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时代:新石器时代青堌堆遗址原为高大的堌堆,处在东平湖二级湖区的梁山县境内,1958年蓄水加之历年的雨水冲刷,堌堆逐年缩小,现仅存东西61米、南北40米的缓坡堌堆,并大部分为农田所覆盖。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发掘队在此进行了发掘。开探方三个,探沟一条,发掘面积72平方米。1976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又进行了调查性试掘,在堌堆的东北角和两侧各开5×5米的探方1个,发掘面积50平方米。经…[详细]
梁公林,亦称启圣王林,位于曲阜城东13公里处,北靠327国道,南倚防山,北临泗水,是孔子父亲叔梁纥同母亲颜征在的墓地。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之阴,24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将父母合葬。父以子贵,金代封叔梁纥为齐国公,元代封启圣王,因此梁公林又称“启圣王林”。林园历年增扩,周围石彻林墙,古柏森森,享殿3间,殿后有内梁公林墙,中间为叔梁和颜征在合墓,墓碑篆文“圣考公齐国公墓”,墓前有石人、石…[详细]
洙泗书院,原名先师讲堂,位于曲阜城东北4公里处,洙泗书院是儒学的圣地,是儒家文化的源头所在。洙泗书院位于山东曲阜城东北四公里处。因南临洙水,北临泗河,故名洙泗书院。传为孔子修书讲学的地方。后成为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场所。孔子周游列国返鲁后,在此删诗书、定礼乐、系周易,并聚徒讲学。汉代至宋金均名讲堂,元代改称洙泗书院。公元1337年(元至元三年)于讲堂旧址重建殿、堂、门、庑等,改称洙泗书院,并设山长一人…[详细]
尹洼遗址位于山东省微山县欢城镇尹洼村北100米处,北临官(桥)西(岗)铁路线,西靠济微公路。遗址东西宽500米,南北长400米,总面积20万平方米。尹洼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属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有2至3个文化层,所含陶片较多。1984年秋末,济宁市文物处组织发掘,出土石器及灰陶器。…[详细]
伏羲即太昊,死后葬于高平(今微山县两城刘庄村西)。背负峥嵘挺秀的凤凰山(亦称画卦山),怀抱碧波万顷的独山湖。陵后有六合泉、圣母泉等。湖光山色相映,环境幽雅秀丽。陵上为平面,建有伏曦圣祖庙,前有三圣殿,后有女娲殿,另有钟楼、鼓楼等。此庙建筑已无法考正。据《魏书,地形态》载“高平,二汉属山阳,有恍水、千秋城、齐城、高平山,水雀山、伏曦庙等。”可见伏曦庙在两汉已有之,魏时作为名胜记载。历史上又曾多次修复…[详细]
在微山湖北部的东岸,绿树掩映的仲浅村中耸立着一座岿然古朴的庙宇,这就是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仲子路修建的仲子庙。仲子,名由,字子路(公元前542—480年),春秋末年鲁国卞(山东泗水县泉林)人。仲子有兼人之资,尚刚好勇,闻过则喜。微山仲庙,始建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据《仲里志》记载:当时贺知章为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中区)令①。见到仲子的第三十六代主鬯孙仲文,询其家世,知其为先贤后裔,然流落乡野,下…[详细]
金口坝在城东五里泗、沂、府河交会处,系调节河水流量的设置。1966年以前兽河工农兵大桥未建成时,此坝为兖州至曲阜的必经之路。因其所处位置重要,坝身石与石之间均以金属(铁)扣接,故名。此坝始建无可考。《水经注》记载:“古结石为门,跨于水上也。”据此推断,当始建于汉代。北魏延昌三年(514),兖州刺史元匡在此主持筑堰修桥。隋朝开皇年间(581~600),兖州刺史薛胄在沂、泗交流处积石堰水,令其入黑风口…[详细]
新泰智人化石地点位于新泰市栾家庄乡乌珠台村,年代为旧石器时代。1992年6月12日,新泰智人化石地点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徂徕山摩崖石刻(含映佛山石刻)位于泰安市、新泰市徂徕山,年代为北齐、唐。1992年6月12日,徂徕山摩崖石刻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萧大亨墓地石刻 萧大亨墓地石刻群座落于山东泰安市满庄镇东萧家林村村西侧的金牛山下。 萧大亨(1532—1612)明代泰安人(今新泰防城镇)。历史上的萧大亨,是明代泰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兵刑两部尚书。…[详细]
理明窝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六工山之阳半山腰处,呈“一”字形东西向排列,长14米,共有大小造像49尊,均为唐代造像。其中最高者176厘米,最小者仅有10厘米。造像分三个时期,第一期“长安之年”造像,主要为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像。均著双领下垂式衣,质薄贴体,面相丰腴,眉眼细长,身体上宽下窄,呈现出强健的力度美感。头光为双层桃形火焰纹并施彩绘,内层有化佛七尊。第二期“开元八年”造像,除形象稍逊于第一期…[详细]
司里山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戴庙乡司里山上,造像主要集中在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崖周围,共有大小造像千余尊,完整清晰者600余尊。如按年代划分,则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其中最高者为北齐一佛二弟子像,主佛像高9.8米,戴宝冠,面相浑厚,手施说法印,著褒衣博带式袈裟,倚座于宽平座上。此尊造像高度堪称“中原北齐第一佛”。其右下部有宋代嘉佑二年“三教通连”龛像,为我国摩崖造像中最早的“三教通连”龛像。…[详细]
位于东平县彭集镇南城子村北大汶河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辞海》、《中国水利志》均有载。该坝位于东平县境东部大清河与大汶河分流的地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县城出发,沿大清河东行20多华里,一座大坝蓦然跃入眼帘。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大坝分三部分。从南向北依次为: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详细]
威海英国领事馆旧址(含华勇营)位于威海市环翠区北山路,年代为一八九九、一九五O年。1992年6月12日,威海英国领事馆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详细地址:威海市环翠区海滨北路南段的西侧,由两组英式木骨石砌建筑组成。 景点介绍:原为英商修建的别墅,后为天主教修道院和慈善机构所在地,宽仁院建筑精美,历史悠久,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902年,占地面积约约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56平方米,由主、副两座楼房组成,共有房屋123间。主建筑二层,平面呈“丫”字形,四阿顶,东侧和南侧有天窗、回廊。附属建筑四阿式大屋顶,有天窗、回廊和八…[详细]
大天东墓群(含南曲阜汉墓群)位于威海市环翠区蒿泊镇大天东、南曲阜村,年代为汉。1992年6月12日,大天东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羊亭义和遗址位于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义和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1992年6月12日,羊亭义和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