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双塔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中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因为与桂海碑林中的宋代雕刻日月神菩萨隔河相对,又因为双塔高耸入云,直指日月,故名日塔、月塔。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双塔则是新桂林的标识。日塔、月塔与象山上的普贤塔、塔山上的寿佛塔,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有“四塔同美”之说。地处桂林市中心区,坐落在桂林城的中轴线上,与“象山水月”相邻。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双塔则是新桂林的标识。日塔、月塔与象山上的普贤塔、塔山…[详细]
净域寺位于临西县仓上新村东约800米处,俗名月洼寺。她是临清古县的一处重要建筑,是著名的佛家圣地,是具有很多传奇故事的神秘殿堂,是被人们所尊崇的明、清临清河西八大寺之首。净域寺,现遗址高出地平面近2米。遗址长、宽各127米,遗址面积1.6万平方米。现由五台山高僧率一行僧众到此驻足、投资,月洼古寺。…[详细]
梅妃故里位于木兰溪下游宁海桥畔的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梅妃原名江采苹,唐玄宗时,作为秀女被选入宫,后封妃。因酷爱梅花,在居住的地方遍植梅树,且建有一亭,取名“梅花亭”,称为“梅妃”。每当梅花盛开,她便成天赏梅作赋。玄宗就戏称她为“梅精”。真是“梅精千载有香魂”。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深深地怀念着她,称之为“祖姑皇妃”。在江东村里,有座建于北宋年间,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这就是供奉梅妃的…[详细]
罗汉寺,始建于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此时正是玄奘圆寂后,佛都法相宗大行,邑人马道一(即马祖,什邡两路口人)在这里出家修行。该寺毁于元末(1368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邑人曹楷植柏三千株;举人徐应聘捐修大悲阁,铸马祖铜像建马祖殿,明末(1644年),复毁于兵火。到清朝,经禅师暖、月容、礼汀等主持再建,几经修缮、完备如今。寺前照壁有“西川佛都”四个大字。寺门高大庄严,金碧辉煌。…[详细]
位于旧上海法租界蒲石路中段,今长乐路680号,是一幢美轮美奂、体量较大的花园住宅。解放后,主人把长乐路住宅捐献给了国家,一直为上海邮电职工医院一部分,现已改为中日合资上海厚诚口腔医院。这是一幢仿古典式花园洋房,或者说是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是世人怀着对古希腊罗马建筑风范的钟爱,摆脱了一味拟古的教条主义束缚,崇尚功能、自然与真实而出现的一种新建筑。潘明训住宅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屋高3层,…[详细]
台中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原建有孔子庙,格局与彰化孔子庙相近,但在日治初年被充作军营,不久即被折毁。据史料所载,当时台中孔子庙工程共费白银三万两,若与同期台中城内之考棚二万八千两,衙署二万两,城隍庙八千两之花费相较,可知当时孔子庙花费之昂贵。今所见台中市孔子庙乃由台中市议会所倡建,市政府筹画,于民国六十一年(1972年)九月组设兴建委员会,委由台湾省公共工程司规划设计,于民国六十三年(197…[详细]
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禅位于李渊,隋亡。李渊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年号武德。建国之初,李渊、李世民父子,吸取隋朝--的教训,改除隋朝弊政,网罗人材,吸收普通地主中的人物参政,完善封建国家体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颁布新的均田令等等,使国家重新统一,社会渐趋稳定,典章制度初具规模。后经高宗、武则天、玄宗的继续治理,国势日强,疆域辽阔,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灿烂,将中国封建…[详细]
外星人遗址在距德令哈西南边100公里处,在当地非常有名。遗址位于托素湖东边的白公山上,一个岩洞的周围。岩洞外散落着一些铁管、铁片似的东西,岩洞里有直径大小不一的铁管穿入山体,与岩石紧密吻合,就像将管子直接插入岩石一样,管子呈铁锈的褐红色。在岩洞外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头都站立着,有些甚至立在旁边的湖中。当地有关机构把一些管片送到有色金属集团做测试,化验结果显示氧化铁的成份占30%以上,而且二氧…[详细]
古遗址大营子遗址:位于义隆永乡大营子村西1.5公里的西梁。分布面积3000平方米,地表采集的石器有石锄、石斧、夹砂褐陶残片,纹饰以压印“之”字纹为主,属兴隆洼文化类型。柳树底遗址:位于义隆永乡大柳树底村南偏东40°处,遗址为西北东南走向,西从大柳树底村东到谢家营子村东南。地表遗留了大量三足器和口沿、腹壁、石斧等,属于红山文化类型。满得图遗址:遗址位于治安镇满得图村已经干涸的池沼边缘,沙丘地带的底部…[详细]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始建于1949年4月4日,当时占地17亩。园内安葬着我军在宜瓦战役中牺牲的包括714团团长任世鸿、参谋长武治安在内的5287名烈士的遗骨。一直是黄龙县重要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精心重点保护,经过多次大的整修,现在的面貌与建园初期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1年4月,0黄龙县委、黄龙县人民政府为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首次对陵园进行…[详细]
