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广州市政府确定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3处)及与现有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7处),现予公布。 |
狮象遗址位于从化区吕田镇狮象村东南,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类别为古遗址。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狮象岩山体东侧山脚线,北至狮象岩山体北侧山脚线,西北侧局部至狮象岩北侧现状水泥道路南边线,以及“几”字形灌溉水渠外侧耕地田埂边线,南至狮象岩山体南侧山脚线,西以狮象岩山体西侧温棚(耕地)边线为界。建设控制地带:无。…[详细]
大通烟雨井遗址,又称烟雨井,位于花地河口东南侧(现恒荔湾畔)。烟雨井内径0.8米,外径1米,井深3.8米,由15层石圈迭砌,石圈由灰色砂岩打凿而成。烟雨井是广州千年古迹。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大通烟雨”均是羊城八景之一。“烟雨井”与中山纪念堂旁边的“越王井”并列为广州历史上两大著名古井。在日军占领芳村期间,大通寺被毁为废墟。这一美景从此在人间消失。“大通烟雨”得名于大通寺和烟雨井。据传在风雨来…[详细]
沙边窑遗址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市头村沙边自然村东面,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鉴贤岗遗址:将窑址所附山体纳入保护范围,东距窑址边缘约7米,北距窑址边缘约6米,西距窑址边缘约20米、南距窑址边缘约10米。后底岗遗址:将窑址所在山体纳入保护范围,东至窑址所在山岗与东侧平地边界,北至窑址所在山岗陡坎外缘边线,西至窑址与沙边村之间陡坎护坡的上边线,南…[详细]
民安村百步梯遗址位于花都区梯面镇民安村北侧山岭,年代为1682年,类别为古遗址。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百步梯外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穗石村炮台遗址位于番禺区小谷围街道穗石村北约马展冈(广东药学院北),年代为清初,类别为古遗址。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炮垛石基础和遗址边界外缘外延约5米。建设控制地带:南、北至相邻现状道路南边线,东南、西北至景观绿地边线。…[详细]
大奶岗烽火台遗址位于化龙镇莘汀村烟管岗南麓。据乾隆版《番禺县志》载:“元末义兵元帅屈仲舒(按:事迹详见县志)起兵保障邑里,筑烟台其上。”自此,便叫烟管岗。清咸丰四年(1854)五月,番禺红巾军首领石楼人陈显良曾率众于此祭旗,起义反清。现烽火台残址犹存岗顶,坐北向南。此台南北长6.3米,东西宽6.1米,高2.3米,占地面积38.43平方米。烽火台立面呈梯形,底部用红砂岩和花岗岩混合砌筑,台顶部用青砖…[详细]
礃塘古采石场位于番禺区大岗镇人民公园,这里产出的红砂石以颜色鲜艳纯正、质地柔软细腻而在广府古代建筑材料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红砂岩在古代社会长期的历史中是广府地区官府和老百姓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从西汉时的南越王相关建筑大量使用红砂岩就知道其在当地建材行业中悠久的历史。巨大钎凿痕迹的石壁长110米,宽65米,高23米。从1742年到1896年,其生产时期长达154年,即一个半世纪之久。因这里形…[详细]
北京路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历史上最早建立广州城的位置之所在。秦汉时,广州城称为番禺城,是因为广州城内有番山和禺山两座山岗,番山,在今文德路中山图书馆旧址北面的九思亭处小丘一带。番山原来较高,南汉时扩大广州城区而被凿平。宋代在此山旁筑九思亭,后改称番山亭,今亭还在。禹山在今北京路以西,小马站以东,西湖路与越秀书院街之间。唐末(907年)开拓城区时被凿平。北京路一带从古至今,都是广州地区最繁华的商业集散…[详细]
陈元德墓位于番禺区大龙街道新水坑村将军山,年代为南朝,类别为古墓葬。主墓为陈元德墓,两侧分别为其长子陈亮夫妇合葬墓、曾孙陈所学夫妇合葬墓。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秦悦会家族墓位于天河区新塘街道高塘社区凌塘村背底山,年代为宋。2008年12月,被公布为,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主墓为秦悦会夫妇合葬墓。两边挂榜分别为其子秦仕廉夫妇、秦仕豪夫妇、秦仕杰夫妇、秦仕显夫妇合葬墓。…[详细]
何人鉴家族墓位于白云区同和街道握山村上白云山麓,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从墓前平台外缘外延10米,东南、西北从华表外缘外延10米,西南从墓后土碑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李慕陶墓位于黄埔区长洲街道深井社区秋岗山(李家山),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从李慕陶墓外缘外延20米,北、南从墓(石碑、华表)外缘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局部至秋岗山东北侧山脚线。…[详细]
温太夫人墓位于白云区白云山御书阁(土名猪肝吊胆),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华表、后土碑)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本次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要求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相衔接。…[详细]
庾东旸夫妇墓位于白云区白云山御书阁,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本次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要求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相衔接。…[详细]
萝峰村钟氏墓群位于黄埔区萝岗街道萝峰社区馒头山(钟玉嵒墓下方),年代为宋至清,类别为古墓葬。萝峰村钟氏墓群由5座墓组成,包括黄氏太恭人墓、钟彰义夫妇墓、钟朝爵夫妇墓、钟国贞墓、徐氏太安人墓。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从钟玉喦墓边线外延20米,其余从墓群基座外边线外延10米,东与钟玉喦墓的保护范围相连。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单起岩墓位于增城区朱村街道丰湖村后山,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陆泰泉墓位于黄埔区大沙街道姬堂村将军山,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梁氏一品夫人墓位于黄埔区萝岗街道火村蠏口山,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华表、石碑)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详细]
麦公进夫妇墓位于南沙区黄阁镇东里山塘大鹤山(犁头嘴),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从墓(华表)边线外延10米,南、西从麦必达、麦必荣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