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古城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公元948至1031年修筑,是金代遗址,对研究辽金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和社会发展历史沿革具有重要价值。前进古城城周长600米,墙基残宽10至12米,墙残高2至3米,沿墙设有瓮门1个,旁门2个,马面10个,角楼3个,出土军用铁甲片、铁镞等文物。前进古城址位于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辖区174、175林班之间,该城是辽圣宗时期(公元948-1031年)修筑的军…[详细]
赵邯郸故城座落于河北省邯郸市。赵邯郸故城是战国时赵国都城的所在地,邯郸城是战国时期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邯郸”之名最早见于《春秋•穀梁传》,城先属卫国,后属晋国,三家分晋后属赵国。自公元前386年赵王敬侯迁都于此,到赵国被秦灭亡,历经八世,共159年,著名的历史故事“完壁归赵”、“胡眼服射”、“邯郸学步”、“将相和”、“围魏救赵”等就是发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这个时期。1972年经过缜密的勘…[详细]
介绍:北齐朔州古城与元末明初朔州城,位于现朔州市朔城区,是山西省现存较早、残垣保存较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雁门关外内外长城之间,北连内蒙,南控雁门、偏关、宁武三关,有通达忻、代、原平诸县之道,古为边陲之要塞,既可应援大同,又能拒防全晋,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南犯取晋,多先围守朔州,而后入雁门,直取晋阳。西汉韩信于马邑叛汉降匈奴,大将周勃…[详细]
被辽宁省旅游局评为“四大辽金古建筑之一”的兀术城位于铁岭城区西35公里的调兵山风景区,距沈阳96公里,它西依绵绵燕山,东瞰浩瀚的辽北平原,是融入东北各民族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集散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金天会四年秋,金完颜宗弼(兀术)在此地调集军队,分三路兵马南下,一举灭亡了北宋,此地故称“调兵山”。南宋时期,担当金国兵…[详细]
小四平山城址位于鸡西市恒山区柳毛乡安丰村西1000米处的小四平山山顶。东距安丰村1000米,南与马鞍山相连,东、北侧为断崖,西侧为山地,遗址呈椭圆形,海拔357米,周长660米,面积10838平方米。城东部北部均为陡坡,在西南部及西部地势较缓处为石头堆筑的城墙,现存城墙的高度为1米,宽度约为0.5米-3米,长约121米,城内西部干涸的蓄水池遗址,城内东部、北部有地表坑70个。1977年城外曾出土有…[详细]
辽庆州城位于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查干木伦河北岸冲积平原上,是辽圣宗、兴宗、道宗三代皇陵的奉陵邑,北距庆云山辽庆陵30华里,庆州为辽极盛时期的重要城市。庆州城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平面呈回字形。外城南北长1700米,东西宽1550米,城墙夯筑。内城在外城中心,保存较好。南北长1150米,东西宽950米,城墙残高4—4.25米不等。每隔100—110米处有一楼橹(马面)建筑,东西南北墙各设一门,门宽20米…[详细]
原武城隍庙位于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原武镇东街村。年代为明。该城隍庙坐落在原武镇东街,坐北朝南,现存有前殿、中殿、拜殿、大殿。有明、清石刻20余通;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灰瓦屋顶;中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灰瓦顶;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硬山卷棚灰瓦顶;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砖墙单檐歇山顶,脊饰已经被改建,原貌难觅。重昂有五棌斗拱,明、次间平身科各二朵,梢间各一朵。斗拱全部用假昂,昂…[详细]
棉花村位于惜福镇以东,棉花村只是深山中的一个小山村,属于崂山北部山脉。沿着山路往里走,景色非常美丽,左边的书院水库在山坳中若隐若现,右边是山林景色,山上除了松树之外,更有许多不知名的绿树环绕。村子里只有一条路,穿过樱桃林和杏林,依山势曲折蜿蜒,街道边还有小溪歌唱奔流一路陪你前行。每年的四五月间,是樱桃花和杏花盛开的时节,登山远足之余还能一赏花色,满山遍野的白色花海,风吹瓣落,宛如一场花瓣雨,搭配山…[详细]
五彩城处在准噶尔盆地的东北部。准噶尔盆地是我们国家的第二大盆地,地形呈三角形,东西长约112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800公里,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00米至1000米不等。地势是东边高西边低,盆地的边缘是山麓绿州,盆地的中部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玛纳斯河、乌伦古河等内陆河都流入盆地形成湖泊。盆地里面牧场广阔,牛羊成群。山麓绿州盛产棉花和小麦,盆地南缘冲积扇平原土地辽…[详细]