梁园一景三陵台,它座落在商丘古城西北九公里处。因西周宋国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三公王陵三峰并峙,故名“三陵台”。最东面的宋戴公陵就是戴笠的祖先。西汉初,梁孝王刘武曾在台上建离宫,至今尚有离宫瓦片遗存。明朝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宋死后四年,蒙皇恩迁葬于三陵台前。三陵台占地770余亩,神道两侧白杨、古柏参天,碑楼林立,庄严而肃穆;陵前有宋氏宗祠,谕祭谕葬碑、牌坊等,还有石人、石马、石羊等栩栩如生的石像生,简…[详细]
蔡文姬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蓝田县蔡王村,是依蔡文姬的墓冢而建立的。一九五七年八月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有《蔡文姬生平展》详细介绍了蔡文姬的生平事迹和东汉末年社会的风土人情。还有《蓝田文物精品展》及现代著名书法家书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蓝田蔡文姬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庄村西北约100米处。蔡文姬,名琰,东汉末年女诗人。博学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战乱没…[详细]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寺名来源于佛经上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现今龙华寺的殿宇大部分属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建筑,并保持了宋代伽蓝七堂制的格式,依次为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经楼。天王殿侧钟楼高3层,悬有清光绪20年铸造的青龙铜钟,高约2米,直径达1.3米,重5吨余,“龙华晚钟”也是昔日的“沪上八景”之一。藏经楼上收藏着各种版本的…[详细]
《恤忠祠记》碑及恤忠祠和邓子龙军事遗址1、《恤忠祠记》碑:撰刻于明万历十五年冬十月。全文共2346字,主要记述了邓子龙在滇西抗缅平叛,驻戍经营老姚关的史实以及平定右甸(今昌宁)地方民族械斗之概况。该碑为邓子龙之随军参事、奉议大夫、云南按察司分巡金仓佥事李士达所撰;金腾兵备云南按察使南昌春宇姜忻书;云南按察司分巡金仓副使余姚云屏胡维新篆额。内容翔实可信。该《记》对于研究我国明代西南土宇疆界及中缅关系…[详细]
甘珠尔庙甘珠尔庙又称寿宁寺,是呼伦贝尔最大的喇嘛庙,在全区数千座寺庙中排列第十六位,曾以收藏甘珠尔经享誉国内外。目前甘珠尔庙开发区软硬件已初具规模,旅游人数逐步增多,预计每年可接待10万人次以上。甘珠尔庙位于阿木古郎镇西北20公里处,距海拉尔186公里,距阿尔山市210公里,距满洲里市200公里,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阔。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帝颁“准予”旨的批文并命由清室拔银建庙。乾隆三十八…[详细]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唐武德六年(623年),有“淮东首刹,江北名蓝”之称,为当时三十六名刹之一。1938年毁于战乱,1993年恢复建设。永宁禅寺历史上高僧辈出,雪松法师、茗山法师和盐城佛教奠基人乘愿法师都曾任该寺院住持,现任住持为仁风法师。景区现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念佛堂、藏经阁等设施。2011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点位置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宁路11号̴…[详细]
松潘古城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自古以来即为川、甘、青三省商贸集散地,有“川西北重镇”、“边陲重镇”、“战略要冲”之称。目前又是连接九寨沟、黄龙、大草原等重要景区的枢纽。古城素有“高原古城”之称,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松潘县示意图大唐松州古城即为松潘县城,是一座兴盛于唐朝的古城,因当年长满了参天的松柏而得名松州。现在县城的风貌依旧可见当年历史的痕迹:青色的城墙围绕着古城;城内…[详细]
定慧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齐河县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构筑最为壮丽的寺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香火兴旺,时称黄河以北第一名刹,与济南的灵岩寺称之为姊妹寺。据《齐河文史资料》志记载,明初,祖籍北平的吕智寿在齐河龙光寺出家为僧,明惠帝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起“靖难”兵南下,从北平攻至济南,围攻三个月不下,时任军事姚广孝(道衍禅师)驻在齐河龙光寺僧舍,发现该寺…[详细]
夷陵古战场位于今宜昌市猇亭区318国道旁。这里地势险要,江流湍急,临近长江西陵峡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为报孙吴袭荆州、杀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东征伐吴。第二年前锋进至夷陵,部队沿江分布达数百里,大本营屯驻长江北岸猇亭。孙吴大将陆逊在盛夏时节用火攻蜀军,“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带残兵狼狈逃至白帝城,不久后病死在那里。从此,夷陵之战作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而载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