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大屋在铜鼓县排埠镇黄溪村,从县城至省道铜浏公路约七公里路程,向左拐过丰田大桥跨过定江,沿定江支流黄溪逆水而上三公里,就有一个大屋场,这就是邱家大屋。邱家大屋是南方典型的客家民居,与客家围屋相同的是同一亲族聚居,不同的是它融入了南方山村特色。原来,南方的客家人最初来源于黄河流域,他们来自遥远的北方,在一个陌生的土地上居住生活,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安定地生活、建设美好的家园,他们选择…[详细]
龙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蒋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兴隆街乡新寨坪村蒋家大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震惊了国民党统治集团。1935年1月,蒋介石调集10多万兵力,分六路纵队,对我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妄图一举将红二、六军团消灭在永(顺)、大(庸)、龙(山)、桑(植)之间狭小区域内。3月中旬,李觉部向永顺县石堤西推进;郭汝栋部经大庸向西推进,欲进击塔卧;陈耀汉部进击桑植;陶广…[详细]
位于龙山县他砂乡天桥村的刘家大屋,是当地刘姓大户人家于清乾隆末年(1790—1795年)修建的。据其后人介绍,刘家从江西洪安搬迁至此,初来之时家境贫寒,经过三代的苦心经营,逐渐成为殷实之家。家业兴旺后,大量购置田产,其覆盖范围近至靛房镇,远至永顺和西岐瓦厂八百田一带,现存的刘家大屋即此时修建。当时共建三栋(北栋,中栋,南栋),以中栋为主,北栋与南栋为辅。由于当时建造者刘占魁共有六个儿子,因此每栋房…[详细]
苏村,是遂昌县北界镇的一个小山村,地处丽水、金华、衢州三市交界地带。苏村民居沿溪而建,村庄分为南北两部。溪上一座大桥,连通南北两岸。据《桃源苏坡宗谱》的村居图所记,村南部的高山有前山、高岭,前山前部的两个小山岗,一个形似凤凰,村人称凤凰咀头,一个形似伏虎,称伏虎山,著名的苏家大屋就在凤凰咀头的山前。苏家大屋的西部,有一大片水田,叫“洋耶畈”。洋耶畈的南部为坑里源,坑水自南向北,汇入桃源溪。房屋大多…[详细]
桃树湾刘氏大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金刚镇丹桂村清江片桃湾组,是由刘氏族人历时五年建造的一处规模宏大、具有清代建筑特点的建筑组群。现有大小房屋100多间,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据民居内现存的碑刻《桃树湾新宅记》记载:“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七月三十日酉时,课取己酉葵酉乙丑乙酉起首行墙安头二门,是年仅起正宅门厅四进,右旁正护屋三间;三十年造右畔护屋三层,并筑周围垣墙…[详细]
葛大屋位于水吼镇驾雾村胜利组,由顿邱堂一世祖葛观察嫡系后裔葛高知之子葛宪众、葛成英、葛宪怡三人融资,历时7余年营造建成。葛大屋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曾在康熙19年、49年两次为堂内男丁科举进士、知事、乡知而进行修缮“光宗”。在中厅堂和后厅堂上有“乡评善行”、“齿德养优”两块进士第、大夫第贺匾挂件。后厅堂上摆放着十几块反映葛氏家族世系宗祧关系的列祖列宗牌位。顿邱郡这支房头,迄今传到29代。葛大屋的塞口…[详细]
王家大屋,亦称王家大厅,坐落于横溪上街,与松石岭、亭溪岭隔村相望。是由清乾隆年间进士王铨(安房)首建、其子朝议大夫天奇(圣房)和奉直大夫天木(贤房)及后人扩建而成的宅邸。王家大屋傍河而筑,由前厅、中堂、后堂三进三厢构成。整座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而筑,中间及两厢房隔着11只天井,大厅两厢又由各个墙门组成。大厅的围墙由大石料砌成厚实的底脚,高约四尺,上砌砖瓦,共4米高。进入大门,看到的是王氏族人举行福…[详细]
毛泽东迎还红军大队旧址—唐家大屋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桂东县城关。此为毛泽东迎还红军大队并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纪念建筑之一。唐家大屋始建于清末,原为唐姓居住。因年久失修于20世纪50年代倒塌,1967年按原貌修复,旧址土木结构,面积36.平方米,硬山式,小青瓦,厅屋居中连接左右厢房,为两层。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军部负责人会合于此,现旧址内毛泽东、朱德的住房和前委扩大会议室等均作复原陈列。民国17年…[详细]
位于常宁市三角塘镇罗田村(现为双湾村)的刘氏大屋,有着浓郁的庄园风格,历经200多年,仍保存较为完整,目前在整个湘南地区都不多见。勾镂的窗花,对称的天井,飞翘的檐角,坚固的0,设计合理的粮仓以及一些精致的小部件,无不彰显着当年刘氏大屋的繁华和兴盛。据《刘氏族谱》记载,刘氏先祖是常宁荫田镇人。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刘氏后人为人正直且经商有道,在创造了一定的财富后,觉得祖辈所在的荫田镇…[详细]
潘家大屋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东南老城区(鹤溪镇百岁门戏台后15—16号)。始建年代不详,约建于明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整体建筑通面宽20.50米,通进深51米,占地面积1045.5平方米。前后三进,四合院式布局,自南向北依次为门楼、门厅、轿厅、正堂。第一进由门楼、天井和门厅组成,门楼门眉上砖雕三爪龙与仙鹤,门前有旗杆石,天井以卵石铺砌图案,门厅面阔五间,进深…[详细]
