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卫国故城

    卫国故城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县城四周,是第二道朝歌城(纣王城)的城垣上段。卫国故城的时代为西周、春秋、战国和汉代,故城实系文献记载中确指的“朝歌故城”。公元前1063年周公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纣王子)、管叔,放蔡叔。将邶、鄘、卫三监之地及殷余发划为卫国,封康叔为卫君,建都朝歌,宫殿建在城内定昌(今东仓)、传至仔懿公,因其玩鹤丧志,不恤朝政,终于在公元前660年被北方人狄人所杀,在朝歌历时40…[详细]

    黄国故城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城西约6公里的的隆古乡,城址位于淮河南岸,小潢河之西。黄国乃西周封国,嬴姓子爵,颛帝曾孙陆终之后,位居诸封国要冲。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墙系夯土筑成,夯土中包含有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遗物,东墙长1650米,西墙长1550米,南墙长1800米,北墙长1720米。墙宽10~25米,基宽59米,残存高5~7米。已可确认的城门遗迹有3处,其中西墙中门墙体加宽,且内凹呈“U”字…[详细]

    共城城址

    共城城址位于河南省新乡辉县市市区中北部,是周代共国都城遗存。远古时期,共工部落活动在辉县区域,地以人传,此地被称为“共地”。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71诸侯国,共地-为姬姓诸侯国,名为“共国”,共国之都城称为“共城”。古城址平面略呈方形,四垣周长约5公里。现存城墙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是目前国内保存为数不多的早期大型城垣之一。共城城墙据实测,西墙长1300米,北墙长1200米,南墙…[详细]

    滑国故城

    滑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城东南43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原为春秋时滑国都城,后被秦所灭。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可知滑国故城附近是一片平地,东北和东南环山,平地向西北扩展与洛阳盆地相连接。平地两侧有滑城河与府店北河,两河之间为一长靴形的台地,故城即坐落在这块南北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0.5~1.5公里的靴形台地上。它三面环绕深壑,天然半岛似的地形,易守难攻,是古代小国理想的建都之地…[详细]

    叶邑故城

    叶邑故城位于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旧县村。北依澧水,东邻烧车河。城内街道、城门、城墙、寺庙等遗址大部分尚保存。城墙周长约9公里。最高约5.5米。叶邑故城春秋时曾为楚国政治家、军事家叶公沈诸梁的封地,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被封为叶县尹,号叶公。叶公被尊为叶姓始祖。叶公尹叶期间修水利、劝农桑。使叶邑地丰民强,成为楚国四座大城之一。今叶县旧县乡尚存东、西陂遗址和叶公墓。…[详细]

    轵国故城

    轵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豫晋古道上。轵国故城始筑于春秋时期,属东周畿内地。战国时期一度为韩国国都,公元前358年属魏。到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设为轵县,到汉代成为封侯之地。轵国故城在战国和汉代曾两次作为都城进行经营,但布局同许多大都城有所不同。一般大都城都有宫城(内城)和郭城(外城),而轵国故城有宫城而无郭城。专家由此推断,轵国故城作为都城的时间不会太长。故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865米…[详细]

    下河湾冶铁遗址

    下河湾冶铁遗址,位于泌阳县马谷田镇东南10公里下河湾村东,北部为小水沟,东部、南部有小河环绕。东南距坡头山2.5公里,西南距条山2公里,南部紧邻蝎子山。遗址总面积23万平方米,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城两级台地。从地表看,遗址基本上没有遭受大的破坏,遗址区内随处可见大量残块(包括炉口、炉腹和底层)、炼渣、铁矿石、陶豆、陶斧、陶盘、盆、罐、板瓦、简瓦等遗物残片和大量的烧土块,还发现有石范、陶范及鼓风管…[详细]

    望城岗冶铁遗址

    望城岗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城西南望城岗村后土岗上,东起严家岗,西至贺楼村南,南至望城岗村。遗址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有三个炉渣岗相连。遗址灰层最厚处达6米以上,地表散存着大量的矿石粉、青石、木炭、砂子、炉渣等,器物残范、炉底等冶铁、铸铁遗物随处可见。遗址中部及偏西部处,发现有成排和单一约一间房基大小的烧结炉底,其红烧土层层层重叠。农民在耕作中不断发现冶铁遗迹,…[详细]

    瓦房庄冶铁遗址

    瓦房庄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北关瓦房庄一带,是汉代南阳郡“阳一”铁工场所在地。遗址东南与冶铜遗址为邻,东北是较大的制陶作坊,面积12万平方米。1954年开始调查,1959~1960年进行发掘,遗址共分四层,耕土层、扰土层、第一层(汉代层)、第二层(西周层),汉代又分西汉层和东汉层。西汉时期的遗迹有:熔炉基4座,勺形鼓风机械基址1个,水井9眼,水池3个。遗物有:从炉口到炉腹炉基座各部位熔炉残块,鼓…[详细]

    三杨庄遗址

    三杨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多为黄沙覆盖,发现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陶片。经过近两年的考古发掘和勘探,目前遗址内已有7处庭院基址得到确认。通过对其中4处庭院的发掘,清理出包括屋舍瓦顶、墙体、水井、厕所、池塘、农田、树木等大量重要遗迹,并出土了一批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状况的文物。像著名的“庞贝古城”一样,三杨庄遗址是因为突发灾害而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当时的生活…[详细]

