铁狮,分别系一铁链牵拉铁刹。塔心室…[详细]
琉璃阁遗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文昌大道南侧,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商周至汉代的古遗址。琉璃阁遗址因其西北隅的地标性建筑琉璃阁而得名。遗址以琉璃阁为基准,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文化内涵包括聚落遗址和墓葬两大类,时代先后经历先商、早商、晚商、春秋、战国及汉代等6个时期,时空跨越达1600多年。地下遗存包括殷代墓葬、遗址、墙垣,东周墓葬、车马坑、汉代及以后的墓葬。琉璃阁遗址出土大量的青铜礼乐器、…[详细]
大觉寺,位于延津县城北街,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24-755)。明洪武年间置僧令司,宣统六年(1426)僧定元重修。大门三楹,二门三楹。正殿为大雄殿,三间,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大雄宝殿前右侧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字子昂)亲书《长明灯记》石刻一副。正殿两厢房左为伽蓝殿,右为地藏殿,正殿后为水陆殿(万历年间改为大土阁),三殿各三间。现仅存大殿。大觉寺门口,高耸着一座六角七层的古塔,这就是万寿塔。据延津县志记…[详细]
武王庙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嘉县城东三公里。因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前八百诸侯于此设坛誓师而得名。现存山门、二门、拜殿、武王大殿、东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诸侯饮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历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宫、钟鼓楼、太公校阅台、夷齐叩马处、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遗迹。…[详细]
陈桥驿风景名胜区地处封丘县的东南部,在黄河北岸,与七朝古都开封隔河想望。景区东西长18。9公里,南北宽16.7公里,总面积172。1平方公里。公元960年春,在赵匡胤等人的指使下,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长官派人谎报军情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很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的宰相范质和王溥等人,不辨真伪,就急急忙忙地派赵匡胤带领全国的精锐军队前往抵抗。赵匡胤率领大军走到…[详细]
繁塔位于开封城东南三里许。繁塔,原名兴慈塔,又名天清寺塔。塔所在地,原为自然形成的高台,因附近多居繁姓,故名繁台。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曾一度改名讲武台,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建寺于繁台上,因在世宗柴荣的生日建成,柴荣生日为天清节,故显德四年(957年)赐寺名天清寺。作为世宗的功德院。当时,其殿堂壮丽,与相国寺、开宝寺齐名,为东京名刹之一。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重修,元末兵毁。明洪武十…[详细]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历史上曾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湖北的汉口同为我国的四大商埠重镇。朱仙镇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木版年画和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明清年间,朱仙镇达到繁盛顶峰,位居华北水陆交通联运码头之首,聚集人口20余万,商贾云集,盛世空前,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首。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把朱仙镇这一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