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是平遥古城正门,大名“迎薰门”。熏,有暖热的意思,隐含迎来祥和美好,喜庆大吉。平遥城有古城门六道,东西各二。鸟瞰平遥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民间故有“龟城”之说。南门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过,从而引发了古代文人“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攸建,以此为用”的感慨。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之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龟城”寓意固着金汤,长治…[详细]
潮州古城现存的东城墙上的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楼,宫殿式三层歇山顶。可登城楼顶观韩江水、湘子桥。广济门城楼座落在湘子桥西端,是潮州城的主要标志。广济门城楼修缮按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设计,恢复明代石木结构,保留东门楼原有防守、防洪和观景的功能。建筑总高度为24.43米,比原城楼约高出2.4米。二楼的原水泥承重柱恢复为石柱,三、四楼仍用木柱,取消原水泥结构;梁架、门窗、栏杆、瓦脊等均恢复明代形式,拆…[详细]
进贤门城楼位于古榕城东隅(今市区新兴路口)。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正面朝东。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城楼建筑分三层,下层为瓮城门,中层为城楼,上层为琉璃亭阁,花窗活牖,飞檐翘角,朱栏雕栋,雅致堂皇。明清时为击柝施更场所,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声随风悠荡,驱散朝雾,迎来朝晖,声闻全城,自有一股韵昧,即古八景之“谯楼晓角”。景点位置广东揭阳榕城区进贤门大道…[详细]
龙尾关城楼在龙尾古城南端,背靠龙尾城,前临水流湍急的西洱河。土木砖石筑就的一座敌楼,楼下通关,书有“龙尾关”三个大字,楼上两层驻有重兵守关。楼檐口下悬“龙关锁钥”一块横匾。关下的西洱河上建有一座木桥,名“清风桥”。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逻凤建龙尾城后改建为石拱桥,称“黑龙桥”。龙尾城是南诏政权对南御敌的天堑,建城至今已1260余年,此城也与上关的“龙首城”同样是屯兵御敌重要关隘。因苍…[详细]
保德故城关帝庙时代:清地址:忻州市保德县西南8公里处故城村关帝庙坐北朝南,东西并列三个院落,东为奶奶殿,中为关帝殿,西为观音殿,各自独立开门,并设掖门相互连通。关帝庙始建年代不祥,现存建筑均为清代。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关帝殿,东西两侧自南向北分别为钟鼓楼、东西耳殿;东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观音殿,东西两侧自南向北分别为钟楼、西配殿;西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奶奶殿。关帝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详细]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北端,面临长安街。对面是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图案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详细]
南门城楼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南门街。它始建于原诸葛城旧址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由县官范山监修。城围五里三分,高1丈八尺,阔八尺,上覆楼二百二十间。明嘉靖二十二年重修。隆庆二年改名为“临江门”,清顺治十六年改临江门为临江楼,后倒塌。在嘉庆、道光年间曾两次进行全面维修,名国八年由知县吕佐文主持维修,并改名为“利济门”,嵌石碑于城楼拱门之上。南门城楼为双层建筑,系石构件和木构件组成,拔…[详细]
•凤凰古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站在城楼之上,可观赏沱江的秀姿和全城的美景。•城楼和周边的跳岩等,是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之一。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北面,俗称北门城楼,本名“壁辉”。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乃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以楼。到清朝,古城的军事地位日显重要,…[详细]