    漯河山阳故城

    山阳故城始建于汉初,为山阳县城。公元前144年,汉景帝以昌邑为山阳国,封张当居为候,后又封梁孝王子刘定为山阳王。前141年,刘定卒,撤销山阳国;前97年改为昌邑国,武帝封其子刘髆为昌邑王,髆卒,其子刘贺继位;前63年,改昌邑国为山阳郡。三国时,魏曹丕废汉献帝,封其为山阳公(太行山南,曰山阳)。从有关文献资料及城墙遗址的夯土层看,山阳城为汉代所筑。建筑雄伟,结构合理,城墙坚固,利于防御,反映了汉代劳…[详细]

    段店窑址

    段店窑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城北12公里梁洼镇段店村东北,是一座唐宋古窑址。瓷窑遗址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文化遗物非常丰富,经过省、地、县多次调查和省文物研究所1986年、1990年两次发掘,获得大量的瓷器和烧制瓷器的匣钵支垫,证明该窑址始烧于唐初,延续至元明,经历1000余年,是河南省烧制瓷器最长的瓷窑址之一。该窑址瓷器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其中有唐钧、宋钧、元钧、唐三彩、鲁山花…[详细]

    大周封祀坛遗址

    大周封祀坛遗址位于登封市区西万羊岗山顶,是女皇武则天封禅中岳时行禅少室——祭地之礼的场所。该坛上圆下方,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观念。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坛作高丘,高约10米,坛上建筑已毁。碑记刻立于武周万岁登封元年腊月,高4.49米,宽1.48米,厚0.60米,记述了武则天率领文武大臣封禅中岳、禅祭少室大典的盛况。梁王武三思撰文。大书法家薛曜书,楷体,时称“薛书”,谓宋徽宗瘦金之祖,具有很高的书…[详细]

    扒村窑址

    扒村窑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区北13公里的扒村。扒村窑址属民间窑址,有宋代墨瓷遗址之称。扒村窑遗址,东起龙母奶奶庙,西至虎头山下,南起花果岗坳,北到扒村村北,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约近百万平方米,是禹州市最大的古窑遗址。出土的资器瓷片品种造型繁多,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产品多为白底黑花,次为翠青地绘黑花,釉色有黑、白、三彩、加彩等。禹州的古窑遗址多达一百四十多处,是河南省古窑址最多…[详细]

    当阳峪窑址

    介绍:当阳峪瓷窑遗址位于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遗址上尚存有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雕刻的《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一块,上载有: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可见当时规模之大。该窑传世产品以剔花瓷与绞胎瓷名闻中外。中央、省、地、市博物馆及英、日等国博物馆均有收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季刊1933-1935年合定本第8卷刊文,给以高度评价。1951…[详细]

    张公巷窑址

    张公巷窑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区东南部,遗址中心区面积约3600平方米,皆被居民住房和城区道路所压。该窑址发现于2000年春,出土有几十片典型的窑具,有盘式、桶式、漏斗式。2000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在汝州张公巷配合民房改建工程进行小范围的考古发掘,发现一些类似汝窑瓷器、窑具和素烧坯残片。2003年,汝州市文化局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指导下,组织人员对张公巷原探方…[详细]

    建始直立人遗址

    建始直立人遗址位于建始县高坪镇麻扎坪村五组。遗址为一石灰岩穿山洞,分东、西两个洞口。1970-2000年先后九次发掘,发掘发现了早期直立人牙化石五枚和石器、骨器以及包括步氏巨猿在内的80多个种属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对地质古生物的分析研究,该遗址为更新世早期,年代距今250-120万年之间。建始直立人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直立人与巨猿共生的化石点,为研究巨猿与人类发展的谱系…[详细]

    马家垸遗址

    马家垸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里铺镇显灵村古河道的东岸,1989年10月发现,为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址,距今4500年左右。是我国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较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00—700米,东西宽300—4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城垣为土筑,夯层清楚。城垣内筑护坡,一般宽5米,城垣外坡陡直。城垣外有护城河,东、南、西、北各辟一城门,其中西城垣及东城垣还设有…[详细]

    陶家湖遗址

    陶家湖古城遗址位于湖北省应城市区西约18公里的四龙河与陶家河交汇处,西距汤池镇2.5公里,南距汉宜公路6.5公里,地处鄂中丘陵地区,属江汉平原的北部边缘区,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低岗丘陵、河谷平原、滨湖洼地三种地貌。陶家湖古城遗址比较单纯,主要堆积为新石器时代,属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古城遗址总面积约67万平方米,南北最大长度1000米,东西最宽处850米,平面呈椭圆形,整个城址为土筑…[详细]

    鸡鸣城遗址

    鸡鸣城遗址位于公安县狮子口镇龙船嘴村和王家厂村交界处。该遗址为一新石器时代城址,平面略呈圆角梯形,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330-43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距今5000多年。城垣外有城壕。城内高地沈家大山一带有厚达2米以上的文化层。城东南100米外也发现一处小型遗址,文化层厚1米以上。城址范围内采集有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文化遗物。鸡鸣城遗址对研究江汉地区远古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