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军山遗址位于迁安市杨各庄镇万军村北50米处的万军山上。山为梯田状,山顶为平台,青龙河、冷口沙河在山脚下交汇,两河由东、北两面环抱万军山,山上土质疏松,呈褐色沙土。1990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组织的文物普查队在迁安境内普查时发现此遗址。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遗址面积15000平方米,文化层东薄西厚,约1--2米,地表散布着大量的陶器残片和石器。陶片多为夹沙褐陶和泥质红陶,纹饰以压印“之”字纹居多…[详细]
王子山院(王子寺)遗址为唐代古遗址,位于保定市曲阳县东庞家洼村。 王子山院(王子寺)遗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时代:夏、东周、汉北放水遗址位于唐县高昌镇北放水村西,面积约11万平方米,遗址保存完好,文化层堆积包含物丰富,有先商和商代遗物,而先商亦是保定南部地区首次发现。对于该类遗存,学界极为关注,称之为“下岳各庄文化”,是区别于豫北冀南先商文化的一类遗存,对于探索商族起源、迁徙等具有重要价值。北放水遗址也曾遭盗墓贼惦记,由省文研所文物研究员徐海峰带领的唐县北放水遗址考古队进驻工地时,曾和盗墓贼对峙长达一个…[详细]
武帝台又名汉武台,望海台。据史料记载,武帝台为汉武帝东巡观海所筑。。《北魏地形志》载:“章武有武帝台”,《畿辅通志》(康熙版)载:“武帝台在盐山东北七十里”。《盐山县志》(同治版)载:“武帝台有二,其一无考,岿然,独存者,惟盐山之一台。”台基呈正方形,每边长120米,高5.6米,可分5层,土内多有素面灰砖等。采集物有战国红陶斧、豆把、豆盘绳纹碎片和汉陶罐残片、瓦片、五铢线。 武帝台位于古黄河边,为…[详细]
旧城古城址为汉至明代古遗址,位于沧州市黄骅市。 旧城古城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城古城遗址距黄骅市20公里,现为旧城镇政府驻地。旧城古城即旧高城,是历史上高城县的县城,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废于明洪武九年。据介绍,此此次遗址勘测面积大,内容涵盖面广,包括内外城墙范围及宽窄度、城门位置、居民区及手工业区位置等城市布局。遗址勘测对于了解古代城市的建筑布局、工业文化、军事设防等具有特殊意义,将对…[详细]
补要村遗址位于临城县东部临城镇补要村与村东南镇楼公路南北两侧的农田中。公路切割遗址形成了3-5米的断崖。遗址位于路南的部分东至补要村内土路,西界以村中生产桥为界,南端至村南小河,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90米。位于南水北调干渠内面积约8000平方米。路北遗址南北直线距离超过200米,东西约250米,南水北调干渠内面积约28000平方米。其中遗址堆积较丰富的部分位于路北东南侧,大部分位于干渠渠道内…[详细]
临城煤矿遗址位于河北省临城县城西北6公里的祁村村北500米处。南北长5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在遗址的中央,有一对井筒,直径6米,深200米,井壁用青石和水泥浆砌而成,工程坚固。1878年至188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委派湖北试用通判钮秉臣前往临城内邱一带勘察矿点。1882年,洋务派筹集资金139860元开办了石固煤矿、胶泥沟煤矿。1898年8月,中国与比利时首次合办…[详细]
时代:北魏至金临清古城遗址,位于临西县县城东南的仓上村东,时代是北魏至金。呈长方形,南北长6华里,东西宽3华里,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北城墙、北城门遗址犹存。临清县古城遗址曾出土大量瓷片,宋代六大瓷系、五大名窑中的大部分瓷器。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目前,邢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21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