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寺塔。位于城南20公里处平岗镇周塔村东的唐朝无忧寺塔,构思巧妙,超凡脱俗如一位温柔娴静的少女,岁月的残缺依然不减大唐风韵的高贵典雅;位于城南。塔原为八棱五级砖塔,民国初年被拆去两级,现存三级。每级有相对两门,无门各面饰菱形砖雕假窗和佛像砖,转角处为圆形擎檐柱,檐下有斗拱,用迭涩砖砌成,檐上为反迭涩砖层,翼角翘起。塔内有梯形塔心室,可盘旋登顶。此塔虽损坏严重,但其精湛建筑技术仍清晰可见。北宋建都…[详细]
大张庄清真寺位于民权县胡集回族乡大张庄村。年代为清。大张庄清真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据《重建清真寺碑记》载:大张庄清真寺“创自明成化元年(1465),筑草房三间”。“至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庄中众教民聚财积蓄,扩建寺院。”新扩建的清真寺占地12亩,地基高出地面3米,建有大门、二门、左右偏门、影壁墙、南北讲堂、水房、礼拜殿、望月楼、藏经室、对厅等房舍共计24间。1957年以后,由于受极…[详细]
潢川清真寺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外观完全不同与阿拉伯式清真寺的建筑形象。而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式样建造的伊斯兰寺院,是实实在在中西结合的结晶。据传,伊斯兰教早在唐代“安史之乱”时期就传入潢川,有当时的回纥人、维吾尔族人、阿拉伯人和波丝人等,曾驻扎在潢川南城(回回营也因此而得名,因风俗习惯,有回民的地方必有清真寺),历史上有东大清真寺始建于元朝(年代不详,但元代潢川回族大诗人马祖常就是最好的依据),原址位于…[详细]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扶沟县白潭镇三所楼村北边,始建于唐贞观七年(633年)。年代为清。民间传说,扶沟白马寺的建造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相传,隋唐时期,这里有条大河,被一道土岗所阻,转折东南,河水因此变得湍急汹涌,风高浪大,十分险恶,水中有一只号称“水大王”的老鳖精,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行人。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巡视天下,乘船经过此处,本来晴空万里,此时突然狂风大作,地动船摇。“水大王”老鳖精又发威了,…[详细]
黄庙石拱桥位于项城市付集镇黄庙村。年代为清。 黄庙石拱桥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黄庙石拱桥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位于项城市付集镇黄庙行政村东南的泥河上。该桥年代久远,对研究清代桥梁发展、当地此类结构石桥及项城泥河的水文发展变化提供了实物资料。…[详细]