东门城楼是柳州市保存较好的古迹,位于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楼高17米,基座为方块料石,城是青砖砌制。城门上有两层谯楼,楼阁内的圆柱斗拱古朴大方;衔架屏板均有美丽的花饰雕刻。东门城楼常年对游客开放。登上城楼,可以看到柳江如带,群山倒立,令人心旷神怡。门票/开放时间10元地址:柳州市城中区曙光东路的文惠大桥北端类型:古迹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仅限外观…[详细]
嘉峪关城楼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7公里处,是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因城在嘉峪麓故名,自古为军事要地。整个关城建造坚固雄伟,气势磅礴,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高10米,垛墙高1.7米,东西城垣开门,城楼对称,三层五间式,周围有廊,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关城正中有一官井。西面城垣凸出,中间开门,门额刻“嘉峪关”三字。原有城楼,…[详细]
从北门可以登上城墙,在城墙上可以古城墙敦厚的身姿,纵览城墙外绿柳飘烟,游乐园里游人嬉戏,供人骑行的骆驼静静的等着生意上门。俯视城内则是一片青砖灰瓦的民居,整齐的排列着,烘托出宁静的生活。在城墙是可以从北门一直走到西门。一路上可以把古城墙的建筑欣赏够。城楼,敌楼,瞭望塔,过去的防御设施在今天成为游人欣赏古代建筑的景点。•在城墙是可以从北门一直走到西门,途中可以把古城墙的建筑欣赏够。地址:…[详细]
东门城楼位于城东,紧靠沱江,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东门城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门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上部城楼则用古砖砌筑。城门宽3.5米,高4米,呈半圆拱,两扇城门都用铁皮包裹,用圆头铁钉密钉,牢实坚固。城墙修筑全部用红砂条石,精工细钻,规格一致,城墙厚0.8米,下部内外两侧用条石加石灰浆砌成,中间填以碎石粘土,层层夯实;顶部的中间填充物改为石灰、鹅卵石、黄土拌…[详细]
曲阜明故城城楼,位于曲阜市明故城南门、北门之上,是明故城南门、北门的城门楼。南门为仰圣门(后改为万仞宫墙),其城门楼始建于名正德八年(1513年),近深3间,面阔5间,四周有廊,重檐歇山顶,灰瓦、筒瓦覆顶,施清式旋子彩绘。本门名为延恩门,1947年改嵌“仰圣门”额,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近深3间,面阔5间,四周有廊,重檐歇山顶,灰瓦、筒瓦覆顶,施清式旋子彩绘。南北城门的翁城均始建…[详细]
南雄 南门城楼 位于南雄市雄州镇中山街。城墙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经历代重修,在麻石砌基上有规格不一的青砖砌墙。城楼通高14.5米、进深17.35米,南面宽18.7米、北面宽20.2米,西侧置1米宽石质阶梯,可登临。城门高3.9米、宽4米,外两侧置碉楼,各宽4米、通高9.5米。平面为“凹”字形。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城门上建南薰楼阁,重檐布瓦悬山顶,楼面宽五间17.85米、进深17…[详细]
位于河曲县北城墙下的北元村中。城楼单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20米,高12米,为砖石结构。楼门前有一约高三米的大月台,楼内结构为九窑十八洞。楼顶长18米,宽约17米,四周均有垛口和了望孔。楼顶原有寺庙一座,其大部已拆,现存照壁一通,其正面雕一大“佛”字,背面雕一大“镜”字。并留有“乾隆丙戌岁”等款式。护城楼为晋西北唯一留存之精华,其造型之朴实,结构之严谨,艺术之精湛,确系古代砖石建筑…[详细]
都江堰市区西,城门雄伟,城堞从江边沿山脊直上,这就是古城遗迹西门城楼和古城墙。前人“压堞山光绕半城”的诗句,赞美的就是古城垣形成的胜景。这里宋代以前没有城垣。城区东边只到今百货公司附近,“岁配鹿角为寨”。宋元祜(公元1086~1094年)间,刘随任永康军(今城区宋代为永康军治所)判官,他见“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木易之,颇用民力”,就动员全城百姓“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限界,民…[详细]
武宣县北门城楼位于武宣镇上北街,俗称北楼。北楼门亦称尚武门,北楼建于明代初期、明洪武年间;先筑土城墙,至成化年间,改为砖墙。城墙高二丈,阔一丈三尺,周围濠沟广一丈五尺,深四尺。县城建有东西南北门楼,前清在各城门楼设兵马司,各门楼驻兵十名,明崇祯八年(1636年)把二帝庙从高立山迁入北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把北楼作县义学;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为养济院,以栖流犯,同时义学中止。清乾隆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