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埜墓位于宜章县西门村箭岗岭山脚,土坑墓,封土堆高约4米,底经10米。邝埜(1385-1449),字孟 质,别号朴斋,宜章县城南乡新田村邝家门人。其幼时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明永乐九年(1411)考取进士,遂入都察院审理刑狱。永乐癸已年(1413)官拜监察御史,政绩卓著。永乐十六年(1418),任陕西按察副史,素以“刑政清廉”而得名。后任应天府尹、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职。1449年,北方瓦剌也…[详细]
骑龙岗古墓群位于湖南省慈利县零阳镇十板村零溪河东侧山岗上,山岗西600米为白公城城址,北为叶家凸古墓群。骑龙岗古墓群墓葬沿山脊轴线分布,愈北愈密,墓内有墓、墓下有墓的现象比比皆是,打破关系常如拱璧连城,错综蟠结达十余单位。岗地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以2002年的发掘情况推算,整个骑龙岗古墓群的墓葬总数应超过千座。方向用罗庚格定,以东西和四维向最多。慈利古墓发掘凡战国墓都是东西向,坐东向西的多。…[详细]
墓葬位于安乡县安障乡沙湖口村余家屋场台地上,为典型的岗地地貌,四周农田环绕,地势开阔。南北长240米,东西宽21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一个以汉、晋氏族砖墓葬群为主体,辅以墓葬区西部汉至宋砖墓和土坑墓形成十分密集的古墓群落。1980年初,县考古工作者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对墓区东南部东汉墓群中四座砖墓进行了清理。墓中所出有青铜器、汉五铢、货泉钱、印章、长刀、圆壶和鐎壶各1件,铁器有灯2件,陶器47件…[详细]
七星堆、峰堆古墓群位于安乡县黄山头镇长峰村,峰堆墓群在高出周围12米的台地上。南靠盘山公路,西抵长峰村村民住宅区,保护范围1.5万平方千米,系战国至宋代墓群。发现墓葬9座,其中1号墓封土底径为36米,顶径21米,高6米,现有盗洞,封土断面可见五花土夯筑而成,宋墓内有宋瓷残片。七星峰堆墓群在长山山坡上,墓群共有墓葬封土堆7座,故名七星堆。墓群北距采石场1公里,南距安乡县政府30千米,紧靠围山公路,面…[详细]
荣庄王,名祐枢,明宪宗第十三子,生于明宪宗成化21年(公元1485年),孝宗--4年(1491年)封,武宗正德4年(公元1509年)始就藩常德,世宗嘉靖18年(公元1539年)正月卒,溢曰庄。王妃刘氏墓亦在庄王墓前。荣庄王墓属于古墓葬中的单体墓葬,地面有建筑遗迹及部分石雕,是地方藩王陵墓建筑的代表。墓葬曾遭破坏,曾出土有瓷器、金银器和龙纹大铜镜。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封…[详细]
桃源崖墓群位于常德市桃源县凌津滩、牛车河、钟家铺、龙潭、黄石等乡镇的悬崖峭壁上,以七星洞、棺材岩、汤家溪、商家河、千丈河居多。崖墓最早为汉代,最晚为明代。崖墓分布地点海拔高度79~256米,相对地表高度5~100米不等,崖墓群位于临水的陡直崖壁上,一般成群分布,沿着河流溪水呈线状排列。根据崖墓的立面形态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简单的方形立面,多数为长方形,个别近正方形;第二种带边框的方形立面;第三种墓…[详细]
袁吉六(1868年—1932年),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的国文教师,毛泽东十分敬重他。袁吉六墓在隆回县罗洪乡孟公村。1953年毛泽东亲书墓碑“袁吉六先生之墓”。现墓表为石塔,塔基正方形,塔身以湘白玉石砌筑,塔正面嵌大理石碑,刻毛泽东亲笔题字“袁吉六先生之墓”。…[详细]
刘光才墓(含紫霞庵)地址:新宁县崀山镇时代:清江南提督刘光才墓所在地新宁崀山紫霞峒景区据《江南提督新宁刘公华轩行状》记载:新宁刘氏来自江西泰和,历代务农,直到刘承深才开始从事读书科举事业。刘光才的曾祖刘晋桃,祖父刘盛耀,父亲刘承深,都是普通的农民,后都因刘光才而赠光禄大夫、建威将军的封号。…[详细]
胡曾为唐朝诗人、爱国文臣,系长阳铺镇秋田村人,著有《咏史诗》150余首,为史上“以诗咏史”第一人。胡曾以关心民生疾苦,针砭-权臣而著称。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流传盛广。胡曾的《答南诏牒》一纸退兵,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现胡曾墓位于长阳铺镇秋田村秋田小学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前“草檄平南万古功勋诏日月,吟诗咏史千秋翰墨壮山河”为其一生的最好评价。…[详细]
郭嵩焘墓位于沙溪镇划江村.坐北朝南,封土高0.7米,直径3.4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筠轩,别号玉池老人,玉池山农.湖南省湘阴城西人,年少时就读于湘阴仰高书院.长沙岳麓书院,道光五年中季才.道光十七年中进士.咸丰三年曾国藩创办湘军.成为其得力助手,咸丰八年,离开曾国藩,入值上 书房.光绪二年率人出使英国并创办使馆.光绪五年回国,晚年在湖南设禁烟会.光绪十七年病逝.葬于飘峰…[详细]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之,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省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历任贵州镇远、黎平知府、贵东道、四川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抚等职,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被史学家并称为“中兴四名臣”。1861年9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武昌,后追赠总督,授太子太保、兵部侍郎,赐谥文忠。著有《胡氏兵法》、《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详细]
湖南茶亭镇九峰山村惜字塔位于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九峰山村洞庭组,为一座清代石塔。其因塔上生树,树塔共生而闻名遐迩,备受当地人推崇,奉为神塔、神树,为当地一宝。据考证:该塔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塔高12米,五层,呈六边形,花岗石砌筑,塔基直径4.23米,塔身内空,底层设一拱形门,门楣阴刻楷书“惜子塔”,二至五层均设二门对开,各层方向不一,一二层内有石阶旋至第三层,二层内壁题刻“道光十八年戊戌秋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