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义兴窑

    明、清以来,铜官镇区陶瓷生产进入兴旺时期,形成了与河北唐山、山东淄博、江苏宜兴、广东石湾并称全国“五大陶都”的宏大规模。现年70岁的铜官陶瓷总公司机关退休干部刘铁柱老人,通过二十余年的搜集和研究,发现到清末民初,铜官镇古龙窑数量就多达70余座。大多以“兴旺发达”一词中的“兴”字命名。熊家塘古龙窑由义兴窑和仁兴窑组成,均系清代古窑,是铜官镇古窑群中保存最完好和最有直观性的窑炉之一。…[详细]

    独岭坳遗址

    独岭坳遗址位于茶陵县栆市乡虎形村9组与界首镇火星村8组、对江村2组的交接地带,东北距茶陵县城20公里,东南距炎帝陵50公里。遗址面积有2000余平方米。独坳岭周围是一块较为开阔的山间平原,一条无名小河从平原中部流过。平原外围为丘陵山冈。平原中部兀自突起一座小山,是为独岭坳。现在的独岭坳是一个普通的小山冈。这座7000年前就居住着100多人,曾经喧闹的聚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恢复了原始的寂静。坳…[详细]

    炎帝陵御祭古道(含“邑有圣陵”碑刻)

    据史书记载,从唐代以来,封建王朝逐步形成了皇帝诏命官员祭祀炎帝陵的“御祭”轨制。炎陵县委宣传部介绍,文物普查部分近期在炎陵县三河镇发现了炎帝陵御祭古道遗址。其中,桥头岭段古道保存最为完整,宽约1.9米,以鹅卵石展砌,斜坡处以石垒级,牢固坚实。古道北侧石壁上,有“邑有圣陵”摩崖石刻,为清代乾隆年间遗迹,专家考证这也是古代御祭官的指路标识。“御祭古道”上的坪形村,有渡口和行馆遗址。山林小镇“霍家老圩”…[详细]

    车轱山遗址

    车轱山遗址位于华容县三封寺镇五湖村,1982年和1983年冬湖南省博物馆和原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300平方米,共清理了381座墓葬,出土文物2000多件。车轱山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文化层共分为三期,并发现了三期文化(即石家河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车轱山遗址的墓葬葬式很具特色,有仰身直肢、仰身屈肢、侧身直肢、侧身屈肢、二次葬等…[详细]

    华容七星墩遗址

    七星墩遗址位于东山镇东旭村13组,为高台遗址,四面环水,进口处为人工筑建,东、西、北三面环绕大荆湖,遗址四周分布七个高约4—6米的土墩,地势较平坦,遗址表土为耕地。文化层为黄褐色粘土,厚约0.6—3米,采集石器有斧、锛;陶质为夹砂红陶、泥质白陶、灰陶、磨光黑陶,纹饰主要有绳纹、弦纹、方格纹、戳印纹、附加堆纹、蓝纹、刻划纹等,可辨器形有大口缸、鬶、鼎、盘、釜等。该遗址在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并公布…[详细]

    营盘园遗址

    营盘园遗址位于汨罗市桃林寺镇东塘村五组,东径113°05′52.0″,北纬28°57′02.4″,海拔73米,遗址总分布面积90928平方米,为丘陵地带,表土种有杉树和旱地农作物,遗址东面距京广铁路约600米,南面与兰树坡山相连,西面距S201省道150米,北面与梨树园山相连。在遗址区内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层,遗址断面文化层深为25—120㎝,在梨树园发现有商代墓葬群,其中一座出土有绳纹陶釜和硬陶瓿,…[详细]

    世界锑都一锡矿山矿冶遗址

    “世界锑都一锡矿山矿冶遗址”又名“忆苦窿”,位于锡矿山街道办事处联盟居委会的飞水岩下,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锡矿山锑矿蕴藏丰富,年产量长期雄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锑都”。2001年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忆苦窿”洞口和表演区进行了装修,并培养一批“忆苦窿”的表演人员,设置了参观座椅等供人们观看最原始的采矿表演。世界锑都锡…[详细]

    大源窑址

    大源窑址位于衡东县甘溪镇大源村,属衡山窑系,时代宋、元。窑址分布在大源村境内桂公祠、窑背岭等9处台地上,有4处发现马蹄形窑。文化堆积厚1—8米。各窑的产品有分工,有的以烧制碗、碟、杯、壶为主,有的以烧制罐、壶、黑釉盏为主,有的以烧制大件缸类为主。该窑产品有碗、杯、碟、壶、盏、盏托、罐、坛、瓶、炉、缸、网坠等。胎色有砖红、青灰、瓦灰、深灰等。釉色有酱、褐、绿、青、黄、米黄、淡黄、黑、棕红等。装饰工艺…[详细]

    禹王碑遗址(含禹王桥)

    从衡山县城西行约20公里,便到了福田铺乡云峰村。云峰村因坐落在云密峰下而得名。其中心位置在云峰桥,桥的右侧是一条狭长的山谷,山谷的左边为云密峰,右边为紫盖峰。沿着峡谷的小道蜿蜒而上,过禹王桥,在云密峰的峰腰,有一块天然的巨石,巨石的左边是一条当地人称为禹溪的小溪,顺溪而上是大禹岩,再走2公里左右到达隐真坪,隐真坪上有座隐真寺,文革时被毁。巨石的右边以前也有一条禹溪,大跃进时被填平开辟成了水田。巨石…[详细]

