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墓又名毛公垒,位于河间市三十里铺村北,为汉博士毛苌墓冢。明礼部尚书李时《毛公书院记》载“毛公者,汉儒毛苌也。献王征公为博士。公善为讲说,演绎其义,号为毛诗。卒葬河间城北三十里”。毛公墓“文革”期间被毁,河间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重建。现为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沧州市河间市内…[详细]
游雅墓位于任县县城东北一公里,封土高10米,东西长约30米,南北长约25米。据县志记载“文革”中曾有人挖掘陪墓两座,出土南北朝时期文物——汉五铢钱。1983年,该墓被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游氏一族,是名门望族。游氏源自姬姓,春秋时期,周、郑、晋国皆有游氏,史料中称郑公子偃为游氏肇姓始祖。公元前632年至郑国灭亡(公元前376年)的250多年间,游氏就是郑国的显姓世族。据学者们研究说“史书记载:游氏肇…[详细]
乐毅墓俗称将军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城东10公里处代召乡境内大乐堡村北,紧贴309国道,是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墓近代重新大规模修整过。现在的墓地东西宽40米,南北长30米。墓碑及碑座为汉白玉雕刻而成。墓前有广场,东西种植松树。史书记载:“乐毅为燕赵客卿,卒于赵。”历代不少帝王及官员、文人前来祭奠过乐毅将军。唐代韩愈、柳宗元在墓前留下祭文。清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到墓前凭吊。段祺瑞、袁世凯也…[详细]
在石家庄市区西北面有一座古桥叫永安桥,历史悠久,造型精美,不被外人所熟知。 永安桥座落在于底村西部,据民国年间重修《获鹿县志》记载:永安桥,在县东十五里于底村。桥面长20米,宽4.5米,桥体为青石砌券而成的单孔斗拱桥。据考证:永安桥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所建,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可以说这是市区现存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石桥。 资料上说:该桥为南北走向,原是为沟通古太平河两岸交通,方便人们来住及朝拜重胜寺而修建的一座古石桥。桥北一百余米处是规模较大的重胜寺。桥南十米处,原有一座楼阁,名曰穿心阁。为两层。上层供南海菩萨像,下层供送子观音像,据碑文记载:此阁创建于清代康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