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谢家庄石窟

谢家庄石窟,原位于孟津县煤窑乡谢家庄自然村东南百余米处,石窟属于低山丘陵区,依山而建,坐南向西,开凿于砂岩石质的峭壁下,一条南北向山涧溪流经石窟前流过,整座石窟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因该石窟位于小浪底水库淹没区内,为抢救保护该石窟,1999年11月,省文物局拨款90余万元,由龙门石窟考古研究所将谢家庄石窟搬迁复原至孟津县城黄河公园内。2000年8月1日,孟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谢家庄石…[详细]

淇县朝阳寺

位于淇县城西5公里朝阳山半山腰处,寺依山建造,绝壁而生,飞檐凌空,遥望如空中楼阁,故名悬空寺。该寺北靠朝阳山,青松翠柏及奇花异草在太阳光照射下,如彩凤当阳,翠盘捧日,故称朝阳悬空寺。据明、清《淇县志》记载,朝阳山原为殷故宫,是殷纣王冬季设行宫采暖的地方。东魏武定七年在此创建寺院,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十分壮观。朝阳山后有著名的清凉庵。这里绿树成荫,清净凉爽,是殷纣王当年消夏避暑的地方。穿过庵西凌…[详细]

淇县灵山寺

灵山寺旅游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北8公里处,面积约10公里,包括灵山寺、朝阳寺、清凉寺。灵山寺坐落在群山之中,寺西北为灵山,海拔337米;东南为馍头山,海拔465米;东为龙山,海拔400米;西南为虎山,海拔385米,耧铧山为灵山之门户。灵山寺创建于南北朝年间,修于唐朝开元,寺以灵山为主,取心诚则灵。灵山寺四周十景文明遐迩。一曰威严少进,二曰群峰耸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经莲壶,五曰半岩风雨,六曰…[详细]

净影寺

净影寺古称古贤谷寺、景净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南北朝也正是中国佛教蓬勃发展、最为兴盛的朝代。中国很多有名的寺院,古刹、石窟都修建于南北朝时期。景点位置焦作修武县双庙乡…[详细]

焦作圆融寺

圆融无碍禅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始建于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为“民间东传佛教第一僧”的西晋、后赵僧人佛图澄国师(二三一~三五一)所创建的八百九十三座寺庙之一,为十一进计十九殿、两塔院、七堂、二院落、一馆及十七处泉,在建“圆融国际禅修中心”及“五百罗汉洞”,为韩国圆融宗祖庭。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焦作市佛教协会驻地。是“圆融寺文化旅游园区”核心部分。圆融无碍禅寺(以下…[详细]

蘧伯玉祠石刻

蘧伯玉祠石刻位于长垣县孟岗镇伯玉村。年代为明。 蘧伯玉祠石刻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九龙山石刻

九龙山石刻位于长垣县魏庄街道办事处大车村。年代为。 九龙山石刻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保吉寨位于郑州市中原区西流湖公园内,中原西路北侧,西紧邻贾鲁河,始建于清咸丰9年(1859)。保吉寨坐落在贾鲁河东岸的一处高台地上,在南部留有一座寨门,寨门顶有“保吉寨”三个大字的石匾,周边均为寨墙,寨墙外为很深的沟壑。保吉寨整体形状依台地而建,呈不规则形。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米,周长约650米,面积28000平方米。自1859年建成以后,先后经历了蒋冯阎中原大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保留至今实属不易。保吉寨是郑州市目前唯一一个基本保留中原土寨风貌的村落,寨墙、寨门和原有街道布局保存完整,能够真实反映中原文化、体现百年老郑州传统风情,是绝无仅有的中原地区土寨文化活态博物馆,在郑州市可供…[详细]

观沟村重阳观

重阳观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观沟村。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迁修于此。重阳观规模较大,主体建筑有山门、三清殿、老君洞、祖师殿以及戏楼、道院等。现仅遗留三清殿、道士房东西屋、广圣殿等四座建筑及数孔窑洞。另有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立“迁修重阳观记”碑一通。重阳观的建筑群格局布置为坐北朝南,前有寨山,后有重山,两侧为护山,是典型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布局艺术的缩影。三清殿及道士房是重阳观的遗留建…[详细]

方顶村传统民居

方顶村传统民居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方顶村。现保存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多处建筑,多为依山而建的后窑前院式四合院和三合院,其中方氏宗祠、关帝庙、火神庙和石寨墙等建筑群本体保存较好,真实反映了方顶村的建筑形式。这些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木雕和彩绘等装饰元素也较为丰富。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方氏宗祠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其中的砖雕、木雕、石雕雕刻精美,内容多为耕读传家、忠孝礼仪等传统文化元素,建筑中的“五脊…[详细]

武当山清微宫

清微宫是明大修武当时首建的八宫之一,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居重要地位。清微宫初创于唐宋,元代已颇具规模。明永乐十年敕建玄帝殿、山门、廊庑等31间,赐额“清微天宫”。明嘉靖年间再次扩建,殿宇道房达300余间。清微宫在武当山道教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这里曾经高道云集,是武当道教重要的讲学传道的场所,也是游方道士和金顶太和宫养老道士清修的地方。如今清微宫建筑早已毁损殆尽,现在我们目光所及之处是当年清微宫的遗址…[详细]

