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6日,省政府核定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84处),现予公布。 |
雍仲佐钦岭寺年代:清2012年,雍仲佐钦岭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寺庙外墙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自麦民居年代:清2012年,自麦民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经堂向东外延2.3米,向南外延1.7米,向西外延3.1米,向北外延2.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8米,向南外延5米,向西外延3米,向北外延6米。…[详细]
瓦岗八角石碉楼年代:明2012年,瓦岗八角石碉楼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东朗菶咔碉楼年代:明2012年,东朗菶咔碉楼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注:因南方向3米处为居民区,此3米内为重点保护范围,外187米为一般保护范围)。…[详细]
仁江寺年代:明至清2012年,仁江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注:因西南方向20米为居民区,此20米内为重点保护范围,外180米为一般保护范围)。…[详细]
兴隆安定祠年代:清2012年,兴隆安定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17米至机耕道,向南4米至邓思聪家园子,向西4米至路基,向北以祠堂大门到前方22米处张宇明家围墙。…[详细]
德昌仓圣宫年代:清2012年,德昌仓圣宫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至庙墙外5米,北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南、西外延5米,向北外延10米。…[详细]
德昌字库塔群年代:清2012年,德昌字库塔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各字库塔台基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会理仓圣宫年代:清2012年,会理仓圣宫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海棠北城门年代:清2012年,海棠北城门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海棠北城门保护范围:东至城墙外延1米,西至城墙外11米,南至南侧城门基石外10米,北至北侧城门基石外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5米,向西、南、北外延15米。2.城西石刻保护范围:石刻向东、西、北外延10米,向南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西、北外延15米,向南外延10米。3.城墙保护范围…[详细]
德昌圣心堂年代:清2012年,德昌圣心堂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本堂后院11.5米,南至本堂外5米,西至本堂外大门8.5米,北至本堂北侧工作房2.7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详细]
三佛洞摩崖造像位于青城山镇滨江社区,凿于唐代,崖面坐北向南,1988年评为都江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造像龛分布在长7.9米,高2.6米的砂石崖壁上,共9龛83尊,大小不一,面积23平方米。其中大龛第3龛和小龛第5龛风蚀严重,形象模糊。龛为矩形,敞口拱顶。1号龛高1.8米,宽1.45米,深0.45米,内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三力士。佛高1.09米,二弟子均高0.84米,二菩萨左高0.9米,右高0.85米,…[详细]
后龙山摩崖造像为唐代摩崖石刻造像,坐北向南共3龛,分别为弥勒坐佛龛、鬼王龛及舍利塔龛。三龛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其中的弥勒坐佛造像通高6.33米,头饰螺髻,耳坠大环,双手佩环,于胸前结法印,造型独特,为荣县仅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北至弥勒坐像外20米,东至弥勒坐像外50米,南至弥勒坐像外120米,西至弥勒坐像外延7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自贡荣县二佛寺简介荣县二佛寺沿崖林立,造像上千尊,唐宋时名“浮图崖”,亦称千佛崖。因其众多佛像装金饰彩,阳光照射,金碧辉煌,故又称“金碧崖”。佛像为唐代开凿的弥勒坐佛,佛高5.8米,宽2.6米。左右龛壁上,刻有28小龛120尊造佛。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二佛造像窟龛外55米,南至二佛造像窟龛外160米,西至二佛造像窟龛外230米,北至二佛造像窟龛外220米。…[详细]
梦仙亭摩崖造像及石刻(龙马潭区)保护范围:以现梦仙亭崖墓群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北至顺江路路南,南至长江北岸,东、西分别以围墙外50米为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