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西南30公里夹津口镇卧龙村的卧龙峰上有千年古墓一座,是北魏京兆王元太兴的坟茔。这里处于嵩山主峰峻极峰的北侧,山峦奇秀,松柏掩映,云遮雾障。墓冢依山而筑,峻峭巍峨,高20米,占地2000平方米。京兆王,姓元名太兴。鲜卑族,系北魏皇族,积极响应孝文帝改革,由鲜卑姓拓跋改为汉姓元,袭父爵为京兆王。京兆王曾拜长安镇都大将军,后因“黩货”被削去官爵,不久又复爵。中年以后,京兆王改为镇夏州刺史,拜守卫尉所。京兆王历尽坎坷,宦海沉浮,看破红尘,晚年辞去官职,剃度出家于嵩阴,法名僧懿。从此,暮鼓晨钟,青灯黄卷,悉心修行。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京兆王因病圆寂,葬于现在的夹津口镇卧龙村。墓前山…[详细]
巩义杜甫墓即杜甫陵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西北约6公里康店村的邙岭上,地处黄土丘陵,东、北、西三面沟壑环绕。坐北面南,东西并列着3个土冢,西为杜甫墓,向东依次为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墓,人称“圣人三冢”。杜甫墓呈覆斗状,高8米,边长10米。杜甫墓前有3通碑刻,最东边1通小碑立于唐代,经过1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字迹已模糊不清,隐约可看到“杜工部墓”四个字。西面2通为清代所立,前边1通为乾隆四十年(1775年)知县陈龙章立石,由清代画家童钰书丹,碑中间大字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后边1通为康熙十九年(1680年)河南驿监杜漺立,中间楷书“杜少陵墓碑”,正文468字,记载了杜甫墓变迁史和“康水采…[详细]
玉仙圣母庙,又称老庙,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南30公里新中镇老庙村。建于唐,明、清屡有修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公顷,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中王庙、玉仙圣母殿,西有火神庙、龙王庙、白衣阁,东有安水殿、玉皇阁、王母行宫等。玉仙圣母殿,面阔3间,进深5米,硬山砖券无梁殿,黄绿琉璃瓦覆顶,脊上排列八仙庆寿,正中置琉璃宝塔。玉皇阁,面阔3间,进深2间,悬山砖石拱券结构。庙内有明、清重修碑刻数十通。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