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八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3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82处)及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现予以公布。同时,撤销阳明山寺和八角楼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阳明山寺因拆毁而撤销,八角楼并入汝城祠堂群。
鸡公垱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鸡公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澧南乡栗木村。旧石器埋藏在澧水右岸二级阶地的网纹红土中。海拔高度约50米,相对高度20米。堆积物表现为河湖相沉积。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鸡公垱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为石英岩,其次为硅质岩,还有石英、燧石等。石器组合为砍斫器、大尖状器、似手斧石器、石球、刮削器等。与鸡公垱遗存性质相同的旧石器地点目前发现最多,遍布澧水中、下游…[详细]

划城岗遗址

划城岗遗址位于安乡县安障乡。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未。遗址呈长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1980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477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揭露出了不同时期房址、窑址、灰坑、墓葬等各种遗迹,出土了大量精美彩陶和白陶,获得了大量珍贵资料。遗址的文化内涵包含了汤家岗、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四个文化发展阶段,年代距今6800~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近三千年。划城岗遗址…[详细]

黄田铺石棚

黄田铺石棚位于零陵区黄田铺镇老街口。它由四块硕大的天然巨型石灰岩石堆垒架构而成(计顶石一块,墙石三块),顶面形似山峰,顶石九棱九面,面面光滑,留有人类加工痕迹。顶石高2.9米,厚3.4米,墙石高1.1—1.2米,为不规则棱形石柱。重量约10吨棚口坐地朝西南,前后口相通,棚内室宽1.5米,纵深3.4米,高1.2米,其间可以通人,棚底前后有槽,前槽内嵌有一小石块,形式别致据考证,石棚为距今二万年前的石…[详细]

南县涂家台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涂家台遗址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后经过了1994年的重点调查,1999年的考古发掘,并于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益阳市南县南洲镇大郎城村东部一不规则的台地上,台地高出周边稻田约1~1.5米。遗址往北200米处有2处直径三四十米、高4米余的土岗,当地人称炮台,1986年,益阳地区博物馆曾在此发掘战国墓1座。涂家台遗址是洞庭湖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详细]

岳阳铜鼓山遗址

铜鼓山遗址位于岳阳市云溪区陆城镇新设村长江东南岸的铜鼓山上,是长江以南时代最早的一处属于商文化盘龙城类型的商代早期文化遗址。铜鼓山遗址时代相当于二里岗期和殷墟期,遗址分布于整个铜鼓山,面积达5.8万平方米,海拔47米,相对高度(与长江十月份水位比较)30米。由此顺江而下可达武汉地区的商代盘龙城,溯江而上则西抵荆南寺、鄂西和川东地区,向南则是湘江下游地区,往东越过幕阜山的隘口直达赣西北地区。遗址保存…[详细]

鬼崽井祭祀遗址,位于道县城西南30公里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面积约100平方米。鬼崽井祭祀遗址,如今庙已不存,尚存石柱、残墙基。地面上有数百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雕人像(相传为“阴兵”)。大者高约1米,小者高约4—9厘米,有的暴落在地面,有的埋在土里。有关专家考察后称:“鬼崽井祭祀遗址石人像,大部分属战国扁平人像,可能是战国时期留下来的祭祀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的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珍贵资料。…[详细]

里耶麦茶战国墓群

麦茶古墓群战国墓群。位于龙山县里耶镇麦茶居委会东南,分布在酉水和长潭河之间十几个高低错落的山丘上,墓葬密集,面积达60万平方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探明者均为小型或中小型竖穴土坑墓,总数约800座。前后已发掘其中的367座,出土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铜兵器、铜镜和琉璃器。陶礼器以鼎、敦、壶、豆组合为主,日用陶器组合以钵、罐、豆为主,并伴出一定数量的簋。其年代为战国中晚期至战国末期。据分析,这批…[详细]

保靖四方城遗址

汉高祖五年设迁陵县,因县城呈方形而叫四方城。现出土文物有战国时的短剑、戈、山字铜镜;汉代的铜盆、铜器;元代的瓷器,今遗址尚存。四方城遗址位于保靖县迁陵镇要坝村,地处酉水流域中游北岸。遗址区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整个遗址区包括四方城遗址、汉代青铜冶炼遗址、战国粮窖遗址和战汉墓群。四方城遗址始建于战国,延续至唐宋时期,有丰富而珍贵的地下遗存,是研究当地土著民族文化以及战国楚、巴文化、土司文化关系乃…[详细]

魏家寨古城遗址

魏家寨古城遗址位于保靖县清水坪镇魏家寨村,地处酉水河中上游南岸,与龙山里耶古城遗址隔河相望。古城始建于西汉,在历年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出西汉古墓260座 ,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青铜礼器和流通货币等文物共2700多件,对研究汉代酉水流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另外该墓葬的发掘,为酉水流域青铜冶炼历史研究填补了重要实物资料,进一步完善了魏家寨西汉古城研究的实物佐证,对研究里耶地区和酉水…[详细]

里耶大板遗址与墓群

里耶大板遗址与墓群,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2013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0375-1-375。里耶镇大板村发现西汉古城址和规模宏大的汉墓群。汉墓分布面积达一平方多公里,墓室密集,墓葬丰厚。大板西汉古城水绕山环,持险而踞,扼亢楚蜀,颇具雄风。麦茶战国古墓群位于里耶镇麦茶村东南,分布面积约4平方公里,1989年发掘55座,均为土坑坚穴墓,出土铜…[详细]

