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北省三河市孟各庄村洵河东岸的沙丘上。1979年发掘。大体揭出两个时段的遗存,第一期与北福地遗址的磁山文化相类,同时伴出兴隆洼文化系统的筒形罐。第二期属上宅文化,与上宅遗址的同类遗存最为接近,亦以斜向刮抹纹的敞口筒形罐为主,圈足钵和“之”字形戳印纹也较多见,石器中则有和赵宝沟文化相同的石耜。1982年7月23日,孟各庄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板厂峪塔,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为秦皇岛市抚宁县的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82年7月23日。其坐落在抚宁县义院口乡板厂峪村南,东西走向的山谷中。板厂峪塔的历史年代为明代,此塔为六面七级实心砖塔,高15米,塔基为六面台基,每边长4米,高1.5米,石砌;须弥座每边长2.5米,高1.04米,有砖雕纹饰;塔身第一级每边长2.32米,高4米,每面有神龛,外饰飞天;第一层檐…[详细]
正殿门两侧各镶嵌明代重修碑一通,殿内四壁镶有27块石刻卧碑,碑上刻有如来、天王、金刚等像,体态丰满、衣纹飘逸。介绍位于抚宁县东北21公里处的宝石山上,始建于元代,明弘治年间重修。该寺坐北朝南,现存正殿一间,西厢房三间。地址:秦皇岛市抚宁县东北21公里处的宝石山类型:古迹寺庙等级:AAA…[详细]
卢龙陀罗尼经幢卢龙陀罗尼经幢座落在卢龙县城内南门里十字路口处,东、南、西三面皆是水泥街道路面,北面是土质街道路面。卢龙县陀罗尼经幢为八棱多据《平州石幢记》载,石刻经幢为唐仪凤年间始建。后于“正隆四年五月二十日遭风雷暴至仆之于地”。现存石幛为金大定九年(1169)兴工重建,十一年落成,奇巧之势,十倍于前。经幢的第四节刻有《重修北平石幢记》,结尾落款刻有“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十一月初一日立”的字样…[详细]
在碧波万顷的渤海之滨,绵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伟的城楼,依山临海,景色十分壮丽,这就是历史名关,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山海关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山海关关城和附近长城、城堡、墩台都是明代建筑。据历史记载,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军魏国公徐达见这里“襟山枕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建关设卫。“山海关”因关在山海之间而得名。山海关位于秦皇岛市…[详细]
位于石家庄长安公园内西北侧的小土山上,占地约150平方米。吴禄贞(1880-1911年),字绶卿,湖北云梦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早年留学日本,先后参加兴中会和华兴会回国后,曾任新军第六镇统制。1911年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约蓝天蔚、张绍曾等举兵反清,又回到石家庄与山西革命军联络,组织建立了燕晋联军,策划北方新军起义。1911年11月7日,被袁世凯收买的侍卫长杀害于石家庄。次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详细]
白求恩墓,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路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西侧,花岗石墓基,白求恩墓顶为半圆型,白求恩墓前有汉白玉墓碑,上刻“白求恩大夫之墓”,两侧长廊有白求恩革命活动照片。白求恩墓前广场有白求恩全身塑像。白求恩简介诺尔曼·白求恩(HenryNormanBethune,1890-1939年)是加拿大0员,世界著名胸外科专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受加拿大和美国0的派遣,于1938年3-4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详细]
柯棣华墓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柯棣华(1910年一1942年)是印度医生,1935年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曾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2年7月7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12月9日晨因癫痫在河北省唐县葛公村病故,时年32岁。为了纪念这位印度友人,当地军民将柯棣华的灵枢安葬在唐县南关的晋察冀烈士…[详细]