超化寺下寺

超化寺,位于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洧水河南岸。始建于隋开皇元年,占地面积7140平方米,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有“超化古寺、名刹十五”之称。超化寺分上、中、下三座寺院,上寺在超化小寨,中寺在超化塔坡,下寺在超化街,唐代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最为鼎盛,曾有僧侣约两千余人。后渐衰,宋、明、清虽屡经修葺,但规模远不如前。民国九年(1920年)和民国十九年(1930年)又遭破坏,唯下寺保存完整,规模宏伟壮观。下…[详细]

杨岭塔

杨岭塔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南6公里平陌镇崔沟村西杨岭上。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三月,知县杨泰起建该塔。砖砌方形,塔刹为青石凿造,高15米,底边长3.3米,共7层,每层之间有砖砌叠涩沿,第七层中空,四面有半圆式劵门,门上均有砖雕四个大字。青石质基座略宽于一层塔体,高0.8米。塔身南中部有密县知县杨泰起题诗石碣一方,诗曰:“三峰鼎峙透,青霄水带山,环佳气饶维,岳嵩高垂荫”。杨岭塔保存十分完整,造型古朴…[详细]

祥符文庙大成殿

【祥符县文庙大成殿】位于开封市小南门里洪学街一号(原为卧龙街)。现存大成殿一座,绿瓦悬山,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檐出厦,前墙有木棂窗,天花板由方木格组成,保持着原有面貌,该庙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崇祯十五年没于水。清顺治十一年重建,康熙六年迁于今址。明清两代,形成了儒学治天下,文庙遍全国的局面。于是京师、省会、府治、县治,均修庙建学,开封府治与祥符县治虽同在一城,却有两庙、两学。而且府、县儒学生员,各…[详细]

青云禅寺

青云禅寺,座落在庄头镇高庙范村东的金鸡岭上,金鸡岭突兀高耸、气势非凡,不知何时人们在最高处建了一座五岳庙,唐初,佛教兴盛,五岳庙改为青云禅寺,金毁于战火,明景泰年间重建,为开封大相国寺下院,规模宏大,星辰殿宇,极为辉煌。更为奇者殿内塑释迦、老君、夫子,集佛、道、儒于一堂,祖师真人,天王金刚同一殿。山门如今寺庙已非昔比,但寺前四棵千年古槐却气度超凡,虽老态龙钟,有的甚至中空,可任人由腹中上下,但古槐…[详细]

洛阳东关清真寺

东关清真寺位于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大街东,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后增建女寺,扩建大殿,升高望月楼等。现存清代建筑大门、大殿、望月楼。大门坐南朝北,三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7间。大殿坐西朝东,面阔5间,歇山式建筑,殿前设卷棚顶建筑。望月楼为歇山式方形建筑。东关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布局严谨,建筑木构件雕刻形式精美,彩绘书画生动逼真,色泽古朴而华丽,凸显了中国伊斯兰的建筑风格,对于我们研究古建筑地域特色及…[详细]

天津桥石基位于洛阳市西工区西工村。(洛阳桥以西400米的洛河北岸河滩内)天津桥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杨素、宇文恺奉命营建东京洛阳城,为了解决南北交通问题,从端门至定鼎门大街跨洛河修建了一座浮桥,由铁链连结大船而成,这就是最早的天津桥。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八月十日,京西路都转运使宋升奏河南府,天津桥依赵州石桥修砌”,并由专人“彩画到天津桥作三等样制修砌图本一册进呈,诏依第二桥样修建”。此时,天津桥仿赵州桥建造,其已是多跨石拱桥。北宋灭亡后,直到金、元、明初洛阳战火不断,天津桥也未幸免,毁于战火之中。现天津桥仅存桥基基础龟背形石墩。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市区洛河南北两岸向下挖掘…[详细]

乔氏绣楼位于偃师市府店镇夹沟村,建于清代,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长11.2米、宽5.5米,高10.8米,为双面坡硬山式屋顶,脊上有雕花及龙吻。房檐下有花卉图案的砖雕。墙体内为土坯外包青砖。绣楼下层为砖劵窑室,中层用方砖铺地,右侧为套间,左侧北部有云梯,上层为0,木质楼板。密室门开在绣楼后面,中层与其有云梯相连,绣楼南面外有护栏式青石台阶。目前,其整体建筑保存较好,木门窗有破损现象,云梯扶手有缺损。乔氏绣楼对研究清代绣楼建筑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对研究清代民居和风俗,尤其是绣楼的结构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详细]

洛阳玉帝阁

玉帝阁位于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凤凰山南麓),曾是北宋行宫会圣宫的一部分,俗称“红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康熙四十二年重修。玉帝阁屋面为歇山顶屋顶。坐北向南,底部长宽均约7.5米,成空心四面体,下宽上窄,分两层呈宝塔状,砖木结构。屋面筒瓦覆顶,下层正面做出装饰性屋檐及六组砖雕五踩斗拱,南边正中有一拱形门。阁内部有木制楼梯通往上层,上层墙壁四周均彩绘有明代人物肖像画,神态饱满,颜色…[详细]

偃师兴福寺大殿

兴福寺大殿位于偃师市高龙镇高崖村(学校院内)。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东西长11.30米,南北进深9.10米,为歇山式建筑。据现存大殿-墙所嵌《兴福寺大殿简介》碑所记,兴福寺“修”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距今500余年,建造人为逯通,后曾于清康熙年间以及民国时期重修。大殿主脊两端及正中饰有鸱吻,垂脊和戗脊上饰各类小兽。大殿内部柱、梁结构复杂,东边通梁,西边通柱,结构不对称,但巧妙地利用力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