云集窑

云集窑遗址群位于衡南县新县城云集镇云集村,临湘江西岸,呈带状分布,规格大、数量多,在全国也不多见。云集窑为民间龙窑,始建于唐代末年,兴盛于宋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400余年。云集窑是我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时间最长、贮存量最多的古窑址群之一,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云集古窑遗址坐落在湘江沿岸云集黄金村,现存窑址八座,曾在1997年考古发掘出土两条五代至北宋的龙窑和大批器物标本以及珍贵文物。其…[详细]

醴陵窑

时代:宋至民国醴陵窑(山嘴窑址、卢家湾窑址、月形湾窑址),瓷生产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较大规模从事陶器生产的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烧制粗瓷。由于醴陵瓷土资源的优良、丰富,从事制陶业人员日益增多,不断改进烧制技法。清末民初,醴陵瓷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醴陵釉下五彩是对传统釉下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其色泽极为丰富,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和黑、白、茶、灰等各色,且每一种颜…[详细]

状元易祓墓

易祓墓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兰花组的网形山(古称屏山)西侧山腰,占地约1580平方米,由陵道、墓庐、墓地三大部分组成,气势庄严、宏伟、肃穆。从识山楼通墓地一条宽阔的陵道,沿陵道到达屏山山脚,再往前,为墓庐,墓庐古雅别致,正厅立着易祓的俑木雕像及记载其生平简历的碑刻。过墓庐为36级麻石踏步,通往易祓墓地,墓地有拜台、墓围、墓栏、墓冢。拜台两侧为御赐石牛、石马、石猪、石羊和文官武将、华表等石雕,中立…[详细]

青山崖墓群

临澧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青山崖墓群被国务院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山崖墓群位于临澧县城以北35公里处的澧水河南岸,规模宏大,十分壮观。离青山大坝船闸100米,面临澧水河,对面是澧阳平原,东距澧县城20公里,西距石门县城15公里,此处是澧水河进入平原的最后一段山头,当地人称“洞子眼”。青山崖墓群建立在一个松散的红石崖壁上。属人工开凿,构造基本一致,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墓顶与墓底宽…[详细]

道州古城墙

古城墙遗址,在今县治,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全用块石砌成,周长五里九十六步,高二丈六尺,宽一丈五尺,四周有城门五扇。崇祯末年(1644),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后,发动士民增修,加高培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大修一次,用古青砖在城墙顶上加砌女墙护体。此后,各乡里民众分段维修,至民国时期,城墙保持完好。1944年,日本侵略者犯境,古城遭轰炸,城墙多出崩塌。解放后,为便利县城交通,拆除部分城…[详细]

平江杜甫墓与杜文贞公祠

杜甫墓位于平江县城东南16公里处,距汩罗市30公里。据史志记载,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之夏,杜甫漂泊到湘,欲由长沙去郴州,到了耒阳却遇到发大水,只好掉头北行,乘船由湘江转汩罗江,途中贫病交加,在昌江病死在船上,葬于小四村天井湖。杜甫墓坐北向南,墓为圆形土堆,墓前立碑,上刻“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之墓”。墓前是清光绪十年重修的杜文贞祠,内有官厅、铁屏诗社等,祠门正上方有匾,上刻“诗圣遗阡”四字…[详细]

岳阳三眼桥

三眼桥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南湖大桥南侧,因桥为三拱联缀砌筑,故俗称三眼桥,又名通和桥。据记载,三眼桥由北宋庆历年间岳州知州滕子京创建。明代大桥被洪水冲毁,在退休回乡的尚书方钝的大力资助下得以重建。清代又有多次修葺,石桥保存基本完整。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冈古城墙

武冈城墙始建于宋代,夯士结构,全长约9公里,宋元之后,仅余垣垒。明洪武初,江阴倭吴良(建筑家、曾主修明十三陵)主修武冈城墙,采用方形青石垒筑,周长746丈,高2丈,宽8尺,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东曰宣恩门,西曰定远门,南曰济川门、北曰迎祥门。明正德三十年(1518)知州龚震于治前凿城为门,上建谯楼,以便民出入,称新南门。明嘉靖29年(1550年),岷康王奏添东北城1里6分,增设东南北三门。明隆庆元年(…[详细]

天塘谭氏宗祠

早在2006年5月,宜章县天塘谭氏宗祠被评为湖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围墙、外檐口四方外延各30米。宜章地域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男耕女织,世代繁衍,形成宗族,为尊宗敬祖而建祠,为光宗耀祖而挂匾,为熏陶子孙而挂联,为追溯世系而修谱,于是,建筑祠堂的形制、装饰厅堂的风格、祭祖程序的模式,编修族谱的格式等,形成本土独具特色的古老文化遗存。它扎根于久远的本土之中,…[详细]

新安桥

新安桥位于浏阳市社港镇合盛村。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东西走向,石木结构,长19米,宽4.5米,由石拱桥与木桥廊两部分组成。拱桥为红砂岩条石建筑;桥廊由29根木柱榫卯结构支撑,木构架用斗拱,工艺独特,做法古朴,造型别致。新安桥屡经修葺,保存完好。2006年5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432300125保护范围:桥外四向各至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