毗卢寺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宋、元、明各朝均曾重修。原来规模较大,建筑较多,现仅存释迦殿(前殿)和毗卢殿(后殿)。毗卢殿中央佛台上供奉的是佛教的本尊主佛毗卢遮那(印度语,意为光明普照),故该寺称为毗卢寺。毗卢殿的壁画画风,承袭了我国古代壁画的传统画法,技法娴熟,线条潇洒自如,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主次分明,层次井然。壁画赋色以石绿、朱红为基调,从强烈的对比中取得调和,色彩丰富而和谐。使用的颜料…[详细]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中山西路343号。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华北军区烈士陵园40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热情关怀。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以来,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极为重视。主要建筑物有: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大夫陵墓和“白求恩纪念馆”、柯棣华大夫陵墓和…[详细]
位于石家庄市赵陵铺镇的赵佗先人墓原有72座墓冢,蔚为壮观,“获鹿八景”中,“烟树苍茫锁赵陵”就形象地反映了昔日赵佗先人墓的景色。由于年代久远,赵佗先人墓遭到严重毁坏,现仅存主墓一座。墓呈南北走向,长50米,宽7米,墓顶南北隆起,呈马鞍状,有清代墓碑一方,上书“西汉南粤王赵佗先人之墓”。1956年9月被列为石家庄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天护陀罗尼经幢位于中国北部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是一座唐代(公元618~907年)的佛教经幢。天护陀罗尼经幢为青石质,残高5米,直径约64公分,雕刻建造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幢身下施覆莲座、须弥座及方形石础。幢身呈八边形,施宝盖二重,上承须弥山,再上为重层仰莲托八面石柱,石柱各面的尖拱龛内各雕有菩萨立像1尊。幢身南面刻“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后题有年款。幢顶残缺。天护陀罗尼经幢是中国…[详细]
井陉千佛崖石窟位于井陉县南障城镇七狮村,是一处佛道并存的石窟造像。开凿於北齐河清四年(565年),明嘉靖年间,临城县石匠武得朝、武得用重建。石壁分层分排雕刻千尊佛像,为省级保护文物。岩外有近千年的古松。碑刻五块,均是重修千佛洞碑记。千佛洞内四壁开凿有大佛三尊,小佛龛数千。其中有明代嘉靖时期的题记多则,北宋元祐三年题记一则。但在元祐三年九月的题记中,同检旱田,自山下步至此,然火穷邃洞而返的天威(今河…[详细]
福庆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南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内,东邻銮驾山,西连朱会岭,南接天台山,北与銮台坡隔寺沟河相望。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据寺中现存最早的宋乾兴元年(1022年)《井陉县大化乡新修苍岩山福庆寺碑铭井序》碑文所记,福庆寺原创建于何人何代,在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就已失去了考核的依据,那时仅在当地人中传说此寺“旧名兴善寺”,“昔有公主于此出家”。碑文中还记载了,宋咸…[详细]
柿庄壁画墓位于井陉县柿庄,为宋古墓葬。古墓都为单室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大多有壁画,没有被盗痕迹,保存比较好,极具历史,艺术价值。尤以四号墓东壁“捣练图”最有特色,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考古发掘报告发表的50多年后,还有大专家、大学者为这幅作品撰文,被公认为是河北宋金墓室壁画中最精美的一幅。1982年7月23日,柿庄壁画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介绍 位于灵寿县西北山区的沙子洞村,距县城55公里。该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八年,后损毁,现仅存方塔、碑、幢及石佛像。方塔共7级,高约20余米,由下而上各层面积逐层递减,塔外壁上共雕有汉白玉小石佛像17尊,刻工精细,简洁秀丽。河北石家庄…[详细]
在灵寿县城关西街。明崇祯十四年建。牌楼东西向,高12.1米,宽8米,通体用细青石仿五楼四柱三重檐的木结构透雕而成。斗栱主间六朵,次间上楼三朵,下楼两朵,布局匀称。斗拱主间6朵,次间上楼3朵,下楼2朵,布局匀称。三层额枋上有流云、仙鹤、行龙、双凤等深浮雕图案,雕工细致,构思巧妙,正中匾额楷书三世中枢4字。各柱两边的夹柱石上,雕有大小不同的狮子45个,跃立坐卧形态各异,极为生动。该透雕布局均匀合理,雕…[详细]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坐落在河北省平山县境内,距省会石家庄80公里,此处曾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建国前中共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在此召开,包括三大战役在内的一系列战役在此运筹和指挥,毛泽东的几十篇光辉著作在此诞生,它是当年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地。1948年9月,中共中央曾在此召开九月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