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风月关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黑龙洞村西,神麇山北侧,座南朝北。北临滏阳河,南靠神麇山,东为黑龙洞村,西为跃峰渠指挥部。据碑文记载,创建于唐代,明万历三十二年(1640年)重修和扩建。风月关又名滏口祠,其下是著名的滏阳河发源地黑龙洞,因而又称黑龙庙。建在一石拱券上,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68平方米。因该庙坐落于一自然溶洞(传称黑龙洞)之上而得名。早在北朝时郦道元著《水经注》一书有记,记曰:“在曹魏之时这里有石铭,今不可考”。现存庙宇创建于唐代,于明代形成规模。原建筑有风月关、黑龙庙、昆山明月阁、官庭等。现存建筑为1987年落架重修。在风月关院内还有吕祖庙、关公庙、…[详细]
龙王庙,又名常乐寺,位于涉县城西北25公里常乐村南边,坐西向东。龙王庙正殿面阔三间10.10米,进深两间12.15米,高6.55米,占地面积97.49平方米。单檐悬山布瓦顶,琉璃瓦剪边,梁架大木彻上露明造,六椽栿用四柱,施隔架科斗栱,前后檐普柏枋上施五铺作单昂斗栱,补间斗栱耍头后尾挑于金槫下,檐下施木柱,下施素面覆盆式青石柱础。明间后金柱上施彩绘蟠龙,中开板门,两次间为直棂窗。在庙的廊墙和山墙上各…[详细]
两岭口摩崖造像年代为金,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口头镇两岭口村。 2008年10月20日两岭口摩崖造像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潘家店岩画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潘家店村西南。 2008年10月20日潘家店岩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磕头山造像(罗汉洞摩崖造像)年代为辽,位于唐山市滦县九百户镇小井峪村。2008年10月20日磕头山造像(罗汉洞摩崖造像)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唐县白合镇柏山村卧佛寺水库内,凿于一处高约6米、南北向面西的硅质石灰岩峭壁上。据卧佛像左侧题记记载,此石刻开凿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6年)。卧佛摩崖造像现存大小窟龛95龛,造像138尊,为一处以释迦牟尼涅槃经变相为主体的大型摩崖龛群。其中卧佛造像长达4.5米,为河北省现存最大的石质卧佛造像。涅槃经变相中刻划的众弟子,形象生动,形态各异,较好的表达了佛祖涅槃之际的肃穆哀伤气氛。…[详细]
广阳山石窟年代为宋、元,位于邢台市沙河市刘石岗乡渡口村。广阳山石窟是座小型石窟,洞是天然的石洞,宋元时期人们在洞两侧的石壁上刻有佛教石像而已。可惜的是,佛像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已经面目全非。据老人们说,那应该是文革初期破四旧时留下的痕迹。文物是记载历史的,刻像是历史,毁像也是历史。石窟内的佛像分上下两层,虽然毁损严重,但从残存的遗迹上亦然可以想像它当初的精美。相比较而言,上层的石像比下层的石像更…[详细]
大观圣作之碑,北宋大观元年资正殿学士郑居正“奏乞以御笔八行诏旨摹刻于石,立于宫学,次及太学,辟雍天下郡邑”。于次年刻石,立于平乡县旧城(今平乡镇)的学宫之内。碑通高5.14米,宽1.38米,厚0.38米,碑额身高1.40米,宽1.50米,浮雕七龙盘顶。碑额“大观圣作之碑”为权相蔡京题写;碑身高2.94米,正面刻宋徽宗颁发的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的诏旨,共1021字,现残存72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