    衡山窑遗址

    衡山窑系湖南境内继唐代长沙窑之后兴起的彩瓷窑口,时代宋、元;位于,从湘江村的渡口边向北,直到永平村的成家滩。1982年、1983年和2000年,清理了两座龙窑、一座圆窑和一座葫芦形窑以及窑址堆积物。衡山窑的产品有碗、碟、盘、杯、盏、钵、盆、壶、瓶、罐、坛、炉等。特征胎质坚硬,瓷土一般不带砂。胎色瓦灰、赭灰或作猪肝色,少数呈褐红色。釉色除青黄色透明薄釉外,彩釉以深浅不同的绿、蓝、褐三色为主。绿色中有…[详细]

    宝山矿冶遗址

    宝山矿冶遗址地址:桂阳县城关镇年代:汉…[详细]

    渡头古城遗址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临武县汾市乡渡头村南面的雷公岭半坡间,与渡头村隔河对岸,有夯实的城墙,高达5~7m,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河半圈,城附近有秦窑一座,曾出土成叠的粗、细绳纹或弦纹的大瓦等文物。以遗址为中心,往西、往北2km左右之内,有大片汉墓群遗址和窑场等古迹。这个古城遗址说明,在秦代渡头一带是人们居住密集之地。汾市镇千百年来一直是湘南地区赴粤出海的必经之地,曾是湘南盐运口岸,汾市老街在明朝末年明慢慢形成…[详细]

    封泉遗址

    封泉遗址地址:汝城县热水镇年代:明相传在明代弘治年间,汝城出了一个位居布政副使的高官,名叫范渊。他在衣锦还乡时,路过汤河,见各处热气腾腾,甚为奇怪,便派人打听是何原因;有一位假道士便向其进谣言说,这本是风水宝地,现却有热气散出,实是风水宝地之处“泄气”了,危及范大人的官运,应设法阻止它。于是,范渊为了保住自己官运长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收集了湘、粤、赣三省交界,即汝城、仁化、崇义各县所…[详细]

    柿竹园矿冶遗址

    柿竹园矿冶遗址地址: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镇年代:汉…[详细]

    湘粤古道(郴州段)

    湘粤古道位于郴州市苏仙区邓家塘村折岭头组,曾是在过去两千年里,沟通中原与岭南一带的交通要道。这条古道是约3-4公里长的石板路,石板上密布着小洞,这些小洞其实就是骡马踩出的脚印。这条湘南、粤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经过卫飒的大规模改造后基本定型,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促进当地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古代坐船南下至广东最远只能到达郴州,便要换走陆路经由湘粤古道继续南下;同样,从广东坐船北上也只能到达湘粤古道的…[详细]

    庹家岗遗址

    “庹家岗”顾名思义,就是庹姓人家居住的山岗,安乡的庹姓人家最初由外地迁入在此休养生息。而中国“庹”姓的人数不多,百家姓没有这个姓氏,在全国排序300名之后,因此,在这个地方开始命名遗址时还误称“度家岗”。庹家岗遗址位于安乡县安障乡遵保村三组,属古县城范围,与县城地望一致。附近一带有狮子山、会子岗、黄山岗、罗井岗等。主区堆积面积为2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形状,遗址高出周围田地1-1.2米,文化堆积约2米…[详细]

    马栏嘴遗址

    马栏嘴遗址位于汉寿县百禄桥镇百禄桥村,属新石器时代,分布面积近2500平方米,文化堆积约1.2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而陶片有红衣黑陶、夹砂红陶和灰陶,其文饰有刻划纹、戳印纹、剔刺纹、绳纹等,器型有盆、罐和鼎等,属典型的大溪文化遗址。该遗址于1987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97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初步认定百禄桥马栏嘴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聚落遗址,距今5600至650…[详细]

    大杨孙家岗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孙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大坪乡大杨村三组一处高出四周1——1.5米的台地上,东北距城头山遗址4公里,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该遗址位于叶县昆阳镇西菜园村李庄北约1000米的昆水北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南北长650米,东西宽260米,总面积1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3.6米,其中有裴李岗时期的三足钵、侈沿罐、弧刃石铲。仰韶时期的鼎、罐、盆、钵、红顶碗、龙山时期盂、鼎、罐、瓮、战国…[详细]

    三元宫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三元宫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三元村,澧阳平原北部边缘地带,涔水北岸。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的早、中期是大溪文化遗存,发现有红烧土建筑残迹、灰坑和4座墓葬。经烧土块里常夹有稻秆、稻壳的痕迹。出有猪、牛、羊等家畜骨骼。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中期泥质灰陶显著增多,还出现了彩陶和白陶。遗址的晚期是屈家岭文化遗存,主要有墓葬19座。人骨已朽,葬式不…[详细]

    星星遗址

    星星遗址位于澧县垱市镇星星村一处高出四周约1.5米小台地上,南距城头山遗址约4公里,属澧阳平原西北部地带,台地形状呈长方形,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245米,总面积约47119平方米,遗址北、南、西部均为水系围绕。遗址文化层堆积厚约2米,分别为屈家岭、石家河和商周时期堆积。采集屈家岭文化陶片有泥质灰陶、黑皮陶等,器形有碗、罐、杯、甑等,石家河文化陶片有泥质橙红陶、灰陶等,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等,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