燕赵长城:清康熙《大城县志·古迹》有“长城遗址在县西南广安镇,有土岗,相传为始皇所筑长城”。县志河堤篇中亦有“古堤自本境迷堤村接文安县境韩村,低昂断续五十里,或云‘长城堤’,或云‘护城堤’。査疑是赵武灵王所修,非秦之长城也”。其上述记载并不完全准确。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及相关文献佐证,上述两道长城(或长城堤)分别为燕国长城和赵国长城。燕长城,又称燕南长城。此长城是燕昭王于公元前284年从齐国争夺平…[详细]
召陵岗南北宽约五公里,东西长约六公里,最高处高于附近低洼村庄约二十米,其地理形貌为豫中东平原罕见。众所周知,雪乃冬天阴雨天天降之物,而召陵雪霁却是夏夜晴空降雪,故此奇名。相传东汉年间,一召陵人夏夜黎明之时外出解溲,忽见天上皓月当空却银花纷降,地上远近一片洁白,一场大雪正纷纷扬扬漫撒在召陵大地,且地上已积雪盈天,树上枝条白花朵朵,银鞭串串,不时还有几条家狗在雪中嬉戏追逐,时隐时现。此人惊奇,随近前用…[详细]
城隍庙,原在新昌县城西门内,今文化馆所在地。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城隍庙“在县西一百步”,是一座坐北朝南临街纵深三进的庙宇。1986年底因西街扩建迁至千佛岩。现在的城隍庙,硬山顶,南北轴线上有三进,即门廊戏台、正殿、后殿。城隍庙戏台:旧为酬神演戏之所,是明成化时的原物,江南已不多见,1963年已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清中期每年主持酬神演戏活动,三四十年代,女子越剧兴起。早期女子越剧演员筱丹桂、越瑞…[详细]
战国影视城河北保定易县有个战国影视城,很多大导演在这里曾先后拍摄过《荆柯刺秦王》、《三国志之见龙卸甲》、《墨攻》、《赤壁》等等,现在马楚成正在这里拍摄电影《花木兰》。易县影视城在易县麻屋庄村112国道旁边,易县战国影视城自1997年4月奠基至1998年完成了秦街、燕市、训练场、古作坊、侯爷府、外城墙等为主的一期工程建设,为电影《荆轲刺秦王》的拍摄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外景场地。由于战国城宏伟、古朴的建筑…[详细]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是由原北京市第一聋人学校和东城培智中心学校于2002年合并而成。现招生以东城区为主,兼收北京市和外省市学生。在这所特殊的校园里,生活着因智力残障导致各种能力低弱的智障学生,以及因听力残障严重影响语言学习和交往的听障学生。为了满足残障学生及其家庭对教育的高质量要求,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中心,以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为纵向延伸,随班就读、社区康复为横向延伸的“十”字型办学格局,…[详细]
泉州府城隍庙,祀韩琦为城隍神,座落于泉州市区模范巷与县后街交界处(今新村小学),俗称“大城隍”,以别于晋江县城隍庙(俗称“小城隍”)。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初名明烈王庙,原址在明代泉州卫西侧(今泉州六中附近)。明洪武三年(1370)改称城隍庙,洪武四年(1371)重建。明永乐、正统、正德年间相继修葺。嘉靖二十三年(1544),城隍庙迁建于资寿寺废址(即今所)。清乾隆年间(1736…[详细]
介 绍: 航天城座落在集美龙舟池南岸,面积1500平方米,规模之大仅次于北京航天博物院,为我国第二大航天城,内有序厅、知识模型厅、卫星发射演示厅、卫星测控厅及放像厅等五个厅。 序厅是观测航天的第一厅,厅的中央放置一个地球同步卫星模型,是用不锈钢球、两个圆形轨道、两颗卫星及转动机组成。其中一颗为东方红三号卫星,定点于与赤道平行的地球轨道上,与地球同步旋转,是一颗通信卫星,为我们的电视、广播等通信设施…[详细]
为提升建水古城旅游文化内容,弘扬百年米轨铁路辉煌,由建水县和昆明铁路局共同实施的建水至团山民居米轨旅游观光专列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开通试运营。 1915年5月1日,个碧石铁路开工。个碧石铁路也称个碧临屏铁路,是连接滇越铁路的重要路段,是中国最早的民营铁路之一,原为寸轨铁路,1970年经过改建后从寸轨转变成米轨,个碧石铁路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了。 一百年后,建水至团山的旅游小火车开通,百年梦想…[详细]
金城寨景区位于双桂旅游区内,距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双桂堂2公里,景区总面积约360亩,其中果园面积160亩,果树品种繁多,有柚、脐橙、柑橘等多种果树9000余株。该寨由金城寨、生态林场及金城寨东南侧谷地三部分组成。它是明军将领姚玉麟中军大营之地,明、清交替之际,这里是梁山县政治、军事的中心,双桂堂开建之前破山传法的道场。该寨山形奇特,植被茂密,山顶平坦,视野开阔。远远望去,一座状如石鼓的山峰拔地而…[详细]
看点: 自古以来,城隍庙都建在城里,可天下都城隍庙却建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一座大山——天紫岭上。此山独矗山头,威武壮观,庙前举起目,可望数百里之遥。 介 绍: 天下都城隍庙位于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一座大山——天紫岭上,坐北向南。为一座完整的单进四合院,坐北朝南。从山底到庙前108级砂石台阶,十分陡峻。院内自山门起,戏楼、献亭、正殿等建筑依次建在三层平台之上。山门、戏楼合为一体,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