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6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荣成河口遗址

详细地址:位于荣成市人和镇西河口村南200米的台地上。景点介绍:河口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胶东半岛原始文化中较早的贝丘遗址。位于荣成市人和镇西河口村南200米的台地上,西临海湾,东边有河口河自南向北流过,地势西高东低,面积约13.5万平方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山东省和烟台地区文物部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机构多次调查和试掘。遗址采集石羊一件,滑石质,圆雕,阴纹勾划,线条粗犷简括…[详细]

槎山千真洞石刻

槎山千真洞石刻位于荣成市人和镇响湾村铁槎山主峰清凉顶北部半山腰天然石壁,人工凿成。洞口向南,平面呈椭圆形,中设塔心柱,高2、阔4、进深6米。洞口上方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刻“千真洞”三字,内雕佛像1006尊(原为千佛洞)。据槎山云光洞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重修增福延寿宫碑记》和光绪年成稿、民国付梓的《文登县志》所录元至正元年(1341年)《重修望浆院碑记》,千真洞造像年代不晚于1341年…[详细]

圣水岩石刻造像

圣水岩位于乳山市冯家镇孔家村西北1000米的尼姑顶东坡。这里山水幽深,林木茂美,岩壁下有一天然石洞,洞内流水常年不断,水质清纯,因名圣水岩。据现存于该处的“玉虚观碑”记载,金大定年间(1161~1189),全真道七真人之一的王玉阳在这里搭建茅屋-道行,承安二年(1197),牒敕赐额曰“玉虚观”易庵为观,陆续修了一些道院建筑。崇庆二年(1213),牒敕赐额曰“玉真观”(即万寿宫)。贞祐二年(1214…[详细]

南黄庄墓群遗址

南黄庄墓群(也称南斜山墓群)遗址位于乳山市南黄镇南黄庄村与南斜山村之间,两村相距500米。墓葬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南黄庄村东、西、北三面的坡地上。1977年春,南斜山村村民在挖平塘溢洪道时出土一批“灰包罐”,是年6月,乳山县图书馆工作人员最先在南斜山村东北发现墓地,因而被称为南斜山墓地。由于墓葬的结构和出土器物比较特殊,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据调查,墓葬多发现于南斜山村东和村东北的水库东侧,并在水库…[详细]

小管村遗址

小管村遗址位于乳山市区西南13公里的乳山寨镇小管村村东约1000米的“柳树塂”处,下海湾河绕遗址东侧南流入海,一条村级路横穿遗址南部。遗址现存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原是高丘,20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时,将高丘夷为平地,使遗址中部被挖去近1米深的土,其余部分保存尚好,文化层堆积一般厚约1—2米。该遗址是1978年3月文物调查时发现的,2009年3月第三次全国文…[详细]

脉田遗址位于文登市高村镇脉田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1992年6月12日,脉田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权墓群位于文登市苘山乡新权村,年代为汉。1992年6月12日,新权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宋家遗址位于文登市泽头镇大宋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1992年6月12日,大宋家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塘子遗址位于莒县城阳镇塘子村,年代为夏商。1992年6月12日,塘子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朱村遗址位于莒县店子集乡大朱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1992年6月12日,大朱村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井汪墓群位于莒县里庄乡天井汪村,年代为东周。1992年6月12日,天井汪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杭头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汉位于莒县县城东南8公里、陵阳乡杭头村东600米处,东距陵阳河遗址2公里,陵阳河未改道前流经遗址南部。遗址高出地面1.5米,南北长200米,东西宽80米。该遗址包括大汶口、龙山、周代、汉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刻有图像文字的大口尊,还有单耳罐、高领罐、双耳罐、壶、鼎、高柄杯、骨坠等文物。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陵阳河遗址位于莒县陵阳乡陵阳河村、大寺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夏商。1992年6月12日,陵阳河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阳王墓(含刘章墓)位于莒县陵阳乡西上村、阎庄镇张家山沟村,年代为汉。1992年6月12日,城阳王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城仙遗址位于五莲县街头乡东城仙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1992年6月12日,东城仙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丁公石祠

丁公石祠在九仙山前的叩官镇丁家楼子村前,系明代嘉靖进士惟宁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建造。有石祠三间,全部用石料砌成。东西长9.1米,南北宽5.13米,高4.73米。正中一间有龛台,北座横刻“羲皇上人”四个字。东西两间镶嵌9方小型大理石碑(现存8方,正中一方在战乱中被盗),刻有《柱史丁公石祠堂记》、《九仙山丁宪副先生祠堂歌》、《游览诸公留题》等,记载了当地风土人情,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石祠南10…[详细]

苏家村遗址,鲁东南沿海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日照市东北丝山乡苏家村西,东距黄海2.5公里。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米左右。采集石器有斧、锛、镰、镞等,陶器有鼎、豆、鬶、盆等,年代约属龙山文化前期。为日照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12日,苏家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代疃遗址位于日照市小后村乡小代疃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1992年6月12日,小代疃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汪洋台

汪洋台位于莱芜区茶业口镇吉山村西,一进茶业口镇吉山村,便见茶业河、吉山河“二龙吐须”成一瀑和“双桥卧波”的美丽景色,这里景色的主调是绿,这绿一直铺到汪洋台下。汪洋台原名钓鱼台,是一座古庙,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传说当年姜太公曾在此垂钓,故得此名。1945年8月,为纪念在吉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泰山军分区政委汪洋等263名烈士而改称汪洋台。“青山远拥烈士躯,黄土长埋英雄骨。”每年的清明节,社会各界广大群众都…[详细]

赵泉牟城遗址

赵泉牟城遗址位于莱芜市辛庄乡赵泉村,年代为商、周、汉。1992年6月12日,赵泉牟城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