十都王家大屋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当地纸商富豪王集贤所建宅院。十都王家大屋是江西目前遗存最大的古民宅。大屋体量宏大,布局完整;宅院规划科学,主从有序、功能分明。大屋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既防天灾,又避兵匪--,俗称“金带环抱”,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选址科学。十都王家大屋装饰华美、工艺精湛,是江南清代宅第民居建筑的优秀代表作。其装饰、绘画…[详细]
光二大屋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西坝石桥头村,相传为村民邱光二为免受土匪的威胁骚扰和南江河水泛滥之苦而兴建。因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完善的防火、防盗、防洪功能和良好的保存状况,被誉为“广东第一大屋”。光二大屋又称“清代古堡”,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五年(1811年),至最终建成,历时十余年之久。其建筑规模大,面积达6667平方米。最大的建筑特色,是遵循堪舆学原则进行选址和确定建筑坐向,在布局上模仿宫殿建…[详细]
看点 大宅反映澳门特有的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特点,喜欢建筑的游客不能错过。 介绍 位于大堂巷79号的“卢家大屋”,又名“金玉堂”,是澳门卢九家族的大宅之一,约落成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澳门极具价值的中式建筑物。 卢家大屋是晚清时期粤中民居温婉纤细建筑风格的典型。该建筑为三开间三进上下两层的格局,内部融合中西方装饰材料和手法,既有粤中地区常见的砖雕、灰塑、横披、挂落、满州窗,又有南欧特…[详细]
马头石大屋村(又称“九厅十八井”)位于清城区石角镇马头石大屋村,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相传钟姓太公子奇的儿子钟声亮暴富后,先后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将宅院兴建起来。建筑坐北向南,广五路三进带后楼,青云巷相隔。前院左有门楼,前有池塘和地堂,存有旗杆夹二对,上阴刻“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乡试第九名钟得鳌”、“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乡试第三十九名钟俊彪”。总面阔78.26米,总进深80.6…[详细]
位于湖南省平江县虹桥镇平安村冠军大屋,距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了。据《李氏族谱》记载:该大屋为其先祖李冠军于清乾隆36年(1774年)建成,一共花了三年时间,所以此屋即以“冠军”命名,其子孙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冠军大屋于2014年入岳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前有门楼,四进四横,两学堂一铺一染房。正大门地坪用麻石铺就,地坪前有半月型烟火塘。其梁、坊和砖木石构件都用镂雕、透雕、堆塑、…[详细]
黄沙腰村李姓大屋位于遂昌县黄沙腰镇,有东西两座房屋,为晚清时期建筑,因规模较大,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西大屋创建时间略早,李姓祖辈历时几十年,相继建成一至五进和两边附屋,组合成大屋,中轴线上由门坛、一至五进的五开间排列,东西两边附屋各十四间,门坛东侧门厅六开间,总面宽34.06米,进深67.69米,面积2195.55平方米,正屋每进之间墙体间隔,耳门相通,厅堂走廊两边与附屋相通,形成整体格局。…[详细]
沈家大屋,位于浏阳市龙伏镇捞刀河畔的新开村,被市文物保护部门列入了长沙市文物保护范畴。经省市文物专家科考发现的沈家大屋,是一部镌刻着中国百年兴衰历史的生动画卷,是古城长沙历经战火涂炭后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晚清江南民居标本。沈家大屋,新开村清代流传下来的村落保存完整,古民居建筑达3万平方米以上,保存完好的居民建筑群以沈家大屋为核心与精华。正厅高约9米,给人以空旷舒畅的感觉,是一个大家族的公共生活空间,不…[详细]
月田孙家大屋地处铁山水库上游,现有孙姓人口400余人。据孙氏族谱考证,明朝崇祯(1643年)孙姓先祖云仍公为避李自成之乱,举家百余口由岳阳城府下坡迁居风景秀丽的孙家村,至今370余年。至宏昌公家业兴隆,于乾隆38年大兴土木,修造了孙家老屋,该屋占地4000多平方米,上下五重,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后因人口发展,其五子邦彦公于道光六年(1826年)在老屋对门修造新屋园,古屋建筑,坐南朝北,占地约230…[详细]
新田县地处湘南边陲,自古民风淳朴,崇文尚武。在新田的西北端有一个叫金盆圩镇的地方,这里人杰地灵、物美风华,还有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大屋,它的建造格局及宏大的规模在新田首屈一指,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游览的地方,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走进李千二古村,一起去领略李家大屋迷人的魅力吧!李千二古村依山势伴水渊而建,因为古人在选址上非常注重风水学,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有诗曰:“依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