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沟村传统民居位于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年代为清。赵沟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赵沟古村位于段村乡境内,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该村始建于秦末汉初,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被外界誉为“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该村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遗存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的核心保护区域全长800余米,宽100余米,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84所,村内多以石头建筑为主,石头房、石头墙…[详细]
瓮关村史家大院位于卢氏县官道口镇杨眉河村。年代为清。瓮关村史家大院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史家大院位于卢氏县官道口镇杨眉河村瓮关自然村的群山环抱之中。官道口镇旧称“尊贤里”,为南阳、襄阳通往洛阳、陕州的必经之地,为著名的官道隘口。瓮关村处于卢氏通往洛阳的古驿道旁,现存的史家大院为清代官宦民居建筑群,占地30余亩,分为5个院落,存留房屋128间,其中96间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上花园已毁坏。整个院…[详细]
北关清真上寺位于卢氏县城关镇北关村。年代为清。北关清真上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卢氏县北关清真上寺位于豫西的三门峡境内,是该地区最古老的一座清真寺。该寺始建于清朝初期。寺院的主体结构有卷棚、大殿、六角形后窑。三部分组成,另有北讲堂、南讲堂、水房等设施。上寺始建于明末,在嘉庆年代又买到院落进行扩大,至今已三百余年历史,经公元1958年大跃进时期修电站和路把清真寺内古碑拉走使用,古式家俱已大量烧…[详细]
南阳府文庙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老城区新华东路北侧,面对和平街,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被称为“南阳国学讲堂”。南阳府文庙曾于2005年荣登台湾明信片。南阳府文庙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据《新修南阳县志》记载,府文庙旧在延曦门东(先农坛),明末毁于战火,清顺治十年(1653年)移建县治东北故唐王府,即现在的南阳市老城区新华东路北侧。南阳府文庙是封建社会祭祀孔子的庙堂和讲学之所…[详细]
韦集山陕会馆位于淅川县厚坡镇韦集村。年代为清。韦集山陕会馆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韦集山陕会馆占地面积约15亩。经过久远的岁月洗礼,虽饱经风霜,日渐萧落,但它是研究厚坡韦集历史商业文化以及人文风貌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详细]
石桥村丹江库区移民搬迁传统民居群位于淅川县马蹬镇石桥村。年代为清。 石桥村丹江库区移民搬迁传统民居群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召文庙南召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陵川县平城镇南召村南召文庙位于陵川县平城镇南召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38.5米,东西宽23.3米,占地面积897平方米。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据有关文献记载,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万历十六年(1590年)、清康熙年间、光绪十四年至十八年(1888~1892年)曾进行过维修,根据现状推测:正殿应为元代遗构,其余建筑均具有明、清风格。该…[详细]
唐河文庙位于原县城簧学(四高中院),创建无考。明洪武三年、永乐元年、正统元年及清代数次重修,现存大殿、状元桥。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深三广七,进深十架檐。殿内每柱下有高0.5米汉白玉,殿前80米中轴线上的状元桥建于明代,桥面桥墩石板砌成,拱形4孔,跨于半月形泮池上,南北长9.25米。泮池南北长11米,东西宽7米,